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流寇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四百二十二章 倭国借兵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,大流寇


淮军现在很缺钱,相当缺钱。


为了解决缺钱这个迫在眉睫的大事,陆四年都没过安稳。


除夕是在济宁过的,呆了两天就南下徐州。途中还不断停留视察当地的屯田及民生恢复事项。


正月初十,一路走走看看了几天的陆四抵达徐州。


进城之后,便同准备前往济南出任山东节度使的侄子广远吃了顿饭。


这顿饭吃的很长,足足吃了两个多时辰。


就叔侄俩在,没有旁人,因此没有人知道陆四到底同侄子说了些什么。


第二天,广远就带人出发前往济南,陆四没有去送,而是去往单县视察当地的民生恢复工作。


徐州位于山东和淮扬的中间,承北启南,是山东战区的后盾,淮扬的前哨,因此徐州的稳定对于抗清大业至关重要。


一个地方的稳定,只看一个指标。


那就是老百姓有没有田种,有没有粮食收成。


有了吃的,地方就会稳定。稳定了,才能提供淮军抗清所需的人力和物力。


那么多百姓追随李自成、张献忠他们造明朝的反,就是因为没有吃的。


徐州的人口统计数据早在去年十二月就已经被统计出来,情况比山东要好,各州县包括山东南逃的难民竟有140余万人,比山东全省人口的一半还多一些。


算上淮安的560万人口,扬州的658万人口,如此淮军实际控制区的总人口多达1500万人。


1500万人,放在陆四前世的江苏一省,不过是总人口的十分之一,搁现在,却也是实力雄厚了。


满清治下的山西、北直、辽东、陕西及河南部分地区加起来,恐怕人口也没有这么多。


不过比起南都的弘光政权又差得远了,毕竟单是江南一地就有两千余万人口。


人口实力雄厚,给了陆四继续打下去的底气。


但前提是必须将治下人口有效转换为生产力,有了生产力才能进一步转换为钱粮物资。


山东战区的设立实际就是给淮安、扬州、徐州三州之地提供一个安全的保障。


有山东战区数万淮军将士于北线死顶清军,三州才可以安心发展民生及经济。


将农民动员起来最有效的手段自然是组织。


在单县,陆四对随行的官员强调一定要将农民组织起来,称只有农民得到了组织,淮军才能有坚强的后盾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