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领主:开局自投巨蟒口中

关灯
护眼
字体:
007 仙品方壶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西厢房内,李渔披着一块宽缯帛出了浴桶,稍作擦拭,就蹲在了那堆[碎片]前。


刚才搓澡的时候,他已经将此一百五十二枚[碎片]尽数清洗干净。这会儿发出光亮的,是其中九十八枚。


李渔以绢布兜起,仔细观瞧。


光亮流转,似有所指。


李渔便由着光亮“指挥”,出了厢房,走进正房。


这儿有他以前的破烂麻衣、青铜卷刃刀,以及三枚[未知的碎片]。


难道?


李渔心思一动,果然就看到,三枚[碎片]中的两枚有了动静。


光芒乍起,两枚[碎片]如倦鸟投林一般,飞进绢布。


至此,百枚碎片的光亮交汇融合,形成一个拳头大小的不规则光团,悬垂于绢布之上。


而那些[碎片],化作道道流光,纷纷投向光团。


数息后,光团竟由虚转实,化作一尊宽腹直口的方形壶。


壶的底座是一头鼇龟,昂首望天,驼起整个器身。


壶腹壶颈的形设就较为拙朴,只隐约勾勒出几处山川河流,却显得古雅浑厚,一应天地造化。


壶顶空空如也,缺了盖子。不知是遗失了,还是本就如此。


此壶巴掌大小,李渔捏起壶颈,托在手心察看。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『细碎方壶』100/1000


[品阶]仙品(尸解)。


[属性]壶内乾坤大,能容万物,持有者仙缘+10。


[描述]上古十洲五岛之[方壶]的碎片,诸界破碎后,遗落此间。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
方壶!


仙品!


李渔剑眉一挑,喜形于色。


前几日雄霸还跟他说,[仙品]虚无缥缈、无从寻觅,没想到自己今天就遇上了。


仙品括弧里的“尸解”,李渔不陌生。


喜读“杂书”的他,还记得《抱朴子·论仙》中记载“上士举形昇虚,谓之天仙;中士游於名山,谓之地仙。下士先死後蜕,谓之尸解仙。”


这尸解仙,虽说是“仙之下士”,但已然超脱尘俗。


当今之世,世家大族们拥有一件[地品]的宝贝,都会视作传家承继的珍物。


如果他们知道李渔拥有“仙宝”,不好说刘备、曹操会怎么做,笮融、西凉组、黄巾之流怕是会直接提兵杀过来,砍人夺宝一条龙。


换作刘宏,可能会好些,拿出个“六百石县令”、“千石都尉”做交易,没准还能落下“千金市马骨”的美名。


摇了摇头,驱走胡思乱想,李渔又琢磨起了“方壶”。


自周以来,神仙传说盛行于世。其中大半都与昆仑山、海外仙山有关。


昆仑山暂且不提,只说这海外仙山。


据传,远古时代,鼇鱼背负山川大地,一动便是地覆天翻、沧海桑田。而几座海外仙山,无根无源,随波逐流于渤海之东。天帝命北海之神驱使十五头巨鼇背负仙山。“巨灵之鳌,背负蓬莱之山,而抃舞戏沧海之中。”


再然后,龙伯国巨人要寻卦问卜,钓走了六只鼇龟,这直接就导致岱舆、员峤两仙山不知所踪。五座仙山,只余其三。


方壶、蓬莱、瀛洲,东方朔在他的《宝瓮铭》中称之为“三壶”——方壶、蓬壶、瀛壶。


方壶,又叫方丈。《海内十洲记》记载说,“方面各五千里。群龙所聚,有金玉琉璃之宫……仙家数十万。耕田种芝草,课计顷亩,如种稻状,亦有玉石泉……”


李渔心中火热,仙家福地啊,但凡能寻到半分“仙家遗泽”,那他不就能青云平步、独领风骚吗?


如此想着,李渔将心思聚于[细碎方壶]上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