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合院里的读书人

关灯
护眼
字体:
820 际遇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“来来,这位就是我跟你提过的,杨小涛同志,很有能力的好同志。”


洪老师看向杨小涛,眼神中很是满意,让杨小涛很受用。


随后又看向冉秋叶,“这位是他的爱人,冉秋叶同志,也是学校最早的老师。”


“这是我爱人,张雯,昨天刚来。”


洪老师介绍着,张雯也在打量着杨小涛。


粗一看,这年轻人有股子书卷气,跟她家老大差不多高,但身材匀称,有股英气。


仔细看,这书卷气中还有股杀伐气息,这样的感觉,比起老洪身上差点,但在这年纪,见过这么多年轻人,就他最特别。


总体来说,比家里老大要优秀。


“你好,杨小涛同志。”


面对审过来的手,杨小涛立马站直身子,把东西放到一旁,然后伸出右手,“您好,欢迎您来农场。”


“今后,您就是杨家庄小学的老师了,以后还要多辛苦您呢。”


“我还要感谢你们照顾老洪呢,要说也是我谢谢你们。”


随后又看向冉秋叶,女孩年轻,很漂亮,比见过的许多女孩子都标致。


但最让她注意的还是女孩身上的气质,不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,也不是爱武装的飒爽英姿。


在她身上,更多的是一种书卷气,一种外柔内刚的坚持。


可能是做母亲后的变化吧。


两个人在一起,看起来就般配。


“你好,冉秋叶同志。”


“您好,很高兴认识您。”


两人握手,随后站在一旁说起话来。


“走走,咱们进屋说,你这来还带东西啊。”


洪老师高兴说着,在他眼里,眼下的生活,能够为国家服务,培养英才,能够和妻子在一起,已经很满足了。


比起当年闹革命的时候,强多了。


“那可不行,哪有空手上门的。”


杨小涛笑着,四人走进屋里,锅里正烧着水,屋子收拾的整整齐齐。


“正巧,我这让人喊您吃饭,结果知道张老师来了,我呢就带着媳妇过来瞅瞅。”


“这东西,就先放着,咱们一块回去,别让太爷等久了。”


杨小涛见还没做饭,便把东西放在炕上。


张老师闻言笑着,看了眼炕上的东西,心理想起老洪对杨小涛的介绍,默默点头。


这点东西,他们家确实需要。


“走走,这小子手艺不比大厨差,咱正好去打土豪去。”


洪老师畅快的说着,看得出,妻子的到来让他的心情十分不错。


“什么打土豪啊,这叫革命同志聚餐,商讨革命大事。”


杨小涛一脸正经的纠正着,众人笑起来。


两人已经前后出了大门。


两人前面走着,后面冉秋叶两人挽着胳膊,说起家常。


“上次听说你们搞得辅助汽车的东西,很厉害。”


杨小涛拿出烟分了一根,随后笑着,“嘿,那都是老黄历了。泉城那边已经用上了,听说卡车的颜色要改成军绿,可惜,以后看不到大蓝色了。”


洪老师吸着烟笑着,随后杨小涛从怀里拿出一份报纸,这是来找洪老师的时候提前准备好的,“看看,这上面可是好事。”


看到报纸,洪老师立马来了兴趣,将烟含在嘴里,在路上就打开看起来,也不怕被石头绊倒。


“这是真的?”


“那当然,我们现在第一批已经装火车运出去了,一台!”


杨小涛两个食指交叉在一起,“十联盟币。”


洪老师拿报纸的手都在颤抖,他主管后勤多少年了,国内什么家当,什么情况那是一清二楚。


能够有这么多外汇,将来也能购买更多的机器啊。


忍住激动,洪老师继续听杨小涛解释,“今后,有可能上万台。”


“对了,还有件事你说气人不。”


随即杨小涛将有人提议拆分轧钢厂、摘桃子的事说出来,洪老师眼睛变得锐利。


总有人喜欢蝇营狗苟,总有人想捡现成的。


可紧接着听杨小涛说搞出电高压锅,就是深深震撼了。


“电高压锅啊,就是用电的。下面放个电炉子…”


“只是这种锅太简单,毛病不少,现在还在考虑要不要外销呢…”


“不过,好处就是这电高压锅一出来,上级那是立马定下来了,那些红眼的也不敢伸手了,嘿.”


洪老师直接低下头,将手上的报纸叠起来,放在口袋里。


身后,一直和冉秋叶说笑的张老师眼神也在一瞬间变得凝重。


几人来到家里,杨小涛招呼着上炕,随后一群人开始吃饭。


两桌菜,男的一桌女的一桌,饭菜很简单,但量足,加上杨小涛的厨艺,火候味道,也让人赞不绝口。


吃过饭,饭桌拿下去茶杯换上,杨小涛开始说起学校的事。


杨太爷也认真起来,“上次你说给娃子考试的机会,上面同意了?”


“同意了,不过这次报考的初中我看了下,都差不多。红星小学基本上报考的都一样,升学率基本上在20%左右,所以咱们要做好心理准备”


杨小涛将事情跟众人说了,杨太爷长叹一声,随即脸上端正,“考得上就上,考不上识文断字也不差。”


“对,这就看娃们的命了。”


杨大壮在一旁补充道,“咱们已经尽力了,娃们也不会怪咱。”


“咱们学校里适龄能参加考试的有多少孩子?”


杨小涛询问,几人看向洪老师,这一阵都是他在管理。


“符合升初中年纪的孩子有二十六个,但里面有两个才学了一年。”


数目跟冉秋叶说的差不多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