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皇长孙:朱棣送我上皇位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480章:这可不是大明开的先例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倭国的情报,传递到了京师。


朱元章便就叫来大孙一同协商。


「如今想要一鼓作气平定倭国,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,现在将士们的士气已经在下跌,如若是长久下去,容易生变。」


朱元章让大孙看完战报之后开口说道。


现在大明在跟倭国的作战上,虽然有着火器的优势,但是倭国是一个多海岛的国家。


这些海岛极为容易藏匿人员,清剿起来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。


加上之前的雨季,对于明军的火器也会有很大的影响。


如今总是这么拖着,几十万的明军,若是大败的话,可就不好弄了。


朱英心中沉思一番后说道:「倭国的处境,其实比我们来得还要艰难许多,在我军如今掌控的九州岛地区来说,占据了很大粮产区。」


「现在五十万大军的消耗,是倭国难以承担之重,再过一月多,便就到了收割水稻的季节。」


「我们有三十多万的辅兵,加上现在已经治下的倭人百姓,对于水稻的收割没有半分问题。」


「只是士气这块,确实是难以持久,孙儿觉得可以让倭国的使臣来谈一谈,怎么赔偿的问题了。」


【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,@


源友信,作为倭国最为出名的武士家族,河内源氏的族人,他便是这次倭国使臣中地位最为崇高之人。


河内源氏家族,是倭国古代皇族中最古老的一支。


源氏家族,自古便是武士家族,族中出了很多武士以及将军,日本最有名的武士八幡太郎,就是源氏家族的后裔。


于三百年前,被白河法皇誉为‘天下第一武勇之士,。


不仅仅是源氏家族,倭国最为出名的其他三大家族,平氏、藤原氏、橘氏也有族人充当使臣过来。


像是其他的比如说日向氏,丰臣氏,德川氏,松平氏,高桥氏等等。


能够有资格来代表倭国的,自然都是倭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家族。


然而每一个过来的倭国使臣,至今也没有见到过朝廷的代表,他们携带的国书,交上去后就没了反响。


时间一长,也就导致这些使臣相互推诿,本来多数家族就有矛盾,如今天天生活在一起,自然问题就更多了。


便是这日,一名太监带着几个宦官走了进来。


所有的倭国使臣在看到后,顿时就变得安安静静。


司礼监随堂太监李忠明,看着这满院子的倭国使臣,一下子就笑了开来。


在他看来,这些倭国使臣便就是蛮夷之辈。


「你们这可有能做主的。」李忠明朗声问道。


众多倭国使臣相互对视一番后,自然还是源友信站了出来,连忙作揖道:「倭国使臣源友信,拜见上国公公。」


李忠明点点头,这态度还算行。


「陛下口谕,着倭国使臣入奉天殿觐见。」


源友信连忙磕首道:「下国小臣源友信,遵上国皇帝陛下谕旨。」


李忠明见此,便就说道:「可去三人,尔等快些决定,若是让太孙殿下久等了,到时候遭受责罚,可就怪不得咱家了。」


听到这话,众多倭国使臣顿时就争执起来,不过最后关键的点,还是在于倭国四大家族上。


四大家族去三个,显然就有一个家族去不了。


但目前的情况,显然也不会给倭国使臣们太多时间,仅仅一番争执后,另有两人站出。


李忠明点点头,也懒得多问,带着便走。


.....


对于跟倭国使臣的谈判,朱元章并不会直接的参与。


….


所有事情,都交由大孙来决定即可。


本来这次征讨倭国也是大孙的意思,目前看来还算是比较顺利的。


在朱英这边,自然还有各部尚书,侍郎,以及翰林学士等等数十位官员的陪同。


在华盖殿中,众多官员在朱英这边的主持下,开始商讨关于对倭国将要提出的赔偿要求。


其实按照之前的所谓大国风范,一般是小国认错,赔偿一些礼物之类的,然后俯首称臣,基本上就差不多了。


这也是关乎到最为常见的天朝上国颜面。


但这一次,朱英可不会管这么多。


在商议之前就已经明确了方向。


首先是钱财抚恤金的赔偿。


这赔偿的东西,自然就是白银。


「别看倭国地方小,可是那边有着银山,本宫先说个数吧。」


朱英竖起一根手指说道。


下首的官员有人不禁说道:「殿下,这一千万的白银是否有些少了。」


自古以来,都是讲究一个漫天要价,就地还钱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