辣妻重返1980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453章 不能断了他的通天路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“宁宁姐姐,你在家吗??”是朗景山的声音。


顾宁一听,就知道朗景山来了,她手里还有饺子,并不方便,便朝着堂屋的阳阳喊道,“阳阳,先去给你小景哥哥开门。”


阳阳嗳了一声,小炮弹一样跑了出去。


这种开门的小活,都是阳阳来做的,不一会就听到阳阳脆生生地喊,“小景哥哥!”


顾宁清理了下手里的面粉,才不慌不忙地迎了出去。


这会,朗景山已经进来了,他一手抱着莹莹,一手提着一个绿色的尼龙网兜。


而他旁边的孙商河,就更可怕了,他直接提了一个蛇皮袋子,瞧着鼓鼓囊囊的。


顾宁惊讶,她上前接迎他们,嗔怪,“来就来,还买什么东西?”


朗景山举着网兜,“宁宁姐,这不是啥值钱的东西。”哪里有大年初一上门空手的。


旁边的孙商河也说,“对对对,我这个更不值钱,就是前两天遇到炸米花棒。”他把蛇皮袋子举高了一些,“也就是看着多,这一袋子我才用了一斤米炸的。”


这还算是奢侈的了。


用的还是精白米,这搁着平时,孙商河是万万舍不得的。


这不是想着,小孩子爱吃,刚好顾宁有个弟弟,朗景山有个妹妹,这俩凑一块,都是孩子。


顾宁笑了笑,她抬手点了点阳阳的大脑门,“你这可是给阳阳带来欢乐了。”


小孩子不就这样,拿一根米花棒,慢慢舔,等在嘴里化开了才舍得咽下去。


不吹牛的说,阳阳要是拿着一根米花棒出去,他就是整个永安巷,最靓的崽。


阳阳笑得眼睛都没了,朝着孙商河道谢,“谢谢商河哥哥!”


孙商河摆手,“这有什么好谢的!”直接把蛇皮袋子递过去,“拿去吃吧!”


阳阳提着袋子,欢快地进屋。


顾宁则是顺手从朗景山怀里接过莹莹,她掂量了下,“瞧着瘦了一些”


莹莹不好意思地捂着脸,趴在顾宁肩膀上,奶声奶气,“宁宁姐姐,女孩子要瘦点才好看呢。”


顾宁哭笑不得,打趣道,“你个小人精,还知道爱漂亮了。”


朗景山瞅着顾宁稀罕莹莹,他也跟着高兴,“托儿所伙食不好,我找商河哥哥换了两罐子麦乳精,但是瞧着莹莹也没长胖。”


他也愁得很,在这么瘦下去,怎么得了。


顾宁一听,也跟着心疼了,“这几天住姐姐家,姐姐给你好好补一补。”


四五岁的孩子,不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。


莹莹没答话,下意识地去看朗景山,她听话得很,也懂事得很。


没有妈妈的孩子,仿佛一下子就长大了。


朗景山有些心酸,他想了想,“听宁宁姐姐说,这几天可以在宁宁姐姐家吃饭。”


他其实也是没办法了,他自己也是半大的小子,上学不说,还要照顾妹妹,他厨艺又算不上特别好。


只能说饿不着,但是要想养好孩子,这个是真难。


所以对于顾宁的好意,朗景山也没拒绝。


只是,他补充了一句,“宁宁姐,莹莹留下吃饭可以,但是我们要给饭钱,不然我不能让她留在这里的。”


这不成了吃白食的吗?


莹莹跟着奶声奶气道,“对,要给钱。”


吃饭不给钱,是耍流氓。


顾宁知道朗景山固执,想了想,“先留几天吧,留长期的话——”她回头看了一眼厨房,“我先去跟我妈说一声,起码要让她同意是不?”


朗景山犹豫了下,见莹莹巴巴地望着,“宁宁姐姐家饭好吃,哥哥做得难吃。”


这话一说,朗景山也不再犹豫了,“成,先留,但是姨那边——”


顾宁摆手,“问题不大,看我的。”


她难得这般皮一下。


让朗景山和莹莹都没忍住跟着笑起来。


顾宁也没把他们当外人,直接抱着莹莹去了厨房,刘淑珍忙着擀面皮,就先头儿出来了下,打了个照面,这不又进去了。


这会,顾宁把莹莹抱了进来,刘淑珍顿时把满是白面儿的手,往围裙上擦了擦,看着莹莹那小模样,就是一阵稀罕,“来,姨抱!”


当妈的见到小孩子就稀罕,刘淑珍也不例外。


莹莹不认生,张着胳膊就扑过来了,顾宁瞧着好笑,朝着孙商河道,“小景,商河哥,你们去堂屋看电视,阳阳招呼你们,把莹莹留在厨房,我给她一坨面团儿,让她自己玩。”


虽然是来做客的,但是朗景山和孙商河哪里好意思呢!


人家主人家忙得不行,他们揣着袖子干看电视,没脸。


两人都跟着拒绝了,“一起包饺子吧!”


刘淑珍想也没想地拒绝了,“来者是客,赶紧去堂屋坐着歇会。”哪里能让客人来厨房包饺子呢。


倒是,孙商河和朗景山都沉默了下。


“姨,我、”孙商河先开口,“我已经很多年没和家人一起包过饺子了。”


自从他妈没了以后,他每年过年就像是孤魂野鬼一样,随便对付了。


不是不会包饺子,而是一个人,每次一包饺子,就能想到他妈坐在小墩子上,一边包饺子,一边碎碎念叨叨他。


以前觉得他妈太啰嗦了,有些烦,后来没了妈之后,才发现有个妈能够啰嗦叨叨,其实也是一种幸福。


孙商河这话一说,厨房顿时一片安静。


朗景山也跟着道,“我妈去年没得,去年她病得最重的时候,年三十那天,她半倚在炕上,给我和莹莹包了二十个饺子。”


后来,再也没后来了。


今年过年他也没包,一包饺子就让他想到,他妈病入膏肓的时候,还倚在炕边,想让他和莹莹两人吃口热乎饺子的劲。


一边疼,一边包。


这几个孩子都可怜。


没妈的孩子,就像一根杂草,再也没人心疼了。


顾宁听得说不出话来。


当妈妈的刘淑珍最是见不得这一幕,她眼眶跟着一酸,把擀面杖下厚厚的一沓子饺子皮推过去,“来,一块包,今儿得让你们包个够。”


几家子的人凑在一起,这饺子能少得了吗?


一听这话,朗景山和孙商河都跟着嗳了一声,朗景山还好,他妈走了以后,还有个妹妹要照顾,起码算是个精神依托。


孙商河不一样,他和他妈从外地逃荒到安州市来的。


他妈一走,他是真正的孤家寡人,已经一个人好多年了。


他看着厨房围着案板包饺子这热闹的一幕,突然声音有些哽咽,“姨,我、我可以每年,都来家里包饺子吗?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