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合院里的读书人

关灯
护眼
字体:
942 一个月完成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杨小涛说完,众人也没有意见,或者说不敢有意见。


杨小涛认真起来的时候,现在的人还是很畏惧的,就是刘大明也不敢插嘴。


“陈叔,您说一下。”


“好。”


陈宫搓着手上前,“刚才小杨说了要求,那我给大家说说好处。”


“这次,后勤处可是大出血,材料敞开供应,还许诺用完的刀子,就是上次的那种,会留在轧钢厂。”


听到这个,众人就高兴的咧开嘴,他们眼馋泉城的那套刀子好久了。


“还有呢,这次还会支援一批物资,包括衣服毛毯”


“同志们,这次可不仅是为了革命建设,更是为了轧钢厂的荣誉,还有那啥,所以,一起团结,努力奋斗吧。”


“我相信,在杨小涛同志的带领下,再做一台,就是小菜一碟。”


“加油!”


“加油!”


众人呼喊着,陈宫的助攻可谓是非常到位,尤其是那没有说完的半截话,众人心理都清楚。


尤其是研发科的老人,当初杨小涛搞出来的蒸汽机,可是换了不少好东西,全厂都跟着沾光,而研发科沾的最多。


“好了,大家早点休息,明天就正式开工,先把位置清理出来,能做的先做着”


“好。”


这边轧钢厂安排调动人员,另一边薛组长来到后勤老大的办公室。


屋子里,老人正放下电话,脸上有些无奈。


“首长。”


“小薛来了,坐吧。”


“首长,您又为生产的事头疼啊。”


薛组长坐下关心道。


“是啊,下面对武器的设计、制造要求有些疑义,牢骚要求提了一大堆,解决办法也说了一通,但没经过科学计算就擅自改动,这是不负责任的。算了不说这个了,你那边的情况怎么样?”


薛组长点头,随即将轧钢厂的情况说出来。


“这么说人家同意了?”


“对,而且许诺一个月内交货。”


“哦?这轧钢厂敢说这话,是有些东西啊。”


老人诧异,一个月,他们后勤处的人都不敢夸这海口。


“对方的副厂长,杨小涛亲自说的。”


“杨小涛?那,还真有可能。”


老人来了一句,对于这个名字,当初后勤处跟一机部要了,结果一机部的几个老梆子直接来堵门,最后不了了之。


现在看来,这小子做的事情,还真是出乎预料。


别的不说,就这弄机床的本事,当初他们就应该坚持住。


‘当初,老子就应该叫上老兄弟一起堵回去啊。’


老人心理突然生出一个后悔的想法,但很快就恢复过来,“即热人家要支持,咱们后勤处不能小气了,这事你负责。”


“一个月,我要一个月内看到咱们的启明星。”


“明白。”


第二天。


杨小涛刚来轧钢厂,就看到刘怀民从吉普车上下来,看到杨小涛后挥挥手,两人一起进了办公室。


杨佑宁办公室里,刘怀民听了昨天的事,也笑起来,“你们这图纸送的好,上面的几个大佬明显没想到,但对你们的做法都是赞不绝口啊。”


“应该的,应该的。”


杨佑宁笑着,不忘给杨小涛使眼色。


刘怀民那看不出来啊,也不说破,“这刚送到夏老手里没多久,天南地北的电话就发过来了!”


“他们可是急着呢,后来还是后勤处的人早一步,先把图纸看了,可没多久又送回来了,我就知道事情不简单。”


刘怀民说完,杨佑宁立马将昨天的事说了一遍。


“这事上面已经沟通好了,你们只管做就行。”


“好,由你这句话,我们可就放开了干了。”


上午,杨小涛在研发科召开会议,将人员重新调动,准备开工。


中午吃完饭,仓库重新整理后,一片空地上,常明杰几人已经招呼人开干。


下午,外面传来卡车的声音,杨小涛被叫出来,说是后勤处送来的物资到了。


三辆卡车,上面装着大批的物资,有高强钢,有钨合金,还有一些其他材料。


车上肖锋走下来,将一份清单递给杨小涛。


“这是我们准备的,你看一下,有什么不够,在说,我们再调配。”


杨小涛接过清单,只是看了一眼,随后定格在钨合金的数量上。


“领导,你们这数量没错吧。”


“这钨合金的数量都可以做两台了。”


肖锋听了笑着说道,“首长考虑一番,也清楚加工部件存在失误的情况,就多准备了一些。”


“这样万无一失,同志们也不必紧张,就是做错了也没事。”


杨小涛这次是真的震惊了。


这可是钨合金啊。


感觉当初去拆机器挖合金,真是,好心酸啊。


“对了,首长说了,这次也算是劳烦同志们了,这些材料剩下的就给轧钢厂了,也算是革命友谊。”


“至于您要的人,我们正在抽调,明天上午,准时来。”


“还有,这期间的伙食住宿问题,我们后勤处会全力承担.”


肖锋一本真经的脸上却是说着让人发酸的话。


没办法,人家是后勤处,豪着呢。


不过,听到肖锋这么说,又看着这数量的合金,杨小涛突然升起一个大胆的想法。


只是还要看具体情况,好好计算下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