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合院里的读书人

关灯
护眼
字体:
1102 被忽悠的杨厂长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两人在屋里聊得起劲,从钢铁厂说到一分厂,说到机械厂的汽修中心,说到化工厂的新设备投产,说到


杨佑宁觉得眼前的杨小涛太合自己胃口了,以前怎么没发现啊。


这小子,真不错。


两人有说有笑,桌上的烟盒迅速干瘪着,最后终于说起双星发动机的事。


“杨叔,首长说得对,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啊,您想过没有,若是双星发动机制造出来,咱们车间的产能会不会跟上?”


“还有红星拖拉机,新的拖拉机生产后,产能也是问题啊!”


“咱们总不能着守着金窝不下蛋吧!那样的话,跟先前红星拖拉机面临的情况,有啥差别?”


杨佑宁两指夹着烟头,用力吸了一口。


想起最早时候,红星拖拉机做出来,从无人问津,到突然爆红。


要不是机床的加入让产量提升起来,单单靠人力根本满足不了上级的任务需求。


那时候,就有声音想要将发动机分到下面去。


好在,机械厂这边产能大增,这才得以保住。


而眼下,杨小涛说的,确实跟先前要面临的,一样!


办公室里,杨佑宁想到种种可能,面色沉静。


“你说的对!”


先前还真没多想,只觉得生产就行了,但现在听杨小涛提起,才觉得有点辣手!


“而且,杨叔,你也知道这新型拖拉机为的就是出口用的。”


杨小涛话锋一转,“但我们也不敢保证对方就一定能看中。毕竟速度这方面,以载重为主的拖拉机能跑的快?”


杨佑宁又是皱眉,怎么觉得事情突然这么麻烦了?


然后看向杨小涛,心里烦闷的狠狠吸了两口烟,“你小子今个特意跑来,又是好话好听的,又是拿烟的,有什么想法赶紧说!”


杨小涛随即笑道,“要不说您是咱厂的掌整人嘛!”


“我这有个不成熟的想法,您看行不行!”


杨佑宁摆手,示意快点。


“我这也是怕到时候人家看不中,任务走不成,这耽误了国家挣外汇可就罪过了!”


“所以我想着,让您帮忙参谋下,咱做个两手备,咋样?”


“两手准备?哪两手?”


杨佑宁急着问道。


“您看,拖拉机能拉能跑,即便不能出口,咱国内也能使用。”


“所以,这拖拉机,得做!”


杨佑宁点头,别的不说,新式拖拉机的计划已经报上去了,这要是说不做了,怎么跟领导解释?


何况当初他们也觉得,大型拖拉机对农业的帮助更大。


强劲的动力,配上适合的农具,效率更高。


所以,这新式拖拉机要搞。


“第二手呢,我觉得比拖拉机更快的,又不用像卡车那样制造麻烦的,不就是三轮车吗?”


杨小涛说完小心看着杨佑宁!


“三轮车!”


杨佑宁听了眼前一亮,“对啊!你不说这个我都忘了,昨天王首长提出这个的时候我就想,这三轮车好啊,既能搞运输,还灵巧方便,重要的是农业运输用得上啊。”


杨小涛没想到杨佑宁能这样想,也是露出激动模样。


“对啊,杨叔您想,这双星发动机动力可是用柴油的,比起那些汽油来更便宜,加工更容易啊!”


“若是装在三轮车上,那速度,肯定能够弥补国内农业运输的空白啊!”


“到时候,这什么红星三轮车还不得传遍国内,想想田间小路上跑得都是咱们厂的三轮车,那场景,喷啧!”


杨小涛说着,杨佑宁眼睛都笑眯了起来。


“这三轮车得弄,你回去让研发科的同志,趁泉城的同志还在,多交流交流。争取尽快拿出设计图来。”


“好,交给我,保证完成。”


杨小涛见这般容易就把事搞定,很是开心。


这可是杨佑宁自己同意的,他可没忽悠啊!


只是下一秒,杨佑宁都是徒然变了颜色,“不对啊!”


杨小涛以为他发现什么端呢,忙皱眉问道,“呃,哪不对?”


杨佑宁将烟头按在烟灰缸里,脸色郑重。


“你小子说了半天,也没说到点子上啊!”


随即又伸手,杨小涛赶忙又捏出一支烟递过去,然后点上。


看杨佑宁的神情,杨小涛心里有点打鼓。


“都说了这么久,怎么扯到三轮车上了?产能不足的事怎么解决?”


“又加了个三轮车,怎么干得过来!”


“这事怎么解决?”


杨小涛听了刚要将建立分厂的事说出来,可话嘴边却犹豫下,随后小心说道,“我也没别的主意,实在不行,再建个车间?”


杨佑宁听了立马摇头,不行,不行。”


“咱们厂人已经够多了,再多,上面会有压力的。”


说着从抽屈里拿出一份文件,“你看,为了给咱们厂这么多人供应物资,每天消耗的粮食,都快赶上下面一个中等乡镇了。”


“还有工人的每月工资,供粮,上级已经不止一次提过这事,他们的压力不比咱小。”


“这人,别想招了。”


“即便招人,也是少数正常范围内,像什么组建新的车间,想都别想。”


杨小涛装作若有所思。


“那从其他车问抽人呢?”


“对了,这样也不行,会耽误其他工作进度!”


杨小涛很快又否定了自己的意见,杨佑宁也是点头,其他几个车间都忙的不可开交,若是能招人,他都想每个里面再塞个百八十人,有得轮换。


“唉。那怎么办?难不成让一分厂再承担点任务?”


杨小涛在分厂两个字上加重语气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