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富从1978开始

关灯
护眼
字体:
254 涨价!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这里面有历史背景。


改革开放后,国家经济开始迅猛发展,物价也随之上涨,通货膨胀出现,特别是84年,GDP增长率已高达15.2%。与此同时,物价水平也开始大幅攀升,零售物价指数从1984的2.8%跃升至1985年的8.8%。


当然这些数据现在国家还没发布,但作为卫曹村这些经营者们他们有着自己直观的感受。


原煤提价30。5%,钢材提价20%!


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铁路运价提高幅度达21.6%!


卫曹村两个方便面厂大部分都要靠铁路往出运啊......这样压缩厂里的利润空间。


况且,国家已经提高了烟、酒、竹木制品、铁制品、陶瓷制品和皮革制品的价格。


村民们平常最喜欢的抽的三毛三一包的“大运河,现在也涨到了三毛八一包!


这个时候,该方便面涨价了!


当然,涨价也是个艺术活,涨少了不合算,涨多了反倒吓跑一部分消费者反倒让企业营收减少。


大家议论纷纷,搞财务的曹红军算了一笔账。


“根据这两年的煤炭、运费、牛肉、职工工资上涨幅度,经过财务部门测算,每包方便面涨五分钱,上涨20%左右,这样比较合适。”新笔趣阁


听了曹红军的话,大家纷纷点头表示同意。


咱们不求多赚,按照以前利润就行。


但卫向东摇摇头:“太少。”


“那要涨多少?”曹红军问道。


“起码涨一毛钱吧?三毛五一包。”


啊,这么多?!


大家都感到很惊讶。


“别忘了,现在物价在普涨!老百姓有了一定的承受力,如果你不一次涨到位,那就麻烦了,你总不能像别的副食品每年涨两三分钱吧?”


卫向东心里很清楚,八十年代国内第一次大规模的通货膨胀开始了!不仅运费、煤炭等涨价,而且粮食马上就要涨价!


五分钱的涨幅很快就会被各种原材料涨价说吞噬!


当然,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:购买方便面取消了粮票!


这可大大增加了老百姓的购买欲望,虽然现在粮票不像以前那么之前,但一斤粮票好歹也能换两毛钱吧?


别怕,胆子大点!


当然这是最终零售价,出厂价经过测算只涨七分钱,也要让各地经销商在这次涨价中分一杯羹。


一品鲜方便面要涨价了!


零售价估计到三毛五!


这个消息很快就被国内其余方便面厂知晓,于是大家纷纷跟进。


华丰:三毛四!


白云:三毛四!


燕京天坛:三毛三!


.....


.....


反正就是不超过一品鲜的价格。


很明显,准备在价格占点优势夺回一些市场份额。


不过,卫向东不在乎。


只要质量口碑还在,消费者还在乎那一分钱?


从最第一个月市场反馈情况来看,一品鲜的方便面并没有这次涨价而是销量有所下降,反倒在燕京、申城、鹏城等几个大城市销量有所上升。


不要粮票买起来也方便许多。


其实随着经济的发展,市场物资逐渐丰富,各类食品多起来了,不少家庭对定额粮票不像以前那样在乎了,有时一斤粮票仅换回一两角钱,两斤半粮票换一只饭碗等等,只要双方自愿就可成交。而在鹏城,已经在去年11月(1984年)正式在全国率先取消粮本、油本、粮票!


在一片爆竹声声中,1985年的春节终于到来,虽然今年春节按照阳历,来的有些晚。


由于卫向东掀起的“反fu”风暴,使卫曹村这个冬天过得不太平静,但村上几个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是很可观的。


包括方便面、缫丝厂以及桑茧农场,去年一年营业收入达到两亿三千万左右,实现利润5800万,创历史最好记录。


不过这次,村上依旧只拿出300万左右进行分红,平均每人也就是一千块左右,理由很简单,无论是企业自身要投资要发展,还是村上要搞基建搞福利,都需要钱。


虽然这个数字让某些村民有点失望,但和别的村相比又有无比的优越性,再和那些因贪污坐牢,或者被开除、撤职、降级处理的人,又好了许多,这些人年底也是没有分红的!


卫曹村的春节和往常一样热闹非凡。


今天是大年初二,宁宣地区风俗是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,当然也是那些已经订婚的准女婿去准老丈人家拜年。


卫向东和罗青梅还没有订婚,不过也得到去罗明山家拜年的机会。


这是大年三十那天中午,罗青梅打电话打到村委会,当天值班的卫新元立刻开着村委会的面包车把他拉到村委会。


姑娘在电话里兴奋的告诉卫向东:“我妈同意啦.....大年初二你来我家吃饭!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