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合院里的读书人

关灯
护眼
字体:
241 三年前的稿子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二天,杨小涛刚刚起来,就被陈大爷堵住。


说了忙过去这一阵就去落户,这才出门上班。


屋子里,冉秋叶听了也是感慨,知道杨小涛能够获得陈大爷这般对待,肯定是以心换心的结果。


自家男人有这份本事,作为家中女人,更不能拖后题了。


杨小涛离开后,冉秋叶便在家里打扫一番,又将衣服床单洗个干净,随后便来到陈大妈家说起话来。


杨小涛来到车间,王法等人就围了过来。


这一段时间他们也知道杨小涛挺忙的,有时候一下午都见不到人。


问他忙啥他也不说。


至于周鹏更是把嘴闭的紧紧的,不论谁问都不说。


这让众人更是好奇。


“你小子忙啥呢,这几天神神秘秘的。吊人胃口。”


王法锤着杨小涛的胸膛,并没有因为杨小涛成为八级钳工而改变态度,在他们眼中杨小涛就是兄弟的后辈,不论有多少成就,他们这作叔叔辈的都是自豪。


“秘密当然要守到最后了。”


杨小涛钓足胃口,故作神秘的就是不说。


王法等人切了一阵,随后各自回到岗位上准备工作。


杨小涛却是凑但王法耳边,小声说了两句。


王法当即面色一变,看看左右没人关注后,才小声问道。


“有把握?”


杨小涛自信一笑,“十拿九稳!”


王法倒吸一口凉气,显然被杨小涛的回答吓住了。


想到杨小涛做的事,心头又激动起来。


这事做成了,那……


王法眼中火热。


“好小子。有出息!”


王法忍住心里的激动,只是手掌在杨小涛肩膀上不断拍着。


杨小涛谦虚的笑笑,对他来说,吃透轧钢机的内部构造,再加上图纸带来的便利,借助故障扫描眼镜,应对一般的机械故障,不成问题。


杨小涛自信的走到工位上,开始加工部件。


这部件就是破碎的那个,只要将部件加工出来,重新组装好,这三车间就能多一台轧钢机。


另一边,老高一早就起来,洗刷一番和老婆儿子一起吃过早饭,拿起包就往外走。


家里娘俩也都见怪不怪了。


不过,她们发现饭桌上的老高今天格外不同,说话都带着笑意。


老高坐上小汽车,年轻司机就要往院里开,却被老高喊住。


很快,小汽车来到图书馆前,吩咐司机等会儿,就小跑着走进图书馆。


老古依旧坐在管理员的位置上,带着眼镜看着报纸,有事的时候就工作,没事的时候就喝茶,生活工作安逸,巴适~~


当然,作为一名地道的巴蜀人,要是来一盆火辣火锅,那就滋润了。


老古沉浸在回味当中,却被面前的身影挡住阳光,连忙拿开报纸,“借书?还是还书?”


“古江红!”


熟悉的声音传来,老古立马瞪起眼睛。


“哎呦,老高!”


“老高!你咋来了?”


老古热情起来,老高却是不卖账。


“你这老小子倒是找个好地,躲在这里舒服着,我们这些人可是整天累个半死不活,你,你,太气人了。”


“哈哈,这叫能者多劳,我呢,就看看书的本事,不能和你们比!”


“你少胡说,这次找你有事。”


老高知道论说话他说不过,索性就从包里取出论文摔在桌子上。


“这论文,哪来的?”


老古神色一怔。


当初问杨小涛要来论文,他也觉得这里面有点东西,杂交玉米虽然新奇,但只要对国家有用就行。


不过,他也不想给杨小涛惹麻烦,所以才交给自己熟悉的同事,还将作者名字隐去。


“你先说,这论文咋样?”


老高沉默片刻,意识到老古的顾虑,便压低声音说道,“这要是真的,利国利民!”


“这种好事,可不能埋没了!”


老古露出笑容,“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。”


“这论文的作者是经常来看书的……”


片刻后,老高拿着论文离开图书馆,身后老古笑成一朵花。


“首长,我们去哪?”


车上沉默着,老高看着论文,这里面只是部分摘要,具体的数据论述还要看下原文才行。


“去学报馆!”


“好的!”


车子在路上拐个弯,虽然不知道首长为什么不回院里,但懒那布满寒霜的脸,年轻司只还是恪尽职守,不该问的不问。


很快,车子在学报大厅外停下。


老高迈着步子走进去。


二楼,挂着自然科学的屋子里,两个年轻人正站在桌前战战兢兢。


在他们面前的老者一脸怒容。


“让你们来审稿,不是来谈恋爱!不是在这磨洋工!”


两人神情紧张,领头的郭工见此连忙保证着。


“刘工,您放心,我们就是利用空余时间才干的,绝对没有耽误工作。”


“是啊,刘工,我们绝对完成任务,绝对没有偷懒!”


旁边的小寸头也连忙保证道。


刘工看了两人神情恳切,也是深呼吸,知道眼下国内的情况,对两人也没必要苛求。


“记住,以后要端正态度,好好工作。”


“你们这里的每一篇文献,都有可能引起一场变革!一定要慎重在慎重!”


两人听了连忙点头。


“是,是,我们知道了!”


郭头来咯了说着,心里却是不以为然。


真当他们什么都不懂啊,引领变革的东西,能在这堆垃圾里面?


呵!


在他看来,引领潮流的应该是拿着大学问家,大学者,著名学校的高材生。


像他们收到这些农民作者,哪有那份本事?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