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回1991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64章 稻香酒业的大方向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郑金国赶紧回道:“不不不,我不是这意思,柴总,我意思是…”


“小李白酒就是低端酒,这没什么不好说的。”柴进又绕了回来。


这让郑金国有些憋。


感觉像是被这不懂酒的青年老板给耍了。


不再讲话。


柴进起身走动了几步后,回头望着张爱明:“张叔,去年冯总拿去布鲁塞尔酒赛的酒,我记得是改良产品吧。”


张爱明道:“对,改良过了的,主要是口感上,为了适应外国人的口味,我们还创新加了一些果香。”


柴进再次沉默了下继续说:“那小李白酒账上现在有多少钱?”


张爱明不解:“大概有两千万,怎么…”


“除去流动资金外,去请个明星代言,再炸下广告吧。”


“什么。”保守派何庆愣神了:“柴总,怎么我们…”


“行了,听我讲完。”


柴进走到了中间。


大概地讲了一遍他的想法。


大概意思是这样的:出一个稻香酒厂的金瓶装。


以去年布鲁塞尔酒赛金奖为核心去做营销文章。


至于定位,柴进要冲击高端市场!


零售定价四位数!


说到价格之时,郑金国忍不住惊叫:“疯了,这是在痴心妄想!”


“茅台有那么多年的历史,这才让消费者认可高端价值,但稻香酒厂一个新品牌,你怎么可能卖这么高的价格。”


“还要请明星打广告!”


柴进望着他皱了下眉头:“谁跟你说稻香酒厂是新品牌?”


“稻香酒厂六十年代就开始建厂,至今有二十多年的历史。”


“酒方子更有数百年的历史,目前国内酒类品牌当中,就基因这块,谁比得过我们稻香酒厂?”


毕竟是老板反驳,郑金国看柴进这个反驳状态,又全把意见给吞进了肚子里。


深吸了一口气,没再讲话。


反观何庆他们那一拨人,则坚决拥护。


他们是和稻香酒厂一起成长起来的人,柴进年纪虽小,但在他们心里如神一样的存在。


把一个濒临倒闭的村酒厂,不到一年整合成了年销售上亿的企业。


那种信服感,是郑金国他们体会不了的。


很明显,郑金国代表的一派人,在这个闭门会议上压根没了说话的机会。


会议最终确定了方向,冲击高端酒市场。


并在不做广告的高端酒市场砸广告,算是另辟蹊径吧。



散会后,柴进和张爱明一起去了食堂吃饭。


而郑金国则一脸不快地去了外边的餐厅里。


同行的还有他一个从秦池酒业带过来的手下。


他是高级空降兵,和秦池姬长空决裂后选择来深市,也是受到了下海潮的影响。


稻香酒厂在他眼里,其实就是一个农民企业。


做事保守,产品更新慢,最受不了他们的是产能。


快节奏的市场,他们竟然还在坚持那么老掉牙的古法酿制。


没有茅台命,却偏偏整天在幻想成为茅台一样的企业。


一群农民理想主义,太天真。


可偏偏就是这样一家种萝卜卖白菜的农民企业,却偏偏让他处处受梗,心里实在难以舒坦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