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富从1978开始

关灯
护眼
字体:
119 回家了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双方签订初步协议,相互留下联系方式,等卫向东回去以后手续办好,再来金陵签订正式合同。


事情办完之后,卫向东当天就踏上返回宁宣的火车。


在南坪车站下车,两人一刻也没逗留马不停蹄坐班车回村,等赶到卫曹大队已经是黄昏时分。


夜幕笼罩之下的村庄显得很安静,房屋里射出微弱的煤油灯光,但村庄后面有几户社员家灯光显得格外明亮,那是因为装上了电灯!


卫向东家就是其中一户。


在他临出差前,他鼓动老爸给家里通上电,理由很简单。现在家里情况好了许多,就别再点煤油灯,不说为咱们大人,要给三个孩子着想吧?


趴在那么暗的煤油灯下写作业会把眼睛弄坏的!


公社变电所的电工?我熟,我去找!


电费?我来出!


结果老爸眼睛一瞪:“你是一家之主还是我是一家之主?要用电,这个电费我来出!你的钱好好攒着将来娶媳妇!”


现在瞧瞧,明晃晃的电灯看着就是舒服!


就是路有点黑。


再过几年争取给队上主干道装上路灯!免得黑灯瞎火的谁喝多了一不小心掉进尿坑。


“爸妈,小妹,我回来啦!”


卫向东一进院子就大声喊道。


“吱呀”堂屋门开了,三个小孩跑了出来,跑的最快竟然是小外甥周宝。


小家伙跑到卫向东跟前立刻伸出小手。


“小舅,我要吃方便面!”


呵?


你这小家伙怎么知道我带了这个回来?


跟在后面小妹卫向霞解释说前天曹红军哥哥到家里来,带了两包好吃的给我们,说叫方便面。


这个曹红军真是的。


嗯,挺会来事。


“好好,舅舅带了好多!进去给你们。”卫向东摸着小外甥的脑袋笑着进了堂屋。


老爸和哥哥正坐在火盆边烤火,老妈在边上纳鞋底,姐姐和嫂子在各自屋里不知道忙什么,听到卫向东回家都从房间里出来,堂屋顿时热闹起来。


卫向东就从旅行包里拿出自己给家人带的东西,什么红双喜香烟、玉冰烧”白酒、友谊霜…..还有各种小首饰反正每人一份,当然忘不了给三个小孩一人一包方便面。


外甥女和小妹大了比较斯文,但小外甥毫不客气接过来撕开袋子就吭哧吭哧吃起来。


嫂子沈月梅端来一搪瓷缸热茶,又问他饿不饿去给做饭,卫向东摇摇头说自己吃过了,端起搪瓷缸咕咚咕咚喝累几大扣笑着说道:“怎么样,装上电灯就是好吧?整个屋子亮堂了许多!”


“可妈说太费电,舍不得用,晚上小娟他们做作业才舍得开。”姐姐卫向英笑道。


卫向东也没多说啥,老年人节约的习惯不是一下两下能改变的。


“向东,我听说咱们队要办方便面厂?”嫂子沈月梅插话问道。


“大家都知道了?”


“曹红军他们回来都说啦,不信你问姐。”


“月梅说的对,赵明华带了几包本来是给贾凤燕,结果被大家发现都抢光了,都说好吃,办这个一定能赚钱!”


卫向东听了点点头:“这次我和小毛专门去了趟金陵,和厂家签署协议,准备购买两条大型方便面生产线,等咱们这边手续办齐就过去签正式合同!”


“办厂得花好多钱吧?”卫向英关心问道。


“两条生产线得三十万快,还要买附属设备已经修建厂房等等,我初步匡算了下,大约需要五十万。”


这么多?!


在座的几人都倒吸一口凉气。


“那……向东,年底不是不分红了?”沈月梅忍不住问道。


她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。


她和自己丈夫商量好,如果队上年底分红就要买一台蝴蝶牌缝纫机!


做姑娘的时候就羡慕村里那些家境富裕的姐妹,踏着缝纫机那样子实在让她羡慕。


结婚的时候只买了手表(当然是电子表)和自行车,现在就差缝纫机了!


但如果建方便面厂一下子花这么多钱,队上肯定就没钱再分红。


就凭每月十八块钱的工资,得攒一年多呢,真有些等不及。


沈月梅心里好失望。


没想到卫向东哈哈大笑:“分,怎么不分红?大伙辛辛苦苦干了一年,不分红咋过年?”


“那五十万块钱怎么办?”


“有银行…..贷款呗!”


又是贷款!


老爸卫长工一听不高兴,自己这个儿子特别喜欢借钱!


虽然是为厂里,但借钱心里多不踏实啊。


听说银行还有背利息!


但一想到自己又不是厂里的职工,话到嘴边又默默咽回去。


家里自己可以说了算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