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有十万亿舔狗金

关灯
护眼
字体:
1149 辰光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帕拉梅拉上了高架。


李姝蕊胳膊搭着车窗,手枕着脸,迷人且慵懒。


“最好快点。”


她做出提醒。


“还怎么快,超速吗?安全才能回家。”


随着地位的跃迁,很多人会发生改变,但江辰并没有太大的不同,起码在遵守交通规则上,一以贯之。


“要是迟到,你自己和茜茜姐解释。”


茜茜姐。


真是越来越自然了。


“我们去不去,其实也没太大影响。”


江辰笑,而后不久,前方车流变缓。


江辰也只能跟着降低车速,“这不能怪我吧?”


高架堵车,肯定是有原因的,没过一会,一出车祸场景映入了开车路过的江辰李姝蕊、以及慢腾腾挪动的车主们的视线。


交通意外,每时每刻都在发生,甚至是严格遵守交规也无法避免的,毕竟即使不去碰别人,却阻止不了别人来撞你。


交警已经赶到。


看现场画面,初步可以判断是一起追尾事故,可能就是心急没有保持安全距离导致的。


但这并不是关键。


关键的是两台车的造型。


尤其是被追尾前面那台“倒楣蛋”的造型。


撞车现场,有见到事故双方都在笑的吗?


追尾的也就罢了,不幸被怼的前车车主站在自己的座驾旁边,竟然也在笑,虽然有点点苦中作乐的感觉。


甚至。


他还拿着手机拍起了照。


追尾的车主也是一样,逮着自己的杰作一顿乱拍。


场面异常到反常的和谐。


其实不止他俩苦主,看到这一幕的人都笑了,包括处理事故的交警同志,也包括路过的车主们。


很多车主放下了车窗,要么是自己、要么是车上的乘客,竟然也竖起了手机。


原因无他。


实在是这个事故现场太过滑稽。


追尾的浴皇大帝车灯开裂,引擎盖轻微凹陷,而前车呢?


严重凹陷的车屁股就不提了,最夸张的是左后轮肉眼可见的歪了,就像人拐了脚,有多滑稽有多滑稽。


没错。


肇事者轻损,可受害者直接断轴了。


难怪所有人都乐不可支的拍照,这绝对是值得记录的画面。


不得不承认。


浴皇大帝这个称呼绝非浪得虚名,确实是“硬”啊。


高架就像河床,车流就像河水,途径这里的时候流速更慢了。


“那车质量有这么差吗。”


望着车窗外有趣的场景,李姝蕊都带上了笑容。


“不一定是质量的关系,也与碰撞的角度,和当时两车的车速有关。”


江辰的嘴角虽然也翘了起来,但解释得一本正经。


女孩子,对车肯定是不会太精通的,假如要聊车的机械素质什么的,多半一无所知,可李姝蕊起码是东大毕业,名牌大学的文凭,虽然学的是艺术,可对基本的物理学肯定还是清楚的。


力的作用力是相互的。


这是基本常识。


不管当时车速如何,碰撞角度多么刁钻,两车承受的撞击力应该是一致的。


说是一个车头,一个是车尾,可能还算有那么一点点合理性,但差别也不至于那么大吧?


而且按照汽车行业的造车逻辑,该丢轮保命的难道不应该是后车才对?


“车速应该按相对速度吧,除非违规在高架上停车,不然撞击速度能有多快?”


瞬间无从反驳的江辰只能笑了下。


交警同志已经摆手示意了。


江辰开着车往前挪动,驶离这个拥堵路段。


车主们车窗陆续上升,估计接下来一段时间谈资的乐子都有了。


“我只听说新能源车容易自燃,质量这么差吗。”


李姝蕊念道。


刚才“拐脚”的倒霉蛋的确是一台绿牌新能源,现在的新势力车企可谓是虎虎生风,气势如虹,从一开始的不被接受,但逐渐占据市场的相当部分份额,说明了社会观念在演变,也说明了新能源车对比传统油车具有某些方面的优势,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车主掏钱买单。


虽然刚才那台被碰断轴的车的确有点搞笑,但作为一名企业家,江辰肯定得站在公正的立场说话。


“……刚才那台确实有点夸张,但传统车偶尔也会出现各种毛病,漏水、烧机油、短轴这些问题传统的汽车豪强同样会发生,这是个概率问题。卖出一万台车,出现几台残次品也算正常,就像买彩票,总有中奖的几率。”


“买彩票中不中奖并没有太大所谓,可汽车的质量关乎使用者的生命安全,并不是可以用概率学论证的问题。”


江辰再一次哑口无言,他偏头看了看“顶嘴”的女友,并没有不满,相反感到欣慰。


他知道李姝蕊不断在学习商业和经济学,从而他其实一直有点担心对方会受到某些理论的影响,可现在看来他的忧虑大可不必。


“你刚才的话,应该留着对施茜茜说。我不造车,她造。”


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,应该是施茜茜执掌金海以来最大的一项方针举措。


不仅仅对于一家企业,汽车产业对于一个国家的影响都可谓举足轻重,它不仅仅能够提供超额的工作岗位,并且能够带动无数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,并且也反应出了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。


汽车大国,一定是经济科技强国。


譬如人尽皆知的德意志。


以及不论产品质量再怎么被诟病销量依然全球领先的东瀛。


小日子的车曾经可谓是风光无限,在神州市场所向披靡,至今都还被不少人追捧,因为优点众所周知的省油嘛。


当然。


现在是滑落了,但依旧是全球名列前茅的翘楚,也是小日子的承重墙。


所以施茜茜选择进军汽车行业,是需要相当大的决心与魄力的。因为不仅只是为金海开辟一条新的赛道,汽车研发制造高昂的成本,巨大的人力物力的耗费,导致这个项目的成与败,可能、甚至可以说势必影响到金海的未来。


当初江辰就曾经陪对方去江城视察过,那个时候金海就在着手新能源汽车的研究,而施茜茜上任后,彻底将这个项目推动落实。


“茜茜姐不需要担心。”


李姝蕊轻描淡写,“她的眼里不会只有利益。”


江辰感觉好笑,她俩什么时候变得这么“情投意合”了?


“这种话不兴乱说,会得罪一大票企业家。”


说完,江辰道:“她和你聊过吗,金海出品的第一款SUV新能源?”


“聊过,我觉得挺不错。目前新能源车流行的那些配置都有。”


“价格呢?她向你透露过吗?”


对于金海的这个项目,江辰还是挺关心的,马上要去参加的,就是金海的新车发布会。


“三十到四十万区间,她当时说的只有三款,只有舒适科技配置的差别,动力和电池都是一样。”


三十万?


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打开,社会接受度与日俱增,可这个定价在当下汽车领域血腥的价格战里可占不到多大的优势。


不过如果入门款的动力和顶配版没有差别的话,那倒是提高了消费者购买的成本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