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富从1978开始

关灯
护眼
字体:
135 钱不是万能的,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”好啊,你等我下。”


罗青梅“嘭”得一声把门关住,过了会才开门出来。


卫向东眼睛一亮,罗青梅换上一件白色连衣裙,原来的马尾辫也放了下来成了披肩发,清纯中带点妩媚。


“走吧.....”姑娘嫣然一笑。


火车站距离外滩并不太远,几公里的车程,两人跳上一辆公交车,没过多久就到来外滩。


我的天啦.....


这么多人!


俩人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。


沿着外滩水泥堤墙就是所谓的情人墙,密密麻麻都是男女青年,几乎都是情侣!一个个卿卿我我,旁若无人做出亲密动作,看的罗青梅脸红耳赤。


“咱们走吧。”


罗青梅低声说道。


卫向东也有些吃惊。


不是说八十年代姑娘都是含蓄保守的吗?人怎么这么多,胆子这么大?


其实他哪里知道,这一切归结到住房问题。


1950年后申城城市建设长期处于停滞状态,其中又以住宅为民生最大问题。一间十平米房间三代同堂乃至四代同堂,在浦西地区属于常见现象,至于两代人一房就更是平常。


在这种情况下,夫妻行房事都已经困难,需要找家人外出后的机会,不然就必须要不顾伦理、脸皮了。


青年恋爱,自然就更不容易,尽管不乏谈三年恋爱连手也没有拉过的腼腆男女,但毕竟有那不会少数的无法抑制“力必多”的青年。


而外滩则是最好的地方。


人的心理是奇妙的,当人一蜂拥,随众的本能也便发挥了起来。尽管这年代男女多是腼腆,但见有大胆的情侣相拥着,相拥的男女越多,原不敢相拥的便越有了惭愧,从惭愧中猛生出突破的胆量来。


因此外滩实在是个学习、实现的好去处,这又成了吸引试图实现突破的情侣们前来的一种隐秘缘由。


卫向东跟着罗青梅,沿着苏州河来到浦江公园的铁栅栏外墙边,这里人反倒少了许多,夜风吹过一扫夏日的炎热,很是舒服,两人停下来静静的看着江面。


江面上有过往的轮船,灯光照射在江面上,波光粼粼。相对于这边的灯光辉煌,对面江岸则是黑沉沉的一片。


“真美。”罗青梅轻轻说道。


“将来会更美,喽,你看江对面。”卫向东指了指就夜色中黑沉沉的江岸。


“那个地方叫陆家嘴,申城未来中心,如果你有钱买上一块地,或者十年之后买上几套房,将来绝对发大财。”卫向东笑着说道。


“你就知道赚钱发财......还文学青年呢。”罗青梅噘噘嘴。


“钱不是万能的,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,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。”卫向东回答道。


算了,跟这家伙争辩自己吃亏。


不过,他说的确实也有道理呀,他这么辛苦不就是让社员生活过的更好吗?


只是,浪漫不属于他呀。


罗青梅想着,看着江面的风景不再言语。


夜色中,姑娘一头秀发在风中飞扬,白色裙摆也被微微撩起,像一幅淡雅的水粉画。


卫向东觉得很好看,突然想到一句诗,脱口而出:


涉江而过芙蓉千朵


诗也简单心也简单


....


....


“啊?!”


罗青梅猛然转过头看着他,又惊又喜。


刚刚心里埋怨他不够浪漫,突然又蹦出这样优美的诗句。


“你写的吗?”


这个.....


卫向东厚着脸皮点头承认。


“真好听,送给我的吗?”路灯下,姑娘眼睛亮晶晶的。


“是的。”


“我永远会记住!”


好吧.....


到时候原著出现,别到时候骂我抄袭就行。


卫向东害怕罗青梅聊什么诗歌,赶紧转换话题:“你不是要考研究生吗?准备得怎么样?”


罗青梅犹豫了下:“我不想考了。”


“为什么?”


“通过你办厂,特别是这几天跟着你跑业务,我觉得我们学的东西太死,根本都不用上。”罗青梅回答道。ŴŴŴ.biQuPai.coM


“再说了,我觉得办企业带领群众致富,比一天在学校死读书更有意义!......向东,我真想毕业后进你们厂,和你们一起努力呢。”


呵?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