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合院里的读书人

关灯
护眼
字体:
1128 杨家看电视,傻柱要翻身(合章)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这时候,难说四九城的信号会好。


啪嗒啪嗒


杨小涛扭动着换台,但每一下过去,都是一片雪花。


最后又转回原台,还是没有东西。


“应该是没信号,或者需要调试一番。”


杨小涛坐着总结,不过那几个按钮,哪个是换台的哪个是调音量的,都搞明白了。


“先这样吧,等人来了再说。”


杨小涛随手将电视关上,众人不由失望,但很快又叽叽喳喳说起电视的好看来。


杨小涛看冉秋叶几个兴奋的样子,无语摇头。


就这,算是好看了?


“小涛,修电视机的同志来了。”


屋外传来阎阜贵的声音,杨小涛赶紧放下说明书,众人也让开道路。


然后就看到一名穿着大衣,拎着工具箱的青年走进来。


“哪位是杨小涛同志?我是电视机厂的安装员。”


“你好同志,我是杨小涛。”


杨小涛上前,客气招呼。


“您好,叫我小张就行,这是您的电视机吧。”


小张将大衣脱下来,周鹏赶紧上前接着。


“对,昨晚上刚买回来的,这元旦了,还让你跑一趟,真是麻烦了。”


“您客气,我们就是为人民服务的,我给您看看。调试下,很快就好了。”


小张说着来到电视机前,打开电视机,鼓捣一会儿,然后拿起工具开始调试。


没一会儿又拿出几根铝管跟电线,在屋里组装起来。


“好了,应该可以了。”


小张看了眼调试的电视机,对着周围众人说道。


杨小涛在一旁看着,整个过程不时询问着。


这台‘大屁股’电视机里面最多的是电子管,调试的时候杨小涛看个清楚,里面不少电容,也幸亏这小张师傅技术不错,每个电容、部件的作用都记得清楚,杨小涛也记在心里。


等小张将电视调试完了,杨小涛觉得,若是有足够的零部件,他都能装起来。


或许,这是个错觉吧。


“快打开看看。”


娄晓娥一脸新奇,昨晚上回家跟老爹说起机械厂比试的事情,冉父感慨工人进步国家强盛的同时,对杨小涛能够如此年纪就脱颖而出又是一番感慨。


最后说起电视机的事情,冉父虽是惊奇,却也知道现在国内的水平。


电视机只能算是起步,观赏意义大于实用。


没几个节目,能看的人不多,能不能看也是两说。


娄晓娥不信,于是今天便跑来看看,这电视到底能不能看。


小张点头,随后打开开关。


电视猛地发出刺啦刺啦的声音,众人赶紧捂住耳朵。


小张赶紧调低音量。


随后不好意思的笑笑,然后看了下时间。


“杨同志,现在咱们电视频道有限,现在四九城能够收到的也就几个,其中以四九城频道信号最好。”


杨小涛点头,多少了解些现在的情况。


电视数量这么少,能有多少电视台?


而且现在的电视剧质量,看看现在的电影就知道了…


不用说了。


不过,也不都是一无是处,起码现在的演员那是真的敬业啊。


不像后世那些乱七八糟的,什么整容的,什么娘炮的,就连性别都分不清楚。


现在的电视文化,还是属于人民大众的。


“没关系,能找个看就行!”


杨小涛对此要求不高。


“没问题。现在是十一点十分多,四九城台每周一、三、五,十一点半到十二点会播放新闻,过一会儿可以看到画面!”


“四九城台,这个我们在收音机里也听到过。”


“其他时候呢?都有什么节目?”


娄晓娥在听了在一旁听了好奇开口。


小张点头,有些骄傲的说道,“这个还有不少咧。”


“就今天元旦,算是节假日,晚上八点多应该有电影,好像是51号兵站。”


“51号兵站?太好了,上次还没看够呢,小老大跟马科长那段,真是精彩啊。”


一旁有人立马兴奋到,已经想好了,今晚上一定要早点来在这里占个好地方。


杨小涛突然抬头,“你说这上面还能播放电影?”


“能啊,为啥不能,电视就是将屏幕上的搬下来,咱们这些年电视剧的发展可是不小咧。”


周围人听了更是开心,“那以后可以经常看电影了?”


“你想啥呢,看电视不耗电啊,还天天看,美得你。”


身边立马有人反驳着,不过大家都清楚,就杨小涛家的情况,三四百块钱的电视说买就买,还会心疼那点电费?


杨小涛知道大家的意思,也没说婆。


他是不在乎,但不代表愿意让一堆人来家里啊。


天天来,他们夫妻生活还要不要了。


况且后世那些因为看电视而近视眼的,耽误学习,工作的,多了去了。


得定个计划表,不能伤害大家的眼睛啊。


杨小涛心理默默算着。


小张继续说道,“还有不少好看的,每周六晚上六点开始播出的动画片,小孩子们挺喜欢看的,什么小蝌蚪找妈妈,还有小猫钓鱼都挺不错。”


“除此之外,八点多有的台还会演电视节目。”


“电视?”


“对,前些天还播放一口菜饼子呢。”


小张一边说着,让四合院的人感受到最前沿的文化熏陶。


时间很快到了十一点半,小张迅速转动着电视机,然后屏幕上一阵雪花过后,突然出现一个画面。


那是一个长相端庄大气的女孩,面容端正,电视里出现女孩的上半身。


声音随着放大,整个屋子里都能听到。


“现在是四九城电视新闻播报节目,首先在这里祝大家,元旦快乐。”


“下面是”


随着声音传出,随着画面播放,杨家屋子里传来一阵激动的叫声。


外面的人进不去,就趴在窗户上看,虽然只是模糊的身影,却也感到新奇。


而冉秋叶娄晓娥等人,看着女播音员都露出向往的神情。


“快看,是机械厂。”


突然有人喊着,然后看到屏幕上出现一些人,仔细看,正是机械厂技能大会的场景。


“那是杨总。”


娄晓娥眼尖,立马喊出来。


“哎呀,我家男人也在上面。”


刘玉华同样喊着。


而此时,周奎却是瞪大眼睛,一副不可思议,“我,我,上电视,了?”


身边的周母更是激动,对着冉母笑着。


不过冉母比她更开心,自家女婿出现的时间更长呢。


“还有我,看,哎呀,过去了,太快了。”


“看看有没有我。”


“对啊,我也在一旁的。”


屋子里外立马有人喊着,声音连里面的声音都听不到了。


“别喊,好好听着,安静。”


“谁要再胡闹,就别看了。”


阎阜贵眼睛放光,拿出四合院大爷的气势,让人保持安静。


同时心理也定下一个目标,今后也要买一台电视机。


不为别的,就院里这么多人一起看,这人气,以后还会没人听自己的?


院外,棒梗趴在门口,看着杨家方向。


那一根高高竖起的木头上面架着一个十字架,下面扯出来两根线,听院里人的解释,这东西能够收到信号,可以让电视发出声音,出现小人。


棒梗看了眼杨家里面站在门口不时笑起来的人,还有那群跟他差不多大的孩子,满脸的羡慕。


尤其是听到里面传出声音,更是好奇。


若不是院子外那两条大狗,他早就跑过去看个究竟了。


“妈,咱家啥时候有电视机啊。”


棒梗看着正在默默做饭的秦淮茹,羡慕问道。


秦淮茹摸了下脸颊,沉默不语。


她听说了,买这么一台电视机需要三百多块钱,这对于她们家来说,简直就是一笔巨款。


要是让她来挣,十年八年是没希望了。


当然,这只是钱,比钱更珍贵的是票。


秦淮茹不说话,一旁的贾张氏嘴里骂骂咧咧的,“看什么看,就那么点东西,有啥好看的,还不如看电影呢。”


话音落下,就看到许大茂推着自行车从月亮门处走出来。


棒梗撇着嘴,“电影哪有电视好看。”


“电视肯定比电影好看。”


许大茂正推车往外走,今天元旦,他约了人去给人家晚上放电影,现在先去布置一番,将机器放好,等晚上直接过去就行。


顺道去趟供销社,买点肉菜,晚上回来吃顿好的。


想到今晚上就可以放开手脚为了孩子大干一场了,许大茂的心里就美滋滋的。


只是刚出月亮门,就听到棒梗的声音。


许大茂听了,也懒得理会,一个小屁孩懂什么。


就他那独眼,能看出个好看来?


昨晚他可是跟自家媳妇在被窝里分析了大半夜。


就电影跟电视之间的差别,优劣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等。


那是里里外外,从双方大小差距上,人物大小上到节目的好坏,都做了透彻的比较和分析。


现如今,他心里已经有了确切的答案。


那就是,电视,不如电影。


看向左边杨家,那里一群人正在门口等着,也不怕冷。


不就是个电视吗,用得着这么热衷?


本来还想着过年时候给院里放场电影的,现在嘛。


哼。


电视哪有电影好看。


许大茂心里不屑。


他杨小涛花了那么多钱买回来电视放家里,除了看个热闹出出风头,还能咋地?


能挣钱?


他许大茂放电影,哪次不是好处拿着,吃着免费的,还倍有面子。


他杨小涛还能扛着电视出去?


笑话。


就巴掌大的东西,谁稀罕看啊。


许大茂把车子一怔,脑袋一歪,昂头挺胸往前走去。


就在杨小涛家里人声鼎沸时,远在千里之外的道观中,一片忙碌。


在经过一番商议后,身后村长建议让人抬下去,再这样等下去也没用。


几人对视一眼,只能这样了。


于是,村长下去召集人手,带好绳子木棍。


很快十来号人被招呼过来,先是将进出的通道给清理出来,然后才开始搬运。


不过,这‘炼丹炉’有些年岁了,打他在这观里的时候,就已经存在了。


听师傅丹阳子说起过,这东西当初建立道观的时候,是上面赏赐下来的。


据他了解,这道观可是明朝嘉靖年间建造的。


距今怎么也得三、四百年来吧。


只是真假他也不清楚。


这么久了,老道也怕被磕碰坏了,毕竟这丹炉可不是铜器铁器,而是用瓷器做出来的,这也是当初他跟杨小涛说可以实验的原因。


好在老道来到时候就有准备,为了防止磨损,运输过程中出现问题,特意从机械厂请了好几床破旧棉被,还有好几件破大衣,正好包裹着。


于是,在一群人费了半天功夫,终于一点一点的将那‘炼丹炉’小心的抬下山,然后用牛车往村外大路上送去。


直到炼丹炉固定好在车斗里,老道几人才跟当地的同志挥手告别。


当然,他们也留下了几件破大衣,这东西对于村里人来说,除了旧点,但里面的棉花是实打实的,穿着就暖和。


车子慢腾腾的往回走,车斗里王浩和老道两人裹着大衣带着手套,不时查看被绑缚的丹炉。


“这东西,真有用?”


“废话,没用老道费这么大事来这里啊。”


“可,有啥用?”


两人在车斗里闲的聊起来,老道点了烟,两人背风吸着,“你不懂,这东西能够耐受,让那啥反应。”


“要是铁的铜的,还不行呢。”


王浩点头,然后站起来看了看前面的路,坑坑洼洼的,这车得跑到什么时候啊。


“咱们这趟回去,也算是跨年了啊。”


老道点头,“谁知道这么麻烦啊。”


车子不敢快跑,一点点向着四九城挪动。


这边往北走的车子一点一点挪着,另一边,往回跑的傻柱可是速度不减。


自从躲在柴草堆里听到隐秘,傻柱心里就打定主意,一定要把这事报上去,然后将功赎罪。


当然,为了确保不出问题,傻柱并没有急着出来。


哪怕肚子里饿的不行,也依旧躲在里面。


或许是精神上的亢奋能够压制身体的饥饿,让傻柱挺过了难熬的早晨。


直到太阳升到头顶,他才小心的扒拉出一条缝,看看周围没有动静后,傻柱才钻出来,认准方向,快速跑到马路上,然后顺着马路就往南跑。


他不知道自己在哪,但出城的时候是往北边走的,所以这会儿只要往南跑就能找到熟悉的地方。


至于带着土豆去找易中海,这事早就被抛到脑后了。


甚至那兜子土豆也被扔到草垛里面。


半小时后,立功心切的傻柱喘着粗气,双手搭在大腿上,使劲呼吸。


冰冷空气顺着气管传遍全身,让后背的热汗迅速消散。


不过,看着远处模糊的四九城,傻柱咧嘴一笑。


今天是元旦,整个四九城里焕然一新。


虽不是新年,却仍是庆祝的节日。


放假的人在街道上走着,不时有自行车从一旁路过,惹得行人一阵瞩目。


刘光齐跟在众人中间,虽然身上还有些淤青,但拿到钱后,心里总算踏实了些。


虽然上线告诫他注意安全,但他就是在工厂与四合院活动,能有什么危险的。


至于交代的任务,这点更容易。


自己作假搞出来的东西他们都信了,那后面的事还不容易,继续作假呗。


反正他们也不懂。


心情大好的刘光齐先是去买了一只烤鸭,又去供销社里割了一块羊肉,准备回家跟老娘和兄弟解释一番。


至于跟秦淮茹的事情,刘光齐看了眼周围人群,觉得还是要解释一番。


当然,只要自己有足够的经费,这点,家里人不会在意的。


正是这般想着,刘光齐拎着东西快步走向四合院。


正当走进四合院的时候,就看到杨小涛在门口送人离开。


“小张,辛苦了,这一上午,让你留下吃饭也不吃。”


“这盒烟你拿着抽。”


杨小涛将一盒烟塞到小张手上。


“杨厂长,您太客气了,这个我不能要。”


“不,你收下了,不然以后电视机有问题了,我怎么好意思找你啊。”


“那,本来就是我们的工作。”


“工作归工作,但咱们关系在这不是。”


两人说了会话,也看到刘光齐过来,门口还有几人,便也不再推辞,将东西收下。


“那有什么事,尽管来找我。”


“好。”


杨小涛看着人离开,又看了眼刘光齐。


昨晚上的事情他也听说了。


看了眼刘光齐,这人跟秦淮茹搞在一起他并不意外。


自从上次听说刘光齐回来,挣了不少钱,出手大方,尤其给家里带不少东西,孝顺这一块没说的。


这样的人对于秦淮茹,对于贾家来说,就像是雪中送炭的好人。


而昨晚上发生的事,却恰恰证明了,刘光齐成功被秦淮茹拿下了。


不然,被傻柱揍得那么狠,怎么不去报警?


现如今经过风风雨雨,四合院早就不是以前三位大爷共管,什么事情都开大会解决问题的时代。


现在的四合院,人民的素质在提高,法盲的帽子也在杨小涛的刻意宣传下,渐渐摘下来。


所以只要出现违规现象,搞不好就去街道办,甚至派出所都给你找来。


再加上院里几个不安分因素被清出去,让剩下的诸如贾张氏、许大茂之流,都夹起尾巴做人。


因为他们清楚,真要犯了事,那就是公事公办。


没人替他们求情。


求情也没用。


这种情况下,刘光齐被揍得那么惨,二大妈一家竟然忍了这口气,那原因自然是清楚明了的。


院里人清楚,所以这次见了刘光齐也没了往日的亲近。


这年头,跟寡妇勾连在一起的,可不是小事。


尤其是刘光齐据说已经成了家,要不是没得到确切消息,估计早有人举报到街道办去了。


杨小涛看了眼刘光齐,转身往中院走去。


身后刘光齐心里冷哼一声,慢腾腾的跟着。


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