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兄朱由校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四百三十章 风云际变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“把东西都给老子选好,别只知道挑贵的,选雅一些的,殿下不喜欢太俗的!”


十月初一,和黄龙的预计一样,在米尔扎带领莫卧儿帝国的士兵全线后退后,明军兵不血刃的重新收复失地,战线推进回到了天启九年腊月的局面。


同时,卢象升剿灭南部叛军,前后斩首两万余级。


眼看叛乱被平,位于锡兰府的二十几位藩王开始就藩。


他们大多就藩南部,而北部的藩王,此刻正在旧港海域内,向着小西洋前进。


不过这些事情黄龙都不关心,此刻的他坐在坦焦尔王宫的宝座上,指挥着三十名士卒在殿上的百箱金银珍宝里选择礼品。


齐王即将大婚的事情,他是今早才知道的。


尽管知道自己赶不及婚礼了,但他还是把自己的私库搬了出来。


虽说在小西洋近三年时间,灭了数个国家,但黄龙自己的私库并没有太多珍宝。


“舅舅,都清点好了。”


“一对丈许红珊瑚,二百枚两寸珍珠,六百枚各色宝石,还有金器二十,黄金一万两,礼单合计近二十万两白银。”


黄蜚拿着写好的礼单走上台阶,将它递给了黄龙。


黄龙接过扫视了一眼,十分满意:


“殿下对我恩重如山,这礼单的份量刚好。”


“好是好…就是…”黄蜚犹豫道:“会不会太高调了?”


“高调?”黄龙轻嗤道:


“我本就是殿下的人,若不是殿下提拔,我如今或许还在指挥使挣扎。”


他抖了抖手中礼单:“比起殿下对我的恩情,这礼单一点都不高调。”


“让人再添一万两黄金!”


黄龙一边说,一边把礼单递了回去。


黄蜚无奈,心中虽有些肉疼,但也没有办法,只能按照黄龙所说来安排。


在他们安排之余,穿着常服的戚元辅走进了殿内。


他看了一眼金银珠宝,然后走到台阶下对黄龙作揖:


“都督,回京的船队预计十月初十出发。”


就藩战争的第一阶段已经结束,黄龙按照朱由检交代的,没有重创莫卧儿,而是让莫卧儿作为强压来平衡诸藩,直到大明进入南亚。


戚元弼和卢象升将作为留守来镇守小西洋,而戚元辅则是会和黄龙他们一起返回大明。


除了他们之外,还有李自成,刘宗敏等此战杰出的战线将领。


朱由检的回信里已经说过了,有功将领返回京城,于殿前受封。


黄龙知道自己升无可升,估计这次应该是拿个爵位。


他听闻戚金三人受了侯爵,也知道自己的资历不够,但他还是觉得自己的功绩足够封侯,乃至封公爵!


因此,他面上虽然不舍,但心里还是想早早回京的。


听闻还有九天就能出发,黄龙还是询问道:


“就这几天时间,别出什么纰漏,前线的防线如何?”


黄龙在询问,戚元辅也回答道:


“南虏退守温迪亚山脉和讷尔默达河北部,虽然拉合尔没传回什么消息,但南虏的大汗应该十分生气。”


“不出意外的话,米儿猹(米尔扎)会被换下,但他已经是南虏之中第一将,后续换上来的人,不会表现得比他好。”


“至于防线也不用担心,卢监察使带着三万人坐镇南方,北方有家弟,外加海陆拱卫营,海军等七万兵马,短时间应该无恙。”


“撤回中原的人马合计二十六营,七万八千人。”


“按照都督的布置,兄弟们按照每十日撤三营的顺序,在三个月内依次撤回。”


“正旦春节是赶不上了,不过上巳应该不成问题。”


戚元辅的回答有条有理,只是那撤回的人数让殿内的人停下了手头动作。


所有人都看向了黄龙,要知道就藩战争阵亡的兄弟可不在少数,前前后后三万多人,可谓复辽之役后,明军第一血战。


不管是海军还是拱卫营,谁先谁后,回想起来,所有人都觉得鼻头一酸。


“这次阵亡的兄弟,殿下已经发了抚恤银和抚恤田。”


黄龙带着略有压抑的心情开口:


“这次大军回家也不能落下他们,把骨灰都带上。”


“海军都督府出白银三十万两,黄金三万两,分给阵亡的兄弟遗属。”


黄龙自掏腰包又拿出了价值六十万两银子的抚恤,这让殿上的人十分感动,戚元辅也是心头一震。


他一是没想到黄龙会拿出这么多金银,二是没想到黄龙有这么多金银。


虽说他知道远征军缴获不少,并且朱由检制定的缴获制度也让许多上层将领能一战暴富,但他没想到黄龙得到了这么多。


要知道灭安南一战中,南军都督府和西军都督府的缴获也不过只有六百余万两,其中一半交给朝廷,四成截留给十几万将士,剩下一成的六十几万两才是都督府高层按照官职高低分配。


如戚元辅已经是南军都督府的第三号人物,却也只拿到了三万多两银子。


这次他虽然参加了南亚的小西洋远征军,但他来的太晚,几番大战也不过拿了九万多两银子。


他本以为,黄龙前前后后也就分到了五十几万两,现在看来,恐怕百万不止,不然他不太可能一口气豪掷六十几万两银子。


若是黄龙有偷拿偷取的行为,恐怕这数额还得翻好几倍……


“多谢都督隆恩!”


戚元辅一时沉默,殿内其它士卒却以大喊表示致谢。


“赶紧干活!”黄龙笑着吼了一嗓子,紧接着对戚元辅问道:


“虽说短时间防线无碍,但防务不可懈怠。”


“徐霞客和蜀王、周王等强藩,三日前才抵达巨港府,抵达就藩地还需要两个月。”


“这次他们带来的二十营兵马是朝廷的,而诸藩的兵马也已经集结,等诸藩的兵马一到,第二批兵马也可以休假一年了。”


黄龙的话让戚元辅微微颌首,表示认同。


眼下虽说第二批将士才到南亚不足一年,但诸藩兵马最少还需要半年时间才能抵达南亚。


半年后,南亚的第二批十万兵马也就可以撤回大明了。


届时南亚依旧有十二万陆军,足够抵挡,甚至反攻莫卧儿。


不过瞧着这架势,除非洪承畴攻灭东吁缅甸,并大量“移民实边”,不然齐王应该不会下令由朝廷组织反攻。


让诸藩和莫卧儿相互制衡,等四五年后,再由朝廷从恒河河口出兵,河北归朝廷,河南归诸藩。


加上南部的锡兰府,两者一南一北控制诸藩,互相呼应,如此则南亚可定。


想到这里,戚元辅对黄龙作揖:“那末将告退了。”


“嗯……”黄龙应了一声,在吩咐完后,他的注意力就在自己的金银上。


戚元辅见状退下,而黄蜚看着他彻底离去,随后才对黄龙说道:


“舅舅,这么发金银,您就只剩四十几万两了。”


黄龙是有银子,但他拿的也有限。


这次进入小西洋,他也就拿取了一百三十几万两金银。


眼下给齐王大婚三十万礼单,又抚恤大军六十万两,那他个人就只有四十几万两了。


四十几万两虽然也是巨富,但对于黄龙这种地位的人来说,三年时间平均分下来,每年也就十几万,并不算多。


“怕甚?日后还有仗打!”黄龙很豁达,不过黄蜚却觉得没那么简单。


只是眼下的局面不好多说,他也只能点了点头,随后才道:


“这次舅舅回京,那我也要回去吗?”


“自然,殿下还没见过你,你回去露露脸,对以后接管都督之位有好处。”


黄龙脸上带有笑意,但黄蜚却欲言又止,觉得自家舅舅想的太简单了。


在他看来,自己应该领着海军在琉球府驻扎,由黄龙进京才对。


他虽然没有见过齐王,不知道那位有什么魅力,但他史书没少看。


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,历史上可没少上演。


“只能我自己小心了……”


黄蜚心底暗想,紧接着便继续清点起了自家舅舅给齐王的礼单。


他舅侄二人在清点礼单,旁人自然也不会差。


西军都督府的秦邦屏和南军都督府的戚金没能致仕,心里虽有失望,但得知朱由检大婚,他们也还是准备了丰富的礼单。


除了他们,北军的满桂,东军的孙应元,还有洪承畴、杨文岳、吴阿衡,颜思齐等众人纷纷准备了较为丰富的礼单。


尽管众人准备的不如黄龙丰富,也无法亲自抵达京城祝贺,但那一份份送来的礼单却表示了心意。


“戚氏送珍珠二百枚,黄金三千两,白银三万两,各色珠宝一箱……”


“秦氏送珍珠……”


十月中旬,随着冬季到来,整个北方大地开始降温。


这种局面下,朱由检前往了房山避冬,并在这里见到了朱由校。


两兄弟此刻正坐在一处暖阁里下棋,旁边的王承恩念着那一份份礼单内容。


那一笔笔金银和珍宝让站在角落的魏忠贤呼吸沉重,而当王承恩念完后,朱由检的一句话更是他让破防。


“林林总总,差不多有二百万两银子了吧?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