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合院里的读书人

关灯
护眼
字体:
840 轧钢厂的纪念堂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“小涛,你有什么补充的吗?”


陈宫说完,杨祐宁侧头看向杨小涛。


杨小涛放下缸子,想了片刻。


“我觉得质量问题必须重视,这关乎工厂的信誉问题。咱们不能只在醒目的地方刷标语,更要让管理人员时长紧紧弦,让工人不能放松。”


“再者,这高压锅的说明书要尽快完成,我去车间看的时候,说明书还没下发,这东西要配套使用,不能短缺了。”


杨祐宁和陈宫俱都点头,他们可是清楚,这东西搞不好就是个大号手榴弹,这要是出了人命,有说明书还好说,若是说明书都没有,那可就有理说不清了。


“小涛的建议很好,质量问题必须正视。我看咱们的工人要多培训下,不然出现问题也发现不了。”


杨小涛点头,“车间会组建专门的质检小组,同时负责职级考核的同志也会帮忙,他们在质量的领域可是有话说的。”


“好。这事就这么定了。”


杨祐宁照常拍板,随即又抛出下一个话题。


“我准备在咱厂里建个纪念堂。”


“纪念堂?”


“纪念堂?”


两道声音响起,三个人的目光都盯着杨祐宁。


杨小涛想不明白搞这个干嘛,这就是卖弄也不急着现在吧。


杨祐宁将三人的惊讶表现看在眼里,很是得意。


这是他这次带队参观轧钢厂的时候突然想起的。


要是有这么个地方,一排排都是轧钢厂取得的成绩,让人打眼一看就觉得,轧钢厂牛气。


这可比自己说的口干舌燥强多了。


“咱们这些年取得了不少荣耀,成绩,成就。更有许多被国家认可的产品,我就想着建立个纪念馆,将这些东西放在里面”


随着杨祐宁侃侃而谈,杨小涛三人也领会了杨祐宁的意思。


在杨小涛看来,这就是要形成轧钢厂的企业文化啊。


或许杨祐宁没意识到这一层,但来自后世的996社畜,自然清楚这些东西就是给外人看的,同时也是用来给新员工忽悠的。


至于真正体会到的企业文化,还不如涨一百块钱来的实在。


“我觉得可行。”


陈宫开口表示同意,左右不过是见纪念堂,用不着费事,再说了确实需要将这些东西摆出来,不然年纪大了,有些东西容易忘。


杨小涛没有发表意见,只是点头同意。


见三人都同意,杨欧宁更来了兴趣。


“我打算将纪念堂分成三个区域,产品馆,荣誉馆,和光荣馆。”


“这产品馆就是将咱们厂的产品放进去,我想就放最有纪念意义的第一辆,像什么第一辆惠民压水井了,红星拖拉机了,还有友谊锅,飞鹰锅,这些将来都是咱们的政绩啊。”


“荣誉馆,这就放咱们工厂获得的荣誉,包括奖章,奖状,锦旗,报纸等等。”


“最后是光荣馆,主要收录对工厂做出卓著贡献的人和事。”


说到这里,看了眼杨小涛,“小涛,到时候你的那些研究手册,不用管有用的没用的,都贡献出来,怎么说也是咱们厂的特色啊。”


“我没问题。”


杨小涛说着,王国栋突然笑起来,“要是按照这么个搞法,这光荣馆得让他占一半去,这让以后来参观的人不都成看他的了?”


“可不是,咱们这一弄,这小子想不出名都难啊。”


陈宫也在一旁打趣着,杨小涛赶紧开口,“对对,我觉得选个一两件就行,都弄上压力太大了。”


“你害怕压力大?”


“我是怕别人压力大。”


“呵呵~~”


三人露出鄙夷的笑容,得了便宜还卖乖,要不是自己人,早就上去擂两拳了。


说了一会儿,杨小涛突然想起一件事,正好三人都在场,便开口说道,“有件事先前忘了,这次正好提一下。”


“什么事,你说说。”


杨佑宁三人好奇,随即问道。


杨小涛点头,随即将自己想到的说出来,“上次咱们不是收到一封感谢信嘛,这么长时间了,咱不得表示下?”


“说实在的,咱们厂的高压锅之所以打出名气,正是因为”


随着杨小涛的讲述,三人都是恍然大悟。


这么久了,也没个回信,自是不妥。


而且这次他们研制出了电高压锅,正好用的上。


如此,才能加强双方个关系啊。


随后陈宫更是想到什么,目光和杨祐宁交织在一起,都看到这样做背后隐藏的利益。


“哈哈,小涛,你说得对,咱们轧钢厂可是知恩图报的人,这事啊,咱得趁早回。”


王国栋大声笑着,“我看这次,信就你来写,反正你提出来的,字也写的好,正好一事不劳二主啊。”


杨小涛听王国栋这么说,只是笑着并没有点头。


一旁杨佑宁和陈宫听王国栋这么说,眼神中都闪过一抹失望,他们在意这封信吗?


他们在意的是这背后的含义啊。


当初友谊牌因为这封‘感谢信’出名,成了轧钢厂的招牌。


而现在,他们要借一封回信,再次打响飞鹰的名气。


杨小涛看到杨祐宁两人的脸色就清楚他们想的什么。


对于他们怎么想的杨小涛不做评价,但对那群守卫的战士,他是真心的敬佩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