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局就是元神老怪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六十四章、三昧真火非真火,扬关只手收悟空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看书网.,最快更新开局就是元神老怪最新章节!


禅师何在?


“来了,来了,哪来人了?”


一阵暖风从通天巨木上降下来,传入西游一行人的脑海中。


然后接着就见一个小老头从天而降,落到西游一行人的面前。


老头不大,仅尺蠖之身。


“可是西游取经的?”小小的老禅师欢欣地问起众人来。


“贫僧玄奘,受大唐皇帝之命,如来佛祖观音菩萨之令,前往西天极乐求取大乘真经。”玄奘赶紧应道。


“缘是玄奘法师啊,还有八戒在此啊,只是不知这位又是哪位啊?”老禅师又扫过众人,一一问过。


孙猴子挠挠头:“你竟不识的俺?”


“哦?敢问尊姓大名?”老禅师奇怪道。


孙猴子挺直腰杆,大声说道:“俺乃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孙悟空!你又是何人?”


老禅师做惊奇怪状:“你个猢狲竟如此了得?!厉害呀!厉害呀!”


“唉呀呀,你这秃子,当真无礼,有眼无珠,吃俺一棒先!”孙猴子恼怒道。


然后一棒挥就出去。


可这一棒打出去,却落了个空,从老禅师头顶囫囵转了个圈,就砸落到参天大木的庞大树根上。


树根下竟藏了精灵,它们皆被震醒,振动翅膀,一窝蜂飞了出来。


精灵们叽叽喳喳地在半空中转圜,最后托住老禅师。


“你这厮,往哪去?”孙猴子哼道。


搅动铁棒,卷起一阵狂风,肆虐向这棵百人合抱都不住的参天大木去。


一时间,天旋地转,乌云密布,仿佛要来一场豪雨雷阵。


“撒手,撒手,莫要害我,莫要害我。”而半空中的老禅师却在仓惶的惊叫着。


小精灵们呜呜咽咽地松开了手,将老禅师扔了下去。


老禅师掸掸衣袖,便将孙猴子这场狂风给平息下来。


然后他朝着小精灵们发出嘶鸣叫声,仿佛在安慰它们,让它们平静下来。


至于,孙猴子,他早就收了铁棒,只咧嘴笑道:“果真有些道行。”


这孙猴子真应了那猴精之词,如此动作竟只是想试探这位老禅师。


老禅师安抚好精灵后,便慢悠悠落下。


他也不恼孙猴子的莽撞,只笑着邀请众人去他住所一叙,且言道:“故人相见不相识,只得把酒言欢尽。”


老禅师这番话也不知说给谁听,但无人计较这话,只随着老禅师攀云而上,往参天大木的树冠而去。


也不知老禅师施了甚法,即使是玄奘也能在这半空如履平地,如踏阶梯。


“诸位,请了。”老禅师指了一方巴掌大的鸟巢。


瞧着这么个鸟巢,众人面面相觑。


虽说这鸟巢颇为干净,无有鸟粪,无有腐败之物,但终究是个鸟巢,且还这么小,他们怎么进入?


“你没开玩笑吗?”孙猴子问道。


“屋舍简陋,还望诸位莫要嫌弃。”老禅师笑道。


“嫌弃。”孙猴子应道。


老禅师也不尴尬,而是看向玄奘:“法师可嫌我这屋舍太过简陋了?”


玄奘连道不敢:“贫僧生来便无一物随身,何来由能嫌弃禅师之宝居。”


“那就好,那就好。”老禅师开心地点着头。


“且入,且入。”老禅师又道。


而后,老禅师纵身一跃,就落入鸟巢中,再而后,玄奘在他的几经催促下,无奈何,只得入其中。


而他像模像样地想要进入这间鸟巢时,便觉耳边风忽然呼啸起来,眼前的景骤然模糊,仅一瞬,他就发觉自己变小了,恰恰能住进这间鸟巢,与正跟他微笑的老禅师一般大了。


玄奘知晓,这又是老禅师的一门神通手艺了。


之后便是孙猴子不情不愿地落到玄奘身旁,猪八戒紧随其后,在最后才是白龙马。


西游一行就这般全部落到了鸟巢当中。


老禅师很好客,立即就在鸟巢中变出种种物件,又是茶桌,又是茶凳,然后茶具沏茶,糕点点心一盘盘。


这一下下,看得玄奘目瞪口呆,看得孙猴子眉头紧皱,看得猪八戒笑哈哈,看得白龙马蹄子摔头。


“修行就这般,皆是本来无一物,件件添布置。”禅师笑道。


“尚不知禅师名讳。”玄奘恭敬问道。


老禅师想了想,便道:“本每个名字,你这般问了,我便想一个,乌巢吧。”


“这在好些远的一处地界,有个话本里,有个和我一样住在这屋舍中的禅师也叫这个,那么我也这般唤名吧。”乌巢禅师道。


玄奘点点头,不以为草率:“我等生来皆无名,得父母给予姓名,如此才有而今。”


“玄奘法师,你是说我没爹娘吗?”乌巢禅师笑问道。


玄奘一愣,然后赶紧摇头:“非有此想,只不过是忽又所思,若有冒犯,还请禅师折罪。”


乌巢禅师仍旧在笑:“西游不易,我也不好意思折罪玄奘法师,不过玄奘法师说的不错,像我这般人,确实无父无母,天地亦不生我,混沌不养我,我自生来,踽踽独行,好生寂寥。”


“我此番现身法师前,其一是要见见故人,其二便是要赠法师一卷经文,其三则是再问八戒愿随我修行否,嗯,本有其四,但此言乃是我多嘴说话,便不说了,省得有人说我多事,便不说了。”乌巢禅师说道。


“还望禅师赐教。”玄奘赶忙朝着乌巢禅师一鞠礼,静候乌巢禅师的赠经。


然后就见乌巢禅师起身来,走到玄奘面前,张了张嘴,念诵起一篇经文。


诵完经文,便收了嘴,不再多说,就让玄奘心里思想,记忆嚼烂这篇经文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