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大虞长生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53章,路遇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接下来的日子。


方锐按照黑风寨的模式如法炮制,无中生有一个‘妖盟’,换着‘妖盟’内部马甲四处开花,在这般催化下,凉州局势开始加速衍变。


有了他热心资助的飞行类劫妖,各路叛军破城更快,拉锯减轻,民众死伤减少;同时,在他的影响下,对屠村灭寨、搜集血食的朝廷军队,形成了大网围剿……


可以说:因为‘妖盟’乱入,整个凉州,彻底乱成了一锅粥。


……


这日。


夕阳西下,霞光如血。


平原上,二十多个难民衣衫褴褛,饥肠辘辘,围在一起,捡柴生火。


“唳!”


这时,云空中一道清啼声中,一颗小点飞快变大,细看去,发现那竟是一只紫色大鹤。


“能不能想个法子,捉了它?”一人摸着肚子,眼睛冒光,好似想囫囵吞了那鹤。


“是啊!好大一只鹤,若是宰了,恐怕一锅炖不下。”另一人亦是吞咽着口水。


“那也要打得过才行。”


其中一个小老儿摇头:“这般大的禽兽,都快成精了,说不得比那些武者都要厉害哩!”


“咦,快看,似乎鹤背上有人?”


“怎么可能?”


“怎么不可能?我听说,隔壁府的潘侯起事,手下就有一支无当飞军,乘着大鸟破城……”


……


“唳!”


紫羽鹤长声啼鸣着,掀起狂风呼啸落下,让这群流民纷纷惊呼着掩面。


显然,方才这些人‘一锅炖不下’之语被它听到了,这是在报复呐!


“好了!”


倏而,在一道温和的声音中,狂风骤停。


这些流民循声看去。


只见,那只鹤比他们想象中的更大,双翅舒展开,足有丈许,羽毛上泛着冰冷的光泽,宛如钢铁铸就。


背上,的确乘坐着两人,一大一小。


一者是个大汉,面容粗犷,五大三粗,身上有着一股慑人的气势;一者是个小女娃,瘦瘦小小,眼睛灵动,衣服干净。


正是:方锐、辛雪儿。


此刻。


这一伙流民战战兢兢,身子颤抖,哪还有之前半点狩猎紫羽鹤的心思?


一只可以掀起狂风的灵鹤,岂是他们招惹得起的?更别说……能将此般灵鹤作为坐骑的奇人异士了!


领头的一个两鬓斑白的小老儿,站出来对方锐行礼,忐忑问道:“大人,不知您有何吩咐?”


‘果然,这般形象,这般出场能省却许多麻烦。’


方锐暗道一声。


别看这些流民在他面前唯唯诺诺,可却有着灵活的道德底线,善恶随时可以转变,对弱小者欺凌抢掠,对强大者恭敬顺服。


类似事情,这些日子,他见得多了。


‘当世道混乱,秩序崩塌之时,唯一永恒不变的,只有实力、拳头啊!’


方锐暗忖着,开口问道:“我是为问路而来,不知此地距离凉州城,还有多远?”


呼!


这小老儿听闻不是来找麻烦的,松了口气,指了个方向:“凉州城在这边,还有五六日的脚程……”


‘那对我来说,也就是一半个时辰。’


方锐也没着急离开,让辛雪儿在一边歇息,自己和这小老儿交流。


“老人家贵姓?”


——在这个年代,三十岁都可自称老夫,这小老儿年龄五六十岁,叫一声老人家,并不为过。


“免贵姓翁。”


“翁老丈是哪里人?”


“金沙府黄水县人,一路逃难,才到了这里……这都是我的同乡……”


“金沙府的旱灾很严重?”


“怎么不严重?土地龟裂,没收成,朝廷还要征税……小老儿打交道大半辈子的田地啊,就那么丢了。没法子哟,不走就是个死……走了,逃荒,也就多喘两口气……”


……


方锐原本还在疑惑,为什么这个翁老丈,能成为这群流民的领头儿,其中,比他强壮的不在少数。


此时,经过一番交谈,发现这翁老丈说话条理清晰,有些见识,想必这就是原因了。


正说着话。


方锐突然见到,这些流民捕捉蝗虫,穿着串儿,放在火中烧烤,似乎是要吃它。


“翁老丈,你们烧烤蝗虫,是吃么?”


“是。”


“可这……成群的蝗虫,有毒啊!”


“大人,没法子。”


翁老丈苦笑:“吃了烧烤的蝗虫,也不一定会死,是赌命;可不吃,那就是饿死,我们能怎么办啊?”


“逃荒路上,只要有吃的,哪怕是草根、树皮,我们都吃;只有实在没法子的情况,才吃蝗虫……大人您看,我们这群人中,没娃娃、没女眷,那都是吃蝗虫吃没啦!”


“这般么?”


方锐叹息。


虽然成群的蝗虫有毒,但经过烧烤,高温之下毒性减弱,再加上这个世界的人体质相对强大一些,食用少量还真不一定会出事。


不过,此举依旧与饮鸩止渴无异。


“吃的还好说,更难的,其实是取水,也亏得小老儿有一门本事,能凭着感觉挖坑找水,这才带着同乡人走到这里……”


翁老丈自得道。


方锐看去,旁边一处果然有个新挖掘的坑,里面有浅浅的浑浊的水。


另一边篝火上,还有一个破陶罐,正在烧着水,这时已经烧开了,汩汩翻滚。


“大人,我们只有这个招待了,还请不要嫌弃。”


翁老丈取出一个最干净的碗,从破陶罐上层舀出一碗水,已经是其中最清澈的了,可还是有些泛黄,端过来给方锐。


“自不会。”


方锐微微摇头,咂了一口,转头问道:“雪儿,你要喝吗?”


“要。”


辛雪儿点点小脑袋。


她跟着方锐,这两三月间过得不错,但并没有因此变得骄气,说是这般的水就喝不惯,喝不下去了。


“既喝了你们的水,自当有所回馈。”


方锐想了下,从灵戒取出一些干饼,准备分给这些流民。


“这……太珍贵了,使不得啊!”翁老丈连连摆手。


“你们拿出自己最好的东西,来招待我;我所拿出的,只是自己微不足道的一点点,说起来还是我占便宜了。”


方锐摇摇头,将干饼分给这些人。


“好香的饼子,这是麦香……这是麦香啊!”有人将贴着鼻子大口呼吸着,激动到流泪。


“还是白面的,纯白面的,纵使最好的年景,这般的饼子,我家都难得吃上一回。”


“谢过大人!谢过大人呐!”这人砰砰磕头。


……


一片感激声中。


方锐却看到:这些人基本都没吃;即使吃,也只是掰下一点点,品尝个味儿,就小心收起来。


翁老丈解释道:“这般的好东西,自然该留着,等以后救命哩!”


“理解。”


方锐笑笑,暗叹:‘这便是苦命人呐!’


‘如此世道,单纯以善恶来定义这些流民,是不恰当的,应当从一个广义的角度,辩证看待。’


‘上察山河,下体民心,只有不把自己当做超一格的‘仙’、‘神’、‘圣’,才可始终保持人性,身有人味儿啊!’


他心中种种念头浮现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