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兄朱由校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番外篇(四)蒸蒸日上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“至于第四次五年计划也会加把劲,在天启三十二年完成!”


“臣等请殿下放心——”


夏允彝的话引起了群臣的附和,毕竟在他们看来,完成这些只是时间问题,而一年足够了。


“既然如此,那孤与百姓便拭目以待!”


朱由检点了点头,随后才示意群臣接着奏报。


不过,齐国的大朝会主要也还是以贺礼为主,因此在夏允彝汇报结束后,各部主要说了一下目标,随后便无人再开口发声了。


今年黄龙、满桂、孙应元等人都带着李自成他们去南方平叛不服王化的叛军去了,因此大朝会比较安静。


如果是那群人回来,估计一场大朝会得开到午时。


所以在获知了大部分消息,以及得到了群臣的态度过后,朱由检便宣布了散朝。


散朝之后,朱由检自然是回了存心殿,而袁禧嫔也安排了家宴来庆祝新年。


不过瞧着那家宴,朱由检却只能露出苦笑。


明明是家宴,可除了三个不满七岁的郡王外,其它却都是郡主。


“不知道烺哥儿在京城如何了……”


一声叹气,朱由检还是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。


倒是在他坐下的同时,远在数万里在的京城齐王府也收到了一份份贺礼。


“万岁口谕,授齐国淄博郡王东珠二百,宝石一箱,以贺正旦……”


“臣朱慈烺谢万岁隆恩……”


齐王府门口,年满十四的朱慈烺身着常服对从宫里而来的李永贞行礼,李永贞见状侧身避开半边,显然不敢接下这礼。


待朱慈烺直起身子,他的五官容貌也暴露在了周遭人视线中。


他五官俊美,皮肤白皙,十指如葱,加上那远超同龄人的五尺四寸身高,说是齐王第二也不为过。


“万岁说了,郡王殿下昨日劳累,因此今日好好休息吧,不用进宫谢礼了。”


李永贞交代完,随后便作揖回礼,转身离开了齐王府门口。


朱慈烺作揖回礼,随后看了一眼那价值数千两的东珠宝石,不免笑了笑。


他转身回了府内,在门内就见到了夏完淳。


夏完淳听到了门外的一切,不免笑道:


“你这郡王做的倒是不赖,王宫每年发三千两做开支,内廷还每日赏赐奇珍异宝,金银玉器,算下来,一年也有个三四万两银子了,比一些亲王还有银子。”


“虽然这么说,但府内开销也大。”朱慈烺不经掩饰的笑了笑,说出了府里的开销所在。


齐王九子,除了最小的三个外,其余六子都在大明读书,开销也主要以齐王宫拨的银子来负担。


正常来说,三千两银子足够六个人在维持齐王府开销的时候花销了,但朱由校和朱慈燃总是变着法赏赐,因此府里这么多年积攒了不少银子。


朱慈烺说开销大是实话,不过再大也比不得齐王府的收入。


许多受过齐王府恩惠的官员武将虽然不舍得离开大明,但对王府的朱慈烺等人还是照顾有加的。


“一个正旦节就收了八千多两银子的礼物,也不知道是大明朝有钱,还是他们有钱……”


夏完淳看着一箱箱搬进来的金银礼物,不免摇了摇头。


天启一朝的官员俸禄很高是没错,但再有钱也得有个限度。


像今天这样的情况,齐王府每年都能经历个十几天,算下来也有十几万两银子了。


每年十几万两银子,如果朱慈烺有心,他在大明待个十几年就能积攒堪比亲王的财富。


更别说由于他渐渐长大,朱由校还有心让他担任一些皇城官职了。


可以说,朱慈烺每日都在被金钱和权力所考验。


让夏完淳庆幸的一点,就是朱慈烺对于金钱权力并不热衷,比起这些,他更喜欢看一些游记。


自朱慈燃的《南游记》和徐霞客的《天下游记》被朝廷推波助澜的宣传后,大明就涌现出了许多喜欢编写游记的家。


大明的疆域广袤,一本户籍就能随意的前往任意地方,这也就导致了许多游记都不带重样。


岭北的极光、南洲的珊瑚礁、大明洋的海岛、利未亚的草原……


各种各样的人文地理游记层出不穷,这些都是朱慈烺最喜欢看的一些东西。


至于他的五个弟弟,那也是各有爱好,层出不穷。


朱慈烜喜欢骑车,原因是朱慈燃经常叫他一起去紫禁城骑车,


朱慈炯喜欢骑马,天启二十五年暑假,十一岁的他骑马和李定国回了燕山县老家。


朱慈炤喜欢炼丹,被朱由检得知后写信痛骂,后来被迫转班,主修化学。


朱慈焕和朱慈灿算是正常一点的了,主要就是喜欢舞刀弄棒,寒暑假经常上山打鸟。


几个兄弟各有爱好,朱慈烺自己不正,也不好意思说他们,所以齐王府继承了老朱家的放养式教育。


总之,只要去上学,别做什么违纪违法的事情,朱由检知道了也不会说他们。


“大哥!”


朱慈烺正想着自家那几个弟弟,却不想朱慈炯的声音突然响起。


朱慈烺和夏完淳转身,刚好看到朱慈炯和朱慈炅两人。


“三兄,正旦新春……”


朱慈烺对朱慈炅作揖,已经贵为上直都督府大兴营参将的朱慈炅见状笑了笑:“正旦新春……”


说罢,朱慈炅转头对翻身下马的朱慈炯道:


“明日我带你去昌平看看那边的百姓过得如何,辰时你去安定门等我。”


“好!”朱慈炯点头应下,朱慈炅调转马头,策马离开了齐王府门口。


“今日去了哪里?”朱慈烺见朱慈炅离开,也好奇询问了一下朱慈炯。


“今日去了军备院,看了看军备院弄出来的摩托车,不过那玩意笨着呢,速度也慢的要死,一个时辰连十里都跑不到。”


朱慈炯脱了厚衣服,高兴的和朱慈烺汇报战果,朱慈烺听完点了点头,提醒道:


“不能小瞧这些事物,当年火车的速度也不过一个时辰二十里罢了。”


“好~”听到朱慈烺又要唠叨,朱慈炯连忙作揖:“我去洗澡了!”


“去吧。”朱慈烺摆了摆手,朱慈炯闻言也连忙跑向了自己的宫殿。


瞧着他的背影,夏完淳呼出一口气:


“这么看来,国朝对内燃机的研究估计已经开始上车了,接下来只要提高效率,那么应该能做到日行数百里的效果。”


“齐国那边研究的如何?”朱慈烺好奇询问,夏完淳却摇了摇头:


“比国朝慢了一些,虽然齐国有殿下,但大明有十几万从大学毕业的理学子,这是齐国比不了的。”


“这倒也是……”朱慈烺点了点头。


大明比起齐国,甚至世界上任何国家,其国家体量都是世界各国望尘莫及的。


如果齐国现在能有十几万理科大学生,那恐怕全国国民都会读书写字了。


早知道即便是提前搞义务教育的大明,眼下文盲率依旧在58%,更别谈齐国了。


不过朱慈烺和夏完淳一样,他们都相信齐国会越来越好的……


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