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合院里的读书人

关灯
护眼
字体:
2218 有大将之风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在其他领域他还有点陌生,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,他杨小涛,还真不怵。


“同志们,咱们现在正式开歼十的首次会议。”


目光扫过众人,然后看向黄老,“黄老,您打个样,说一下攻坚组的成员,咱们以后也方便交流。”


黄老嗯了一声,然后轻咳嗓子,“我们一机部派出三名人员作为联络员,其中组长为夏长明同志。”


身后夏老站了起来,杨小涛对一旁的刘怀民点头,后者立马记录下来。


机械厂的攻坚组成员就是刘怀民、杨佑宁跟吴喆。


其中组长就是刘怀民,负责调度。


杨佑宁负责联络,吴喆负责技术安排。


三人下面还有一堆人,这次可谓是机械厂精锐尽出了。


如今机械厂的首要任务就是制造飞机,其他的都可以放一放。


“好,感谢黄老对工作的支持!”


黄老笑着点点头。


“章老,您这边~”


章老直接说道,“我们的办公室主任,郑双燕同志作为组长.”


随后秦老、王老等人也都将各个攻坚组的成员说出来,有些出乎预料的是,王老竟然让钱老当攻坚组组长,这让杨小涛不自觉的兴奋起来。


有钱老这样的人帮助,这次任务更有保障了。


等所有人说完,杨小涛这才开口,“感谢各位首长的支持,也感谢对我们的行人。”


“然后,我们进行下一项,我简单说一下,任务的时间安排。”


杨小涛说完,就拿起资料来,“我们计划利用两个月的时间,将歼十飞机的所有硬性部件制造出来。”


“这其中包括机体,机翼,尾翼,起落架等等。”


“至于其他操作系统,武器系统功能,燃油系统,空调系统,水系统等,需要后续不断补充。”


“最终,四个月内,也就是今年年底前,实现歼十首飞。”


杨小涛说完,在场的众人没有反应。


这个时间是鹏总给的死命令,杨小涛这样说,看起来是四个月,其实真要算的话,应该是五个月。


不过鹏总都没说啥,他们也不会戳破。


见众人都没有意见,杨小涛就将计划书翻过一页,这算是过了。


“下面,我们分一下各自任务。”


“我这里有一份盛京飞机厂,关于YJ08飞机生产的厂家明细。”


“也就是说,这上面的生产厂,可以为飞机提供相应的部件。”


“我需要大家明确一下。”


杨小涛说完,让娄晓娥将准备好的材料发下去。


黄老看着刚刚抄写完的资料,上面有几个工厂正是他们一机部的。


于是翻看下其他厂家,估计是在场几个机部的。


当然,这里面最多的还是三机部跟后勤处的。


毕竟,他们才是飞机生产的主力。


“大家看一下,有没有补充。”


“如果有的话,可以跟我们的吴喆,吴主任说。”


杨小涛说完,身后吴喆起来跟众人见过。


“这件事,希望大家能够尽快确认,明天八月一,我们将正式启动项目。”


“所以,明天上午八点前,要确认,这上面的工厂,能不能参与这项任务。”


杨小涛看向众人,神态突然变得严肃,“如果能,那么我们就会安排技术员前往相应工厂,将相对应的设计图交予。”


“如果不能,那么说明原因。”


“是做不到,还是不想做,我需要明确的理由。”


这话说出,众人目光里多了一份审视。


这时候,谁敢说不想做?


即便是手上有任务,也得停下,先完成这个。


杨小涛这样说,就是将这条路堵死了。


任务就是落你头上,你做也得做,不做也得做。


而且还得做好,做不好,不行的那种。


“这点,大家有没有问题?”


杨小涛开口询问,下方众人立马回应,没有问题。


“没有问题,就好。”


“明天八点,我需要各位将确认结果交上来。”


在场的攻坚组成员都将手上的资料用力捏住。


回去就得联系工厂,不敢马虎。


“然后我说下一件事。”


众人目光再次看来。


“这件事,也是最重要的。”


杨小涛从桌上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纸,“这是白驹战机的机翼设计图。”


“上面有明确的数据,包括长度,厚度,面积。”


“此外还有需要承受的压力,能够达到想效果”


“上面的信息,简单明确。”


杨小涛将设计图放下,然后再次郑重说道,“这上面的每一个数字,都要完完全全的严格按照去做,去达到要求。”


“不能差,也不能好,就要这个标准。”


“我希望大家在联系到各个工厂的时候,将这个标准传达到位。”


“到时候,如果生产的产品不合格,耽误了生产周期,完不成任务,那就是罪加一等。”


“所以,你们要将情况说明白了。”


杨小涛目光从在场众人脸上扫过,“如果感觉不保险的话,也可以多找几家工厂来做。”


“广撒网可以,但结果必须是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。”


“当然,如果真有苦难,提出来。”


“我相信,办法总比困难多,但数据,标准,一个都不准改!”


最后这句话,杨小涛说的十分坚定。


这也让众人心里打鼓,下面的工厂什么尿性他们多少听说过,要是不强调的话,搞不好真能搞出好几个版本。


呃,好几个版本的白驹战机。


一旁端着水杯的鹏总听了很是认同,看了眼杨小涛,心中不由感叹,‘这小子,做事情坚决果断,不拖泥带水,遇事不乱,还处理的井井有条。’


‘有大将之风啊。’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