王安穿越成了太子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81章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381章


国子监,大炎朝的教育中枢,和至道学宫,青云学院并列。


论威望,只在至道学宫之下。


若论生员广度,却要远远超越其他两家。


毕竟,近水楼台先得月。


靠着朝廷这颗参天大树,朝中一半的大臣,几乎都出自这个地方。


可以说,它比至道学宫,更像是天下儒生心目中的圣地。


由此可知,这个地方影响力有多可怕。


甚至,有时候国子监的舆论,可以左右一项政令的实施。


不过,在祭酒的约束下,监生们一般都不会妄议政事。


尤其,今年是三年一度的春闱。


为了届时能一举夺第,国子监内,几乎每个人都在埋首书本,分秒必争。


所以,距离上一次监生门制造舆论,国子监已经平静了快一年。


可谁也没想到,临近考试的当头,国子监的部分监生,突然爆发了。


一百多名监生,在国子监的领军人物之一,直讲助教孙彦的带领下,举着条幅,浩浩荡荡从国子监出发。


沿着大街向城南出发,一边游行,一边高声抗议:


“北国烽烟急,稼樯百余一,去岁南国旱,利州人食人。”


“将士骨未寒,生民腹正饥,可怜清池畔,犹叹百花奇。”


这首诗,可谓浅显易懂。


稍微度过几年书的百姓,都能听出来意思:


大炎北面,北莽大军压境,战事紧急。


边民逃跑,连种田的人都见不到几个。


去年,南面的利州,又发生大旱,粮食欠收,饥民处处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