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一个,我不太会打

关灯
护眼
字体:
280:超级巨星该干的事情(感谢冰雪赫赫大佬的6500赏)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李昂连得11分率队反超,把历来以冷静著称的肯德基老头儿都给打懵了。


这......什么情况!?


不是说好的优势在我吗?


也不知道全联盟最会逆转的主教练里弗斯有没有在看这场比赛,要是他也在看的话,估计能开心死。


这禅师和我差不多也是一个水平嘛!


大家对逆转这块儿,都挺有研究。


菲尔.杰克逊叫停了比赛,美西球馆内的呼声已经压不住了。


太阳被压制了差不多一整场,从比赛开始到现在才终于第一次领先,球迷们终于可以好好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。


太阳队相当于被摁在水里摁了几十分钟,现在终于可以抬头上来喘口气了。


虽然只是今天第一次被反超,而且只被反超了一分。


但湖人队的士气还是受到了些许伤害。


这比赛要是一直打得有来有回,现在被反超可能都没什么。


但恰恰因为湖人一直掌握着局势,结果最关键的时刻却被反超了,确实有点艹蛋。


科比真的好想质问让李昂轻轻松松补扣得手的马龙:“你特么怎么卡位的啊?你倒是肘起来啊!”


刚刚的防守,好不容易沙克那个大胖子都跑出去封小奥的投篮了,结果马龙又出了岔子。


科比真服了,老子真带不动了啊!


马龙其实也挺无奈的,放几年前,那种篮板马龙怎么可能丢。


但现在,他的弹速确实退化了太多。而更恐怖的是,当事人自己恰恰很难察觉到自己的退化。


他依然以为自己可以快速拿下篮板,直到李昂双手挂到了篮筐上。


现在,比赛时间只剩1分钟了。


这意味着,每一次攻防都十分致命。


肯德基难得一见地提高了音量,挥挥手:“接下来一定要严格按三角进攻的要求去打,懂了吗!?”


所有人都点点头,这句话翻译翻译其实就是:“接下来把球给奥尼尔或者科比,懂了吗?”


三角进攻在这个阵地战盛行的年代,说白了就是让球星一对一。


所以当年罗德曼号称自己仅用15分钟就领悟了三角进攻的真谛:“抢下篮板,然后把球给乔丹。”


为什么阿泰这种脑子明显有点实心的人,也能在湖人打好三角进攻?


因为他和罗德曼一样领悟了三角进攻的精髓:“打架,然后传给科比。”


最后时刻,肯德基不想冒险。他需要把球,给到最稳妥的人手里。


另一边,汤师爷高兴得手舞足蹈。


说实话,他真没想到“把球给最强的人”这个战术居然这么好用。


他知道李昂很强,知道李昂这个夏天进步很大。


但在阵容豪华的湖人头上连得11分,这个确实是超出了汤师爷的预期。


今天这场比赛,李昂打得真就非常像一个得分后卫。


一个古典的得分后卫,一个出色的中距离单挑好手。


汤师爷一直以为,媒体们把李昂和另外四个人一起叫做五大分卫,是在开玩笑。


现在他才知道,这完全是实至名归啊!


汤师爷甚至在想,要不要找个机会把李昂放到二号位上去试试!


到时候,李昂就真是从一号位坐到教练席的男人。


因为李昂现在手感正烫,所以汤师爷也准备把最后几个回合继续交给李昂。


超级巨星,就是用来解决问题的。


两个教练都把比赛交给了自己手底下最强的巨星,这也将比赛推向了最残酷的境地。


没有花里胡哨的战术,没有投机取巧的打法。


两队的巨星即将像古罗马角斗士那样,用硬碰硬的正面对决,将其中一方击杀。


暂停结束,双方球员都踏入球场,进行最后的殊死搏斗。


这场比赛的收视率还在飙升,这紧张的局势让人们想起了上赛季的总决赛。


只是那次总决赛,活塞是靠着防守将湖人逼入绝境。


而这一次,李昂却打算用进攻将湖人摧毁。


连得11分后,李昂今天的总得分已经来到了36分。


距离单场40分也就只差了一点。


虽然之前那些年,李昂也不是没有上演过单场40分的好戏。


但之前的单场40分和这一次有可能出现的单场40分是不一样的。


曾经的单场40分,李昂基本都是靠防守反击。


可这一次,李昂却是在阵地攻坚中有可能拿下40分。


一个是防守做得好顺便拿的,一个是硬拿的。


区别非常大。


李昂今天展示出来的进攻技巧,肯定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。


湖人队进攻,此时湖人F4的诸位可谓是压力巨大。


特别是马龙和科比,如果输了这场比赛,他俩搞不好三天三夜都睡不着觉。


科比再输,那就已经是连续好几次输给李昂了。


马龙更惨,他要再输,那就是连续第五个赛季不敌李昂。


沙克?沙克肯定睡得着。


作为一个快乐(没心没肺)的胖子,输一场球根本不会影响到他的心情。


奥尼尔本来准备在内线要球单打,但科比却率先从佩顿手里将球拿了过去。


关键时刻,科比是不会轻易把球权让出去的。


特别是经历了上赛季的总决赛后,科比一到关键时刻,就会自动把传球键扣掉。


给奥尼尔?给奥尼尔他罚球能罚进吗?


好不如本蛇自己来了!


面对李昂的防守,科比持球缓缓靠近,并在三分线内一步的位置连续胯下运球,左右晃动重心。


李昂拿不准科比要往哪边走,于是稍稍后退了一步,准备防科比突破。


科比见李昂居然后退了,二话不说直接拔起就投!


这就是中距离单挑高手之间的博弈,任何的细节,都有可能成为对方发起攻击的机会。


李昂反应的不算慢,很快就伸直长臂封了上去。


不过反应再快,也是需要时间的,科比还是获得了那么一丝的投篮空间。


奥尼尔见此情形,已经准备开始破口大骂了:“你投你马......”


“刷!”


“......你马刘哔啊科比!”


奥尼尔这转弯,这么说吧,藤原拓海都没那么快。


看见篮球空心入网,刚刚还准备骂人的奥尼尔冲上去拍了拍科比的后背。


科比漂亮的进球,让湖人队再度将比分反超。


李昂摇了摇头,刚刚那种球只能说真的没有办法了。


都已经防到位了,但人家就是能进。


实际上,超级巨星之间的对决不就是这样吗?比的就是谁能在绝境中进球。


湖人再度将比分反超,太阳球迷们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儿。


不仅仅是球迷,球员们其实也很紧张。


比如说雕兄,他高中第一次干那破事儿时都没这么紧张。


雕兄一直在心里想:要是球传给我了怎么办?要是奥尼尔单打我怎么办?


最后这一分钟,那基本就是谁先失手谁就死。


小奥尼尔可不想成为输球的罪魁祸首。


他盯着李昂,不知道李昂此时心情如何,会不会紧张。


废话,李昂也是人,紧张肯定多少是有点的。


但一想起自己开启了“李昂领域”,李昂便自信了不少。


而且,李昂还想到了一个妙招......


李昂这一回合没有自己控球,而是把球交给了纳什。


然后自己则无球走位,在球场右侧背身卡住科比。


毫无疑问,李昂是想背身单打科比。


科比这一次不敢贸然绕前去抢断,李昂的背转身速度有多快,科比很清楚。


你一不注意,他就一步到胃了。


要是绕前防守球没有抢下来,那就相当于直接失位。


科比不能打这个赌。


于是,李昂舒舒服服地接到了老衲的传球。


黏黏的,很贴手。


李昂拿球后感受了一下科比的防守,然后......


他一步都没有往后坐,而是直接转身后仰跳投!


李昂跳起来后仰滞空的那一下,所有球迷,无论是现场球迷还是电视机前的球迷,都感觉李昂仿佛在空中卡了一帧。


李昂后仰时的滞空能力,简直和老流氓相当。


最高品质的后仰徽章,果然恐怖如斯!


科比因为身体比李昂提前下落了一些,所以没能完全干扰到李昂的投篮。


于是,李昂的投篮也同样空心入网,他在单挑中还以颜色,再度反超比分!


科比和李昂两人的厮杀相当血腥!


李昂刚刚的翻身后仰,即使是丹子来了也挑不出毛病。


这一球投进后,李昂也更坚定了自己的猜想。


因为有后仰徽章,所以后仰本身就有加成。


再加上现在独哔徽章又有加成,所以李昂相当于同时吃了两个加成!


这是李昂刚想到的办法,虽然吃两个加成也没法保证李昂百分百能把球投进。


但起码投进的概率很大。


所以李昂决定了,这几个回合,要么就用后仰,要么就用三威胁来打科比。


把两个紫色徽章的加成一起吃了,争取做到最稳妥!


看看咱两谁先失手!


正在看电视的丹子,不禁感慨时光如梭。


想当年,李昂还是个只会打人的愣头青。才第一次见面,就特么给老子打折了。


现如今,他打球也真的像模像样了啊。


太阳再度领先,压力又来到了科比那边。


科比的表情依然冷静,并同意采取了背身单打的方式去打李昂。


李昂因为非常忌惮科比的翻身跳投,所以防守时整个重心都往前的,这样可以保证李昂第一时间干扰到科比的投篮。


刚刚,李昂不过是给了科比一点点空间,就被他进球了。


科比也许是察觉到了李昂的重心变化,所以这一球他没有选择投篮,而是突然转身,往篮下扎去!


李昂因为重心太过靠前,反而无法及时回追。所以科比转身的瞬间,便甩开了半个身位的距离。


李昂赶忙追了过去,小奥尼尔也紧张地张开双臂,准备补防。


“一定要防住,一定要防住!”


小奥如是在心中鼓励自己,他关键时刻不仅仅是进攻的时候紧张,防守的时候其实也紧张。


但他知道自己一定不能出错,因为他是球队的最后一道防线!


科比沿底线突破到了进去,然后迎着小奥尼尔起跳。


小奥尼尔跳起来封堵科比的同时,李昂也从后面跃起,科比在空中遭遇了进退两男的局面。


就在所有人都以为,科比唯一剩下的选择只有把球交给沙克时。


科比却在空中用一个拉杆动作躲开了小奥尼尔,然后在空中180度转身,躲开了李昂的追冒。


最后,科比在侧对篮筐的情况下轻轻一勾,将球稳稳打进!


科比在两人阻截之下成功拉杆上篮得手,湖人再度领先!


“刺激,这场比赛实在是太刺激了。双方最后时刻,几乎每一个回合都在交替领先。


科比的上篮非常精彩,这是一个难度极高的拉杆上篮。比赛时间只剩32秒了,让我们看看还会不会出现转机!”


奥尼尔站在篮下,嘴角抽搐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