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合院里的读书人

关灯
护眼
字体:
1701 大惊小怪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想到这里,杨小涛的脸色就更加凝重。


穿越前杨小涛并不清楚顺德的这次地震,或者说杨小涛还以为这是平行世界的一次灾难。


所以这次顺德的地震他无能为力,但将来的那次,他一定要做些什么。


哪怕不能避免,也要将损失降到最低。


起码,要救更多的人。


1976年7月28日。


2008年5月12日。


这两个时间还有对应的地点,他会记在本子上,放在空间最显眼的位置上,时刻提醒着自己。


哪怕这个平行时空不会出现,他也会记住。


“工厂针对地震有没有加强安全措施?有没有做预防?有没有给工人做教育?”


杨小涛神情严肃,一连串的询问,让安仲生跟张红贤都是不知所措。


两人对视一眼,随后看向杨小涛,张红贤解释道,“杨总,我们只是相对应的增加锅炉的强度,避免这次事情的再次发生。”


杨小涛听了立马摇头,虽然那场灾难还要十年后出现,但这期间谁知道有没有‘蝴蝶效应’呢。


所以杨小涛十分认真的说道,“只是加强锅炉强度就行吗?”


张红贤听了呼吸一滞,看向杨小涛的目光有些畏惧。


尤其是杨小涛不自觉的散发出的杀气,更是让屋子里冰冷三分。


就是安仲生也被杨小涛突然爆发的气场震慑住。


也只有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道对此没有反应,在他眼里杨小涛这点气势,就是小儿科。


不过年轻一辈能够做到这点的,也属实难得了。


就在张红贤面色涨红的时候,杨小涛再次开口,“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,只能是顾此失彼。”


“地震来了可不管这些。”


“到那时,损失的还是我们钢铁厂,损伤的还是广大工人同志,损害的还是国家的财产嘛。”


杨小涛每说一句,张红贤的脸色就变一分,心里更是感觉,杨总有些大惊小怪了。


他已经按照机械厂的要求做到了,该加固的也都加固了,还让他怎么做?


总不能全部高炉都停下吧,那样的话一天的损失有多大,责任谁承担啊。


张红贤想着,突然想到,真要有人承担的话,面前的杨小涛还真能承担的起。


不过,这地震也不是说有就有的,这么多年了,这一次不也是头一次嘛。


谁知道下次地震是啥时候啊。


说不定就没了呢。


就在张红贤心里不忿,胡思乱想的时候,杨小涛觉得安全无小事,不能等十年后再去临时抱佛脚,要做就从现在开始,一点点的排除隐患。


只有平常做到位了,碰到事才能从容解决。


“这样,召集所有主任、骨干,咱们去工厂。”


想到这里,杨小涛也坐不住了,干脆就去现场看看。


能解决的,立马解决。


不能解决的,将来再想办法解决。


张红贤跟安仲生对视一眼,然后都看出对方眼中的无奈。


这位杨总,果真是雷厉风行啊。


没多久,得到消息的各个主任、组长等来到杨小涛身后,了解杨小涛的要求后,不少人脸上不说,但心里面却是不以为意。


地震都过去了,难道还能再来?


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抓紧生产,尽快完成任务啊。


要知道地震影响到不少钢铁厂的生产,他们也接到了额外的生产任务,全厂上下都忙着呢,哪有时间搞这些啊。


杨小涛看着众人不以为意的样子,并没有多说,只是领着人在工厂一个车间一个车间的看过去。


“这氧气管道要加强保护,一旦出事,单纯的安全锁并不保险。”


杨小涛指着液氧管道认真说着,想起上次地震中,那些被高温灼烧变形的管道,差点就引发灾难。


幸亏安仲生带人守住液氧车间,不然后果难料。


一旁的生产主任立马上前记下,不住擦着额头的汗水。


“杨总,我们立马整改。”


“眼下还用不到,现在就改!”


“是是,我这就安排人去。”


说完立马跑开,不远处看到这边情况的人,立马将液氧车间停止。


随着杨小涛一处处走下来,不少正在工作的现场都被指出问题,不过整改得等到地震过后。


而那些处于非作业区的地方,在杨小涛指出后,立马进行整改。


尤其是堆放在锅炉旁边的煤堆。


平常时候,这种方式能够省时省力,是工人的取巧方法。


但上次钢水的泄露,就是这些煤堆影响了救援,造成了严重后果。


看着面前的煤堆,杨小涛的脸比煤还黑。


身边的一名车间主任脸色煞白,张红贤更是差点跳起来。


先前他就叮嘱过,不准再这样做,可就是有人不听。


“这是谁管的?”


杨小涛回头看了眼身后众人,脸色煞白的车间主任小步上前,“杨总,我,我们还没来得及处理。”


杨小涛盯着对方,后者后背立马出来一层冷汗。


“立马处理,今后立下的条例规矩就要执行,否则还要管理者干嘛?”


“大家都按照方便来干就是了。”


话音落下,人群里不少人都变了脸色,更有人往一旁的车间跑去,干什么自是不言而喻。


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