祖宗保佑:我建立了千年世家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十八章:大汉忠良董仲颖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大汉西北,凉州所在。


这里永远都是一片辽阔苍莽之景,草原、戈壁、沙丘,一眼望去,似乎无穷无尽一般,鳞次栉比的排列在这片狭长的土地上。


大风呼啸之间,卷起满地烟尘,天地之间一片灰雾蒙蒙。


“嗒嗒嗒。”


无数道颇显急促的马蹄声在风尘之间奔腾,一时不知那扬起的风尘是万马奔腾所引起还是大风刮过所带。


细细数去,有数千骑士,却带着两万余马匹疾驰,真不愧是大汉养马地之一的凉州,如今大汉的财政状况,还能做到一人四马五马。


众骑士中心立着一道大纛,上书一个大大的“董”字,正是汉护羌将军董卓董仲颖,皇帝心腹,节制河西四郡军马的大汉重臣,兼任凉州刺史。


董卓的权力在西北地区很是关键,他是凉州刺史,在整个凉州的官员之间,权力绝对能排得上前三,但是他有四郡军权,这使得他一跃成为凉州第一人。


皇帝将这个位置交给他,可见对董卓的信任。


之所以会如此,主要是因为董卓出身边郡寒门,父亲不过是个小小的县尉,这出身可以说低的不能再低了。


他举孝廉出仕,能开强弓,极其勇武,在凉州屡立战功,虽然经历过士人的举荐,但是早早的就和士人闹翻。


通过走宦官的门路上位。


因为厌恶士人,皇帝便为董卓升迁,重用他,董卓买官时,还为董卓减免了三成的费用,董卓只想出人头地,自然是欣喜若狂。


董卓或者说整个凉州武人,范围再大一些可以将西域武人也包括进来。


这些人对皇权是没有那么敬畏的。


皇帝又怎么样?


胡人会少砍一刀吗?


对皇权都没有那么敬畏的情况下,对所谓的二元君主,就更没有什么认同。


举荐董卓的士人正是看出了这一点,于是厌恶他,不再和董卓有什么往来。


这些凉州武人是典型的只认自己手中的刀子,若是皇帝知道这一点,不知道他还会不会重用董卓。


作为护羌将军和凉州刺史,董卓身上的干系重大。


凉州一直以来就是汉羌杂居,之前不显是因为长安屯驻天下精锐。


等到首都迁往洛阳之后,朝廷的注意力不再聚集在西北,就渐渐开始混乱,主要原因有两个。


一方面是羌人和汉人之间有矛盾。


汉羌是真正的同源,尤其是对洛氏这种周族来说,但是现在不是周族之世了,而是汉人的天下。


另一方面就是边境武人故意生事,以邀功请赏。


这实际上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,边境武人的终极目标是什么?


是边境安宁,国泰民安吗?


当然不是!


除了少数觉悟极高的将领之外,谁信这些武人为国为民,谁就是**。


镇守边境的唯一目标就是立功,在战争中攫取升迁的资本,如果没有战争,那就自己挑起战争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