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大虞长生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15章,对题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唰!


一道人影降落,在日光下宛若琉璃身,只有淡淡的影子。


正是土地神分身……不,更准确的说,如今,已是城隍神分身,从乡土地神,晋升为了城隍!


他的气息,也突破上品,体内蕴含着磅礴浩大的神力。


虞云澜、李曌二人看去,只见这城隍神分身与本尊外表一模一样,但也有不同,本尊气息内敛,气质温和,如普通人;城隍神分身身上,却是一种神灵的淡漠,充斥着浓郁的香火气息。


“已经晋升了么?不错。”方锐微微颔首。


“还要多谢本尊相助。”


城隍分身如此快突破,南虞朝廷配合是一方面。


另一方面,近日,方锐如辛勤的小蜜蜂般,以轮回池在建业城内搜集魂魄,资助分身。


也多亏建业乃是南虞都城,虹吸了数十上百万人口,文化普及率也相对较高,才能找到足够多的魂魄,搭建起阴兵文吏的基础架构。


“接下来,就用不着我了,有建业一城百万人口作为大本营,滚雪球的速度,将会越来越快。”


这是一个正反馈机制。


当然,更重要的是,方锐早就搭建好了南虞这个平台,不会对分身进行桎梏,让对方可以事半功倍。


就如鹅厂,要想做某一个APP,对别家就是降维打击。


“之后,册封神灵……人前显圣……”


“本尊放心。”


等城隍神分身离去。


“万事俱备,咱们出去看一看吧,也听一听那些考生的声音。”方锐伸了个懒腰,站起身。


“好。”虞云澜自无不可。


“主上、虞玄首,我觉得我们还是遮掩下遮掩容貌。”


李曌自不必说,方锐、虞云澜二人么?


自从上次两人游玄武湖,遭遇唐三,唐家覆灭,城中别家权贵就学聪明了,暗暗给家中子弟展示他们画像,让后辈子孙都留意着。


可以说,方锐、虞云澜二人如今在建业城也是‘恶名远扬’,若是不做遮掩出去,保管纨绔子弟退避三舍,各处都有人鞍前马后。


“那便如此吧!”


方锐给自己、李曌、辛雪儿施加了个法术。


虞云澜倒是不用,经验丰富,自行即可,施法过后,理所当然站在他的左边。


辛雪儿看了看虞云澜,又看了看李曌,眨眨眼睛,默默让出方锐右手边的位置。


“乖!”


李曌笑了声,牵着小丫头的手,一道出门。


……


科考考场。


咚!咚!咚!


三声过后,开始收卷,众考生心情不一走出考场。


姜琛、王充、李世文三人,各自顺着人流往外走,身旁是各种骂骂咧咧的声音。


“这是哪个大臣出的题?选择、填空、简答、应用、附加,简直闻所未闻,闻所未闻啊!”这人语气就如一个被强暴蹂躏的小姑娘,悲戚不已。


“异端!异端!这是异端!”旁边有人立刻接茬,声音愤怒,好如在审判邪教徒。


“是啊,不考名教典籍,净去出一些偏门晦涩的题目。就说第一题,黑薯是几月份成熟的,瞧瞧,这是我等读书人该知道的问题吗?”


“如此离经叛道,必是女帝所为无疑!”


“哼哼,我回去后,必要告诉我爷爷,上奏驳斥,作废这次考试结果。”一人冷哼道。


“可不是?我也要告诉我爹,若女帝执迷不悟,那就敲响‘惊圣钟’,去请太上评理!”


“此等试卷,载入史册,必将遗臭万年!”


……


如此声讨声中。


李世文苍白颓废的面容上,露出一丝希望;而如姜琛、王充,那些考试不错的,则是心中忐忑不已。


……


这种声讨,直到一份公告被贴出来,才戛然而止。


公告上,大意是说:此次科考试卷,全部题目乃是太上所出……三日后,将公布此次科考成绩,并宣布一件大事……


见到这份公告后,不知道多少考生面色变幻,精彩至极。


“这份试题,原来是太上所出?我就说嘛好!真好!出得真好!”沉默之中,忽然有人一拍大腿。


“是啊,难怪我觉得这题目天文地理、数术格物,无所不包,原来是太上所出,这就不奇怪了。太上学贯古今,无一不通,真是我辈楷模啊!”另一道声音响起。


“不是,即使是太上出题,也不必如此吧,如此吹嘘,你们的良心……”


“兄台,你有所不知,太上神通广大,据闻有千里眼、顺风耳,而且极为记仇,小心眼,如果……”这人说到一半,突然闭口不言。


“咳咳,之前竟然如此污蔑这试卷,你们良心就不会痛吗?这般试卷,必将名留史册,传扬千古啊!”


……


此时,姜琛、王充、李世文三人也汇合了。


“李兄,竟然被伱言中了,太上果然干涉了这次出题……”


“咳咳!”


姜琛见李世文面色不大对,打断了王充的扎心之言,转移话题道:“王兄,看你表情,似乎考得不错?”


“还行吧!”


王充压抑着心中的欣喜,问道:“姜兄,你呢?”


“我也还行。”


“李兄?”


‘我……我若是说蒙了一小半、空了一小半,会不会显得不合群?’


李世文腹诽着,挤出一个难看笑容:“我也还行。”


“对了,第一题,你们选的是什么?”他忐忑问道。


……


在知道这份试卷是方锐所出后,这些考生皆是知道想要搞事,作废这次科考结果,那是不可能的了。


于是,他们纷纷接受现实,然后开始……对题!


“第一题你们选啥?黑薯成熟月份,选的几月?”


“我选的三月。”


“明明是六月,六月许多瓜果成熟。”


“这你就错了,五谷丰登,金秋九月,应该是九月才对。”


……


今日,因为科考,考场外面,早有一些摊贩等着,售卖小吃。


旁边,一个老汉听闻这些,就是一脸懵:这些将来要为官作宰的读书人,怎么着,为一个黑薯成熟月份争论起来了?


“是十二月哩!”他好心提醒道。


此言一出,顿时引起一片怒目而视。


“胡说,怎么可能是十二月?”


“就是。”


“你一个老农懂什么?难道,比我们这群读书人知道的还多?”


……


“嗨,若说别的,俺还不知道,可你们看,俺是干啥的!”


老汉指了指脚下,背篓的是一小堆烤黑薯。


空气突然变得安静。


老汉并没感受到这股尴尬气氛,还咕哝着补刀了句:“就这,还读书人哩,还想当官?不如回家种黑薯去吧!”


……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