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富从1978开始

关灯
护眼
字体:
152 政策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时间到了二月下旬,江南一片花红柳绿。


卫曹大队村前的方便面厂依旧热火朝天,除了工人们正加班加点生产,方便面厂二期工程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。


按照年初的规划,今年将再建一栋生产车间,购买四条生产线将现在的产量再翻一倍。


届时,年产量将达到2.8亿包,可以满足申、浙、皖、苏以及粤、闽主要销售省份。


现在方便面厂市场就是一片蓝海,要跟时间赛跑!


这天傍晚,上夜班的职工刚到车间,卫向东还没吃饭依旧在工地上忙碌,就看到卫小毛匆匆跑了过来。


“厂长,出事了!”


“出啥事?一惊一乍的?”卫向东有些不满。


这个卫小毛,已经是孩子他爸了,做事怎么依旧不够稳重。


卫小毛把他拉倒一边,在耳朵上低语几句。


“什么?!邹小光出事了!”


“对,他弟弟邹小松刚赶到厂里,说姐姐被公安抓走了!”


“为啥?”卫向东的心一紧。


“听说是因为销售方便面的事。”


“走,过去看看。”


卫向东跟着卫小毛回到厂部办公室,就看到邹小松一脸着急坐在椅子上。


他看到卫向东进来,立刻跑到跟前:“卫大哥,你一定要救救我姐姐。”


“别急,走,去我办公室慢慢说。”卫向东安慰了句,又转头对卫小毛说道:“你也上来。”


三人到了二楼厂长办公室,邹小光才说出事情经过。


原来邹小光回到长西,在县城租了个仓库,立刻开始自己的推销活动,此时,罗青梅为方便面厂做的广告,广告在浙省电视台上每天中午、晚上黄金时段的“狂轰乱炸”,“一品鲜”方便面很快让许多城市人所知晓。


借着这股东风,邹小光在吴兴地区下辖的各县区的国营食品公司、供销社进行业务联系,姑娘虽然人年轻,但是嘴甜又会说话。效果还不错,很快就有四家和她签署了购销合同,要求供货。


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,除了弟弟邹小松,其余弟妹都还小要上学帮忙不上忙,而且邹小松还舍不得关掉原来的小商店,让父母务农同时照顾商店。


自己的批发生意就没人帮忙,于是她找亲戚朋友帮忙,又雇了四个,总共八人,当然是要付工资的。


可是没想到违反了国家政策!


“前几天,工商局的人说,违反了国家“七上八下”政策。”邹小松最后说道。


“七上八下?啥意思?”卫向东第一次听这个说法。


邹小松耐心解释起来。


原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:由此,中央当时就出台文件,规定家庭专业户、个体经营户,雇工不能超过8个,超过8个就要限制。


哎呀......


咋忘记这个?


当初应该提醒下邹小光的,多了解这方面的政策。


“后来派出所的人也来了,说我姐姐是资本家是剥削,犯了投机倒把罪,不仅生意不能做还把她关起来,我们全家都是农民,咋知道这些?.....卫厂长,你一定要救救我姐姐....”


说道最后,邹小松的眼泪就快要流出来了。


姐姐可是家里的顶梁柱,她如果出了问题那可咋办?


“别心急........让我好好考虑考虑。”卫向东温言劝道:“要不这样,你坐了一天汽车也累了,让小毛先带你去食堂弄点吃点,再去客房休息,怎么样?”


邹小松知道一时半会卫向东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,自己又累又饿,就点头答应了。


等邹小松走后,卫向东看着外面的月色,默默考虑这问题。


真没啥好办法。


但,既然邹小松找上门来,自己不得不帮啊......


况且这是如果追根问底自己也有一定的责任,是当初自己鼓励邹小光做经销商的!


如果在宁宣,真不是什么大问题,可是在吴兴.....


卫向东想着自己在吴兴认识的人,就是长西朝阳缫丝厂的厂长刘德胜以及卫海涛的战友张建军。


但两人都不是体制内的啊。


不知道能否帮上忙?


但不管怎么样,都应该去试一试。


卫向东决定去一趟吴兴。


他立刻安排,先把厂里的事交代给三名副厂长,然后连夜去找卫海涛。


到了卫海涛家,发现就卫海涛一人在,坐在堂屋里闷头抽烟。


“咦,嫂子呢。”卫海涛有些奇怪。


“带着闺女回娘家了。”


卫向东哦了一声也没多问,就把今天邹小松来找他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,打算请假明天就去长西县一趟。


“行,你去吧,厂里有啥事我也帮你看着。”卫海涛说道。


“那好,我先回去准备。”卫向东拔腿要走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