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合院里的读书人

关灯
护眼
字体:
696 采购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吉普车在戈壁上飞奔,速度比起卡车快了不少。


杨小涛握紧方向盘,脸上都是兴奋。


一旁的青年紧张的看着杨小涛,一手紧握着车把手。


身后的司机却是佩服杨小涛的驾驶技术,这辆沪上出厂的吉普车有多难开他是最有发言权的。


可在杨小涛手里,顺滑的不像是原来的车子。


“高雨同志,放轻松,这种速度没事的。”


杨小涛看着一旁的青年紧张的模样,开口安慰着。


一来这种平坦的地方,没有路,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宠出来的‘小朋友’,可以肆无忌惮的痛快开。


而且没有红绿灯,就是岔路、拐弯的都少,只要握紧方向盘踩油门就行。


再说了,这车的速度确实不快。


这辆国产的吉普车显然发动机不行,这感觉能跑到五十就已经不错了。


比起后世骑车随便八九十,一百多千米每小时的,简直就是个拖拉机。


这也是杨小涛要开车的缘故。


自己获得驾驶精通技能还没用过呢,这次总算是有了用武之地。


“杨老师,你以前开过车?”


身后传来司机老马的声音,杨小涛点头。


“开过,拖拉机。”


好吧,也算是开车了。


“杨老师,我听说农场里的拖拉机是您生产的?”


“不是,是我设计的,大家伙做的。”


“您真厉害。”


“哈哈,一般般了,我最厉害的可是开车呢,坐好了,要上坡了。”


车子轰的一声冲上土坡,然后飞离最高点的时候,三人心脏陡然失重,空落落的。



车轮着地,轰的一声继续向前。


“爽~~~”


下午五点,车子终于在一个西河镇的地方停下。


随行的两人心也回到肚子里去了,司机老马是打定主意,明天一定要自己开车,不能让这小疯子开了。


三人找了当地的政府,说明情况后,又是出示了证件,便在当地找了一处休息地方。


来到住处,杨小涛将行礼放下,便跟两人去镇上找饭馆吃饭,便询问农场的情况。


虽然在车上问过一嘴,但高雨并没有多说,现在趁着吃饭的空,正好问下。


三人来到地方同志安排的饭馆,三人一人要了一碗大宽面。而后,高雨从公文包里取出当地的粮票,又拿了五毛钱递给地方同志。


杨小涛看了下,起身来到一旁询问有什么特色菜,工作人员笑着说有拌羊肉。


杨小涛便要了一份,一旁的高雨面色为难,他这次出来审批的经费一共就那么点,这一盘羊肉最少一块钱啊。


哪知杨小涛说完,还没完,又让工作人员一人加一个火烧,这下高雨坐不住了,站起来就要说话,却被老马拉住。


他常年开车,见过的事多,看得出杨小涛不是不分轻重的人,让他不要急。


接着杨小涛要了一瓶酒,便从兜里拿出一叠钱票。


“同志,地方粮票我没有,只有全国粮票,可以吧。”


地方的工作人员看着厚厚一叠全国粮票顿时震惊了,这可是好东西啊,不仅可以买粮食,更重要的是可以买食用油。


见杨小涛这么问,连忙点头,“可以的,可以的。”


“好,这些都算在我这,您算下。”


“对了,多出来的给我找地方粮票就行。”


杨小涛将一张十斤的全国粮票递过去,工作人员立刻笑着接过,又仔细查看一番后,这才找了一叠地方粮票。


等杨小涛坐回来等待的时候,高雨和老马也是震惊。


谁出门都会带些全国粮票,但拿出来一把的,可不多见。


而实际上,这点粮票只是一部分。


“杨老师,出来吃饭还要您请客,真不好意思啊。”


老马笑着开口,一旁的高雨也是如此,“我来时候,场长特批的条子,没想到.”


杨小涛摆摆手,“我这从四九城带出来的,结果转了一大圈,啥都没用上。要不是这次来着,还花不了呢。”


两人笑起来。


没一会儿,饭馆的工作人员将拌羊肉端过来,还送了一碟酱油蒜泥,算是送的小菜。


然后是三个火烧,各个都有半斤沉,比起一碗的宽面结实多了。


老马看着有酒,迅速上手,拿过酒盅一人一个填满。


大冷天的喝点酒正好暖暖身子。


三人便喝着酒,吃着饭菜,很快就熟络起来。


高雨年轻,酒量不大行,喝了一杯就上脸,说话有些大舌头。


到时老马陪着杨小涛喝了大半,没啥醉意,但也话多起来。


“老马,小高,农场情况咋样?”


“杨老师,我也是听说,这玉米是您搞出来的。”


高雨说着,杨小涛挥挥手,“我比你大一岁,叫我杨哥就行。”


“不,不行,场长说了,您是杨老师。”


“好吧,随你。你们那离这里远吗?”


“远。加满油,还得再带一桶。”


老马端着酒杯说着,杨小涛拿起来碰了下,“孩子们还好吗?”


“刚到的时候,生了一茬病,水土不服,大人都那样,何况是孩子呢。”


老马感慨着,一旁的高雨赶紧解释,“现在都好了,没事了。”


老马点头,杨小涛这才放下心来。


别看现在农村十二岁的孩子都开始下地干活挣工分了,算是半个劳力。


但在杨小涛看来,杨家庄学校的孩子,已经走上了另外一条路,一条不一样的成才之路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