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合院里的读书人

关灯
护眼
字体:
166 不能当种子粮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要是弄回来磨成面粉,也是不错的棒子面啊。


可惜,看着旺财趴在门口,贾张氏的小心思就彻底没了。


自从这条狗来到四合院,杨小涛的院子周围就成了禁区。


平常想要靠近都难,面对那条该死的恶狗让她打心底里发怵,脑海里立马浮现出屋顶那诡异的一幕,身体都不受控制。


“小畜生养的畜生,没一个好东西。”


贾张氏骂了两句,院子里的人早就习惯了。


秦淮茹扶着肚子走出来,这一胎肚子靠下,有经验的老人看出来是个女孩,让秦淮茹心里忐忑。


女孩和男孩,在这个家里的地位不一样的。


她想的,还是要个男孩好一些,这样她的地位也能牢固。


不像现在,在家里被使唤来使唤去,没个当家女主人的地位。


杨小涛自是不管身后的叫嚣,一路顺溜的来到工厂,按照计划开始上班。


只不过,比起往常,这段时间车间的热情变得低沉,没有向上的晋升渠道,又吃的不好,在高涨的革命热情也有消退的时候。


何况,现在不是战争年代,人们的注意力也开始放到生活上。


另一边,杨石头连扛带背一路走来,在诸多目光中回到了杨家庄。


一进村子,就被人上来接住。


“大壮叔,可累死我了。”


接人的杨大壮看着杨石头带回来的东西,面上眉头皱起。


这算什么事?


去一趟城里就带回东西,让外人看了,不就是去搜刮东西的吗?


他们杨家庄的人还要这份脸。


注意到杨大壮脸色不对,杨石头心理一突。


不过,想起杨小涛的交待,还是将原话说了出来。


“大壮叔,小涛说了,这是给太爷的,孝敬他老人家的。”


说完,又想了想,把怀里的两盒烟掏了出来,这东西他也喜欢,但和村子比起来,这点小心思立马荡然无存。


“唉!”


杨大壮叹息一声,自然清楚杨小涛为何这样交代。


以杨太爷的为人,这些东西他能留下才怪呢。


肯定是交到村里给大伙用。


心理再次给杨小涛记上一笔,这份人情,他们杨家庄得拎得清。


“走吧。”


“唉,好。”


两人来到杨太爷家,太爷正在抽着旱烟,新里计算着那亩地里产出的种子,够不够村里的地种的。


“回来了?”


看着杨石头走进屋子,身后杨大壮也跟着走进来,手上还拎着东西,杨太爷同样皱起眉头。


不过,很快就舒展开。


杨石头将东西放下,又说了一遍。


杨太爷便点头,“大壮,既然东西都拿来了,你就代表村子收下,这也是小涛的一份力。”


“好。”


早就知道结果的杨大壮并没有拒绝,现在大队上什么情况他最清楚,有这些东西在,哪怕是杯水车薪也能振奋人心。


“对了,太爷,大壮叔。”


杨石头突然严肃起来,“小涛特意交代了。”


“这长出来的玉米绝对不能当种子粮。”


“什么?”


“不能当种子粮?”


“咋回事?”


太爷和大壮同时惊呼起来,他们可是计划好明年大干一场,解决村里的温饱呢。


现在说是不能当种子粮,这不是一盆冷水浇在心头上吗。


“这个,这个小涛说了好一堆道理。”


杨石头挠挠头,让他驾车干活是把好手,但让他读书写字,就跟听天书似的,听个过场。


“反正,小涛说了,种子的事他解决。”


“咱们收上来的,绝对不能当种子粮。”


杨石头斩钉截铁的说着,因为当初杨小涛交代的时候,就是这副模样。


两人将心头的震惊隐下,沉默良久,杨大壮抬头,“太爷,要不我再去趟,问清楚了。”


他心里还是不甘。


就杨小涛能够提供多少种子?


他们杨家庄四五百亩地呢,这可是关乎全村人的生计啊。


“不用去了。”


杨太爷将烟袋锅子在门槛上敲了敲,将里面的烟灰甩出来,脸上古井无波。


“小涛是有本事的人。”


“他说了不能当种子粮,那就不能当。”


杨太爷抬头,见杨大壮还没搞清楚状况,“你啊,平时脑袋转的挺快,怎么这时候犯糊涂?”


“我问你,这玉米谁搞出来的?”


杨大壮一颤,“是小涛。”


“对。”


“小涛连这种好玉米都搞出来了,本事还能比你差?”


“你都能想到的,他会想不到?”


“就是因为想到了,所以才会制止呢。”


“这里面,学问大着呢。”


杨大壮听闻,吐出一口浊气。


“太爷说得对,这种事,咱们庄户人不懂,还是得交给懂得人。”


见此,杨太爷欣慰的点头。


村子交个大壮,看中的就是他实事求是,办实事。


“好了,回吧。”


“老头子不留你们吃饭了。”


说着,拿起两盒香烟往屋子里走去,“这烟,劲忒小。”


说话带着嫌弃,却是攥的紧巴巴的,生怕被人拿了去。


杨大壮两人对视一眼,都是露出苦笑。


“走吧,回去吃饭。”


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