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合院里的读书人

关灯
护眼
字体:
037 意外来人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周末休息,杨小涛基本上都是在家看书。


外面太冷,就是小薇也不想多活动,在杨小涛带她去了趟陈大爷家后,回到家中就躲进窗户里,吸收着来自太阳的光能。


当然,让她这么劳累也是有好处的。


陈家的那些门窗漏风的地方,都被她操控木板愈合起来,不好说百分百不透风,但绝对比先前好多了,杨小涛估计挡风率可以提升百分之九十。


相信这个冬天,陈大爷一家不会太冷。


晚饭过后,杨小涛点起煤油灯,在这个用电都需要自己拉电线的年代,即便是在这四九城,居民家里想要用电也要掂量下口袋。


作为一个穿越者,此刻杨小涛对煤油灯是深恶痛绝,若不是口袋不鼓,他早就拉根电线,用上电灯了。


省的在这火苗子下面看书,累的眼睛发涩。


以后,看书挣学分,肯定离不开电灯的。


“再等等吧。”


揉了揉眼睛,眼泪都被搓出来了。


“这本孙子兵法,真是难懂啊。”


再次看了眼发黄的书页,这半本孙子兵法,让他读了一整天,依旧没有达到熟读的境界。


不过,即便是第一次粗略的读完,也给杨小涛贡献了50点学分,这比起西游记水浒之类的简直强了十倍。


后来又读了几遍,同样贡献了不少。


只是这本书里面本身就是文言文书写,有些地方只能是读过,甚至有些句子都要仔细琢磨,显然无法达到熟读的境界。


即便如此,在这半本孙子兵法上,杨小涛依旧收获了一百多点学分。


让钳工的技能距离二级也不远了。


除此之外,从垃圾里带回来的还有几本古书。


这些都是用文言文写的,杨小涛对这些书充满了好奇,也想从它们那里挣取更多的学分。


“这些都是民族的瑰宝啊!”


“可以试着搜刮一些。”


杨小涛思绪飘远,想的越来越多。


随后的几天,杨小涛照常上班。


在车间里默默工作,闲时和工友开开玩笑,看看书,日子倒也平静。


当然,每次中午吃饭的时候,都少不了被傻柱抖勺。


起初杨小涛还想去别的食堂吃饭,要知道整個厂子里食堂就有六个,傻柱在的也不过是一食堂。


杨小涛去别的食堂吃不就行了,可是吃了两天,最后还是回了一食堂。


原因很简单,一食堂不仅给工人做饭,还要给厂领导、技术工人、贵宾领导等开小灶。


用的材料多,油水足,最重要是掌勺的是老师傅,做菜有一套。


即便是少吃点,但有味道,有油水啊。


他们能在一食堂排上队,这还是因为一食堂靠近一车间,他们三车间距离也不远。


其它车间的人想要吃饭就得早点来,跑着来,不然来了也没菜了。


工作之余,杨小涛凭借扎实的基础,也开始为新人讲解工作。


这个新人,自然就是周鹏了。


上次考核,因为考试难度的提高,让周鹏没有通过。


所以,这次考核周鹏是势在必得,否则他就要再等七八个月了,这其中工资的差额可是好几十块呢。


按理说比杨小涛技能好的大有人在,但这教人和干活是两码事。


有些人,就像王法,本身五级工,工作没说的,但让他解释如何操作,为什么这样做,那可就麻爪了,有时候解释半天都解释不清楚,最后只好来一句:就这么干就行,干的多了你就会了。


妥妥的经验主义。


相比起来,杨小涛在用学分获得技能时,学到的不仅是经验,还有各种数据。


每个工件什么形状、尺寸,不仅仅是图纸上的数据,还有什么位置用多大力度,用多长时间加工等等将经验量化后的数据。


所以,说道讲解教学,就是王法这个五级工都觉得杨小涛比他合适。


现在不仅是周鹏这个学徒,就是自己小组的一级工,没事的时候都会过来听听。


而这种教导的效果十分明显,整个小组的效率比先前都提升了许多,每次任务都能提前完成。


以至于车间主任派发任务的时候,一次比一次多。


在这个时代,分派的任务多,并不是打压,而是代表着被看重,被赏识。


又是一个周六,天气开始转暖,空气里冷冽的风变少了,至少不再割脸了,晚上也可以出去上厕所了,屋子里的味道也不那么冲了。


杨小涛知道,这个寒冬要过去了?


虽然他自己因为小薇和足够的煤炭没什么感觉,但看到院里的其他人,各个都被冻的腮都瘦了,就知道挺过这次寒冬各家都不容易。


天气开始转暖,杨小涛就搬把凳子在院子里,看看书,晒晒太阳。


“院子里还是太单调了。”


看着空旷的小院,杨小涛对种些东西更加强烈了。


小薇也感受到杨小涛的心意,欢快的像一颗青枣,在手臂上滚来滚去。


“那种点啥?”


就在杨小涛想着小院规划的时候,四合院外王主任领着小李兴高采烈的走进来。


前门处,三大爷刚刚拎着水桶从外面回来,里面装着两条巴掌大的鲫鱼。


这是他一早出去调回来的,要不是早饭没吃,还能多钓一会。


“王主任,有任务?”


阎阜贵笑着和王主任打招呼,每次院里评先进的时候,他最积极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