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有十万亿舔狗金

关灯
护眼
字体:
751 旅行的意义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骆龙会心一笑,自己给自己把酒倒满,“cheers。”


“cheers。”


两个酒杯撞在一起,透彻而冰冷。


岛的另一边。


蒙雷阿莱大教堂。


为了方便,方晴租了台车,酒店就有这种服务,相当便捷。


当然。


这不包含在“全家桶套餐”里,司机和车辆都需要自己掏钱。


不过人生可能就此一次,花点小钱无伤大雅,就连节俭了一辈子的潘慧都没说什么。


出国之前,方晴做了攻略,宗教是西方最不同于东方的文化特色,而教堂,就是这个特色文化的具象载体。


直到进入蒙雷阿莱大教堂,方晴都没有再发现被人跟踪的痕迹,应该是被她发现了一次,所以变得更加隐秘了些。


“看什么呢?”


“没什么。爸,妈,这个教堂可是世界上最大的诺曼建筑。”


对于父母,她还是只字未提。


在这件事上,她与江辰的观点保持一致,反正是以防万一,防患于未然,没必要去营造紧张氛围,破坏父母旅行的心情。


诺曼建筑是什么意思,方卫国夫妇肯定是不懂的,不过这并不妨碍这种不同文化的感官冲击所带给他们的心灵震撼。


别说一辈子生活在小城的父母了,哪怕见过世面的方晴,看到教堂内部灼眼的马赛克拼缀,穿过教堂边引人入胜的梦境回廊时,都情不自禁心神荡漾。


“这教堂确实漂亮啊,感觉比寺庙强。”


逛完教堂,方卫国发表自己的想法。


方晴忍俊不禁,还没说话,母亲潘慧便道:“文化都不同,你拿来比较什么?根本不是一回事。”


和大部分老百姓一样,潘慧并不算是多虔诚的佛教徒,毕竟神州对宗教信仰这方面确实不怎么感冒。


但是每年观音菩萨的生辰,她都会尽量抽出时间,去庙里祭拜祈福。


“我也没说别的,我只是说这教堂,修的好看些。”


方卫国辩解。


“那是因为你以前都没看过。是第一次看。老外如果去寺庙,肯定也觉得寺庙好呢。晴晴,你看看你爸,多崇洋媚外。”


方卫国一怔,哭笑不得,“我怎么就崇洋媚外了?”


“我看很多人就和你一样,觉得国外哪哪都好,可我怎么看,这里的楼房和车还没有我们那多,我们那高?”


“楼房高,车多,难道就好了?”


两口子又辩了起来。


“楼高,车多,不是更繁华?”


“繁华又有什么用?要看繁华,就不应该来这,应该去纽约。”


方卫国这代人虽然不知道西西里,但是纽约还是听说过。


“先上车行不行?”


方晴插嘴道。


直到来到以教堂为核心打造的蒙雷阿莱小镇的时候,夫妇俩还在争论。


其实有的争是好事,多少人一起生活了大半辈子,坐在一起已经找不到话题。


“晴晴,你说你爸,是不是什么也不懂。”


以往,方晴大部分都是站在母亲这边,但这个时候还是说了句公道话。


“妈,其实爸说的没错,这里虽然确实没有那么多高楼,没有那么多车,但人家是欧洲四大经济体,是高度发达的国家。”


“我们还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呢,快第一了。”


还真别说,潘慧虽然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,但是民族荣誉感很强。


难怪能教出方晴这样的闺女。


“妈,你说的也没错,我们发展的速度很快,但是不可否认,比起那些高度发达的国家,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啊。”


“我觉得这里好是好,可是不怎么……”


方晴明白母亲的意思。


这并不是狭隘,只是一种生活阶级所固有的眼界。


普通老百姓看一个人有没有钱,不就是看人家开什么车,住多大的房子吗。


方晴挽着母亲,走在西西里小镇的街头,耐心的笑道:“妈,高楼耸立,豪车云集,确实看上去很热闹,很繁华,今天我们国家,已经做到了,就比如京都,车多得车牌都上不了。别说车啊,楼房大厦这些,我们在基建,在某些尖端科技上,也比有些发达国家领先,我们的高铁,全世界望尘莫及,可是这些都是表面功夫,一个国家真正的发达与否,在于它的灵魂。”


“灵魂?”


与妻子斗嘴的兴致逐渐消退,方卫国看向女儿,以一种近乎求知的眼神。


他是父亲没错,可是对世界的认知,女儿早就远远超过了他。


“我大学时有个同学,他去过东瀛的首都,那里的地铁车门上,都刻着盲文,方便告知盲人所在车厢的位置,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,这里的公交车,在到站之后,车身都会倾斜,那是干嘛的呢?那是利用液压技术侧倾车身,这样腿脚不便的老人或者残疾人上下车都方便了。”


方卫国和潘慧都沉默了。


“当然。每个国家都有每个国家的优点,同样,也会有缺点。但是一个社会,一个国家,一个文明的发达,永远都有一个共点,那就是强者为弱者买单。”


一家人不紧不慢的散步。


“强者为弱者买单,意味着收益与成本完全不成正比,所以它是一种人文的关怀。可是如果反过来,过度的去追求经济实力,那么只有一个结果。”


方晴轻声道:“那就是弱者为强者买单。”


作为底层的老百姓,方卫国和潘慧没有那么大的见识,也没有那么多的学问,这样条理清晰的话,永远可能说不出来,但不代表女儿话里的意义,他们体会不到。


他们就是这个社会的弱者,吃苦耐劳了一辈子,可出国旅游,还是得靠天降大奖,怎么可能不感同身受。


“女儿真是长大了。”


方卫国引以为傲的叹息,“国家的强盛不是看强者的高度,而是看弱者的地位,晴晴,你这书没有白读。”


“你说的什么话。”


潘慧只是不满丈夫的最后一句,女儿的话,同样也让她百感交集,可是作为一个老百姓,她又能做什么。


方卫国看向女儿,笑道:“我相信只是时间的问题,有你,有你们这代人,我相信我们会变得越来越好。”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