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合院里的读书人

关灯
护眼
字体:
818 有个交代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说着杨佑宁把筷子递给黄得功,转身就往办公室跑去。


他要尽快将情况上报,让上面的人知道,他们轧钢厂是有能力的。


杨小涛陈宫三人紧随其后,等几人离开,黄得功看了眼周围众人,拿起筷子就把骨头抄起来。


“这锅是我搬来的,所以这骨头我替大家尝尝!”


说完拿着骨头跑开,一边跑还一边啃着,本来就没几块肉,全被黄得功吃到嘴里。


“汤,把汤分一分。”


其他人见了只能对这剩下的烫水下力气。


最后汤被分完,内胆洗刷干净,黄得功守在一旁,神情莫名激动。


这锅,以后也是他们车间生产。


办公室里。


杨佑宁将电话挂断。


刘怀民得到消息后,并没有前来,他那边还是一堆事。


“老刘啥意思?”


陈宫开口询问,杨佑宁笑着,“能有啥意思,高兴着呢。”


随即看向杨小涛,“这次你可是立了大功,咱们厂这高压锅,谁都别想抢去。”


杨小涛谦虚笑着,“都是同志们努力的结果。”


“不用谦虚,能做出来就了不得了,何况还是用电的。”


“对了,我记得你说这锅有瑕疵?”


陈宫好奇问道,杨小涛当下将电高压锅面临的问题说了一遍。


三人这么一听,心里对电高压锅的热情凉了半截。


不过杨佑宁很快恢复神情,“虽然这高压锅有各种各样的问题,但不可否认的一点,那就是改变了人们的认知,那就是用电,也能做饭。”


“是,老杨说得对,就这么一口锅,国内都没做出来呢,咱们怎么说也是迈出了第一步。”


王国栋肯定点头,随后想起什么。


“那,咱们是不是要改变产业结构,现在就生产?”


闻言杨小涛摇头,“我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。”


几人看过来,杨小涛组织下语言,“一来,这锅本身制造困难,需要的人力涉及生产、电力,消耗的物力也更多,制造这么一台顶得上两到三台友谊锅。”


“二来,咱们国内电力发展欠缺,就是四九城里还有用煤油灯的,搞出来,也没人用的起。”


“所以,还是要看国外的反应。”


“但,国外,是很挑剔的!”


三人听了点头,杨佑宁最后拿主意,“老刘会跟上级汇报的,咱们等上级领导意见,我觉得小涛分析的很对,就是做出来了也是外销,而且也不见得有市场。”


“咱们等等看吧。”


几人点头。


中午刚吃完饭杨佑宁就高兴的过来找杨小涛。


“夏老跟上级反应快了情况。上级对我们能够这么快提出解决方案很是赞赏,让我们再接再厉……”


激动的杨佑宁就差蹦起来了。


“咱们轧钢厂这次算是给上级有个交代了,这次,看谁还敢伸手。”


最后一句话,说出杨佑宁激动的由来。


杨小涛虽然没有那般激动,却也觉得留下最好,毕竟是自己的心血,也可以慢慢改进升级。


“那这电高压锅?”


“我是这么想的,这台要交上去,有言有物才行。”


“车间里,还是要做的。”


杨佑宁沉思片刻,杨小涛想了会儿,“厂长,我有个想法!”


“你说!”


杨佑宁正视起来。


“这次电高压锅的制作过程我就发现,咱们有些事没必要亲力亲为!”


“就想这电发热器。这其中需要电工帮忙,毕竟电压不是一般人能做的。”


“可咱们轧钢厂一共没多少个电工!真要生产了,能做的过来?”


杨佑宁听了会,狐疑看着杨小涛,“你想招电工?”


杨小涛摇头,“我不是这个意思。”


“您看,这电高压锅里面许多部件并不是简单的加工就能做成的,就想拖拉机,有些部件我们要交给适合的工厂代加工。”


“就像这电加热器,电压控制什么的,我们完全可以将设计要求交给电工厂,他们更专业,完全可以合作啊。”


“还有这高温断电,高压断电,都是他们的领域,我们可以提出要求,让他们做到啊!这不就省事了!”


“还有这内胆,现在用的是铝材,但我认为合金钢更加适合,咱们可以提出要求,让钢厂制作~”


杨小涛越说越起劲,浑然没有发现一旁的杨祐宁眉头皱的越来越紧。


等杨小涛说完,这才发现杨祐宁的异样。


片刻后,杨佑宁像是想明白什么似的,长舒一口气,“你说的我明白。就是想将部分交给其他工厂代加工。”


“但是,这件事不是这么容易的,没有上级调控,那些单位工厂根本不敢接手。”


“而上级想要协调这么多厂家,也不是件容易的事,甚至拖上个一两年也有可能。”


杨小涛一瞬间愣住,随后想到,现在的情况。


当下,是一个上级掌控全国资源,统一配置,管理的年代。


地区之间的资源配置和流动,由上级直接控制,地区之间根本就没有互通有无这一说,真要是擅自做主,哪怕是做了好事也是犯错。


没办法,为了均衡,明知不对也要做。


这样下来,即便是一墙之隔的两个工厂,想要合作也要上面点头才行。


甚至,有些地方的保护更甚,上级也不得不考虑当地的意见。


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