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合院里的读书人

关灯
护眼
字体:
1713 消极怠工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“对了,你那发动机进展咋样了?”


陈宫捏着烟头,突然将话题转移。


众人也都看过来,这段时间除了上次督导组的事情,也就杨小涛的飞机发动机能拿出来说说了。


听到陈宫问询,杨小涛也没多想,随口说道,“还行,也就那样吧!”


当然,这个还行他自己心里清楚。


主要是进展不太顺利,技术上还好说,可材料不达标,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!


虽然杨小涛陆续拿出不少设计图,可大部分对于材料的要求超出现有的体系,国内找不出来,国外还在找着,他们能做的就是等着研究所那边消息,希望能够发明处合适的材料。


至于凑合着用,改变设计图这种事,杨小涛是坚决不同意的。


他宁愿走的慢点,也不想走错路。


“还行是哪样?”


陈宫不死心的问着,王国栋几人也在一旁看笑话,杨小涛无奈摊开手,“就是持续进行中呗!”


众人听了哈哈笑起来,陈宫更是拍着杨小涛的肩膀,“加油,我相信你,肯定能做出来!”


“我多谢你关心啊!”


杨小涛说着去拿陈宫兜里的烟。


“哎,给我留点,这两天就靠这个活呢!”


一旁的刘怀民听到杨小涛这样说,却是默不作声。


对于杨小涛的飞机发动机研究计划他还是比较上心的。


也听说了一些状况,不过他看待事物的方向跟陈宫他们不一样。


陈宫只是看到了困难,而他看到的是难度的本身,就是一种超越。


为什么这么难?


那是因为杨小涛给出设计图的要求,太高了。


他从三机部朋友那里了解到,对方同样的风扇叶子,早就做出来了。


这说明什么,说明杨小涛要做的风扇,比起三机部的发动机都要好!


现在,他倒是有些期待杨小涛做出的发动机了!


“老杨啥时候回来?”


杨小涛突然开口询问,刘怀民从沉思中回神,然后说道,“本来是这周末带车队回来的。”


“不过眼下这事…”


众人心领神会,杨小涛却是叹息一声,“真希望老杨赶紧回来啊!”


刘怀民瞥了一眼,“你是想让他回来处理文件吧!”


陈宫王国栋听了立马笑起来,杨小涛一本正经的说道,“怎么可能,我这是关心革命同志!”


“我信你个头!”


不过大家也清楚,眼下,地震又来了。


谁也不知道南边啥情况啊!


兴许,真的回不来。


“说起这个,咱们这次,还要动员吗?”


陈宫突然开口,众人默不作声。


随后都看向杨小涛和刘怀民。


上次地震的时候,机械厂响应号召,已经做了一次动员全厂,将当月的物资供应拿出一半给灾区送去。


这段时间,中午饭里油水都少了大半,白面馒头也都换成了二合面的,而且份量也减了不少。


工人们虽然不说,但心里面都不舒服。


机械厂工人吃的用的,不说是最好,却也比普通工厂强出一截。


这种情况下,若是继续减少工人的配额,只会适得其反。


毕竟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


这是人之常情,杨小涛他们也没办法。


而且杨小涛清楚,这种情况只能是短期的。


时间长了,工人得不到充足营养,这对机械厂忙碌的工作来说,是个巨大隐患。


听陈宫这样说,杨小涛跟刘怀民对视一眼,然后轻轻摇头。


“等等看吧,咱们能挤出来的,也不多!”


刘怀民回了一句,杨小涛轻轻点头。


过了一会儿,周围已经平静下来,各个主任科长过来汇报工作。


车间后勤等等没有问题,没有人员伤亡。


电话线路保持通畅。


一分厂,钢铁厂,制药厂,化工厂等等,没有出现问题。


一切,跟上次地震一样!


“没事就好,大家回去检查下工作岗位,没问题,继续工作!”


杨小涛说了句,然后让人准备继续工作,然后跟刘怀民往办公室里走去。


两人还没有到办公楼前,门口的保卫突然跑过来汇报情况。


“书记,杨总,刚才辖区的派出所打来电话,说咱们的人在车里被大树压了,一人重伤,两人轻伤,都在医院呢!”


周围人听了都是诧异,这冷不丁的竟然又出事了。


“具体是谁?”


“不清楚,只说是咱们的人。”


“现在在医院里?”


“对,已经送去了,六院!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