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合院里的读书人

关灯
护眼
字体:
776 棒梗劳改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卡车周围聚满了人,一个个脸上被激动和热情所充斥,更有人站在车斗里将准备好的红旗绑在车子上,上面写字‘旗开得胜’四个字。


欢呼声不断响起,周围的声音汇聚成浪潮,一浪都比一浪高。


刘德辉站在最前方,身边跟着一众汽车厂的领导。


或许,这些人在某些方面并不认同刘德辉的做法,但这次,亲眼目睹黄河重卡那种改变后,再不服的人,也要闭上嘴。


现如今的黄河重卡,已经具备了和解放争夺一席的资格。


虽然,双方本不应该出现在同一赛场上。


看着欢呼的人群,看着一排生产出来的车子,看着背后的车间还在源源不断的制造着,刘德辉的脸上终于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。


终于赶制出来了。


这几天,全厂上下跟着一起疯狂。


从建立生产线,从一台台慢慢组装,从实际操作中寻找毛病,然后克服。


这些天,他整个人都觉得身体被扭成了螺丝,每天都过得紧巴巴的,一点自由的时间都没有。


而这是值得的。


哪怕这次竞标没有成功,有了这套辅助系统,黄河重卡也能在国内脱颖而出。


本身不缺强大的运载力,这次再加上灵活的操作,补全了短板,两个方面就能甩开其他卡车一大截。


黄河腾飞,就在眼前。


想到这些改变,刘德辉不由得将目光看向不远处的年青人。


若不是他,这次能不能改好都不一定。


而对方提供的辅助系统图纸,更是解了燃眉之急。


除此之外,这次能够顺利改装,杨小涛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。


若不是对方是轧钢厂的副厂长,他真的想将这快瑰宝留下啊。


感受到刘德辉的目光,杨小涛侧头看去,微笑点头。


随后,将本子合起来,放在腋下。


这些天,不仅汽车厂获得了好处,就是杨小涛也有所收获。


卡车的构造图纸,系统里有一份,都是从这里复制出来的。


然后黄河使用的发动机,通过设计图让杨小涛找到了灵感,储物空间中,就有杨小涛自己的一些想法尝试。


除此之外,杨小涛还记下了一辆卡车被制造出来需要经历的步骤,那些该做,那些先坐,那些地方需要改进,那些地方要坚持。


一整套流程下来,原本只是脑海中模糊的影像,现在都被杨小涛填实,甚至有了自己设计汽车的影子。


这一次来,虽然忙活却也收获巨大。


尤其是本子上记载了很多发生的事,包括一些工人的想法,激烈,这些对今后都有用处。


“杨工!多谢了!”


身旁传来刘德辉的声音,杨小涛赶紧回头看去。


“刘厂长,客气了您。”


“不,决不让客气,我是真的感谢你,大老远的跑过来,这些天更是跟着我们一起折腾,这份心,我们汽车厂全体上下都记着呢。”


刘德辉说着,手一直没放下。


“走,今晚不论如何,都要去我家吃一顿。”


刘德辉说着,就拉着杨小涛往车上走,脸上的激动根本掩饰不住,“一会儿把老汪找来,这家伙一直惦记我家的高粱红,这次满足他!”


杨小涛笑着,“那您可得多准备点,上次在我那,可是喝了四瓶二锅头啊。”


“哈哈,放心,保证喝够了。”


两人来到刘德辉家,见了家里的人,对方是泉城当地人,待人很是热情,家里的两个孩子都不小了,对杨小涛的到来很是欢迎。


随后汪厂长拎着一捆大葱走进屋里。


“老刘,小杨,这可是我家地窖里压低的好东西。”


杨小涛看着手指粗的大葱,又看了眼桌上放着的煎饼,顿时明白了,这就是今天的下酒菜了。


……


第二天,汽车厂大门处,杨小涛站在卡车旁捂着肚子,嘴里还是大葱味。


这就着大葱喝酒,也是没谁了。


更重要的是,他们仨还喝了不少。


简直,匪夷所思。


站在卡车旁,身后王浩将行李扔到卡车斗里,走到杨小涛跟前。


“厂长,真的要开回去?”


王浩眼中冒光,杨小涛点头。


“对!”


“太好了,那这车?”


“就是咱们轧钢厂的了!”


杨小涛说完,王浩嘴咧的更大了。


后天就是招标的日子,到时候所有参与招标的车辆都会在城郊场地集合,然后由部队派人挨个尝试打分,最后给出结果。


车子要开到四九城,还要检修一番,时间紧张。


当然,时间紧迫,有些项目还没来得及检验,只能看实地检验了。


相信能够跑到四九城,那也没啥大问题。


至于杨小涛身旁的这辆卡车,是汽车厂交给轧钢厂的,同样也是作为预备用的,要是出了问题,就要顶上去。


刘德辉走到杨小涛跟前,“准备好了?咱们出发了。”


这一次,刘德辉亲自带队。


“没问题,随时可以出发。”


杨小涛看了眼已经加好油装好水的卡车,身体里有股莫名的冲劲。


要开车了。


“好,走,咱们出发。”


杨小涛爬上车坐好,副驾驶上王浩也是坐稳,随着前车离开原地,车子缓缓启动,向着北面跑去。


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