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在秦时,浪到失联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五百零七章:赵国尚有李牧,何谓无人?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他难道不知道郭开等人是小人?


他们的确是小人,但他们忠心啊!


可真的遇上了事情,无论是郭开这些小人,还是那群老臣、贵族,却都帮不上任何忙。


是啊,他的朝臣中,哪里还有廉颇和赵胜这般的贤臣在呢?


赵王偃大笑着,松开了剑柄。


但笑声中,却带着些许凄凉,脸色也愈发苍白,如铁塔般的身躯竟然有些摇摇欲坠的趋势。


一旁的浓妆艳抹、分外妖娆的倡后看着这个孤立无援的男人,心中微微一痛。


赵王偃是个很有抱负的人,却也是个很孤独的人。


看似魁梧雄壮的他,其实很容易满足,他只需要一些关心,便能感到心满意足。


然而朝臣们给不了,家人……赵国的贵族们也给不了,那里面没有平阳君赵豹和平原君赵胜那般贤明的宗室子弟,只有一群贪恋权柄和财帛的豺狼和鬣狗。


她和郭开,或许是为数不多一心一意为赵王偃着想的人,然而他们的确帮不了赵王偃。她只能在赵王偃伤心的时候,默默地拥抱着这个男人。


就在赵王偃大笑的时候,忽然一道暴喝声从殿外传入。


“有!”


一道比赵王偃更加魁梧雄壮的身影缓缓走入了大殿,手按腰间长剑,目光炯然,向赵王偃行了一礼。


“臣,雁门关守将李牧,率军代地边军十五万,前来为王上解忧!”


赵王偃激动地看着眼前的这道身影,昔日被他日夜防备,做梦都担心代地边军造反南下郸邯篡逆的雁门关守将李牧,如今国难当头,却主动带兵南下,愿意与他共赴国难。


“善!寡人之‘信平君’归矣!”


赵王偃兴奋地握着李牧的手,将李牧比作了廉颇,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。


“寡人有李牧将军,何惧秦军千军万马!”


“传王令,以李牧为赵国上将军,假相邦,自寡人以下,唯李牧之令是从!”


赵王偃再一次大笑着,这一次的笑声中多了一抹畅快。


……


朝会散去,李牧和几名代地将领,加之赵葱、颜聚等赵地将领悉数被赵王偃召入宫中商谈退秦之法。


然而散去的群臣,却对李牧南下一事有着与赵王偃截然不同的看法。


“代人这是要崛起了啊。”


“呵呵,十五万大军未得王诏便长驱直入赵国都城,也不知是一心为国,还是心怀异志呢?”


一众朝臣们都对李牧的到来表示了极大的不欢迎,尽管他们知道李牧南下才能守住赵国,但依旧对于李牧的到来感到了不喜。


毕竟代地一系的文武刚到,便被赵王偃委以重任,将好几个重要的职位都交给了代人,尤其是李牧。


又是执掌全国兵权的上将军,又是执掌全国政务的假相邦,大权在握,更是风光无限!


赵人和代人积怨已久,就在几年前的合纵之战时,赵王偃还暗中派了赵葱和颜聚来钳制代地边军呢,而且由于他们的撤退导致代地边军死伤惨重,又新添了一笔仇恨。


代地一系的将领,除了原本就出身代地之人,便是被他们打压贬去了代地的政治斗争之败者。


昔日李牧也是担任过赵孝成王的相邦的,并且以相邦的身份亲赴秦国与秦庄襄王会面,签订盟约,曾短暂收回人质,带回了担任质子的春平君的。


所以在赵王偃一直认为李牧是支持春平君的,登上王位后,便重新将李牧赶回了代地。


而李牧若是回归,那么就意味着,昔日曾一同将李牧赶去代地的朝臣们有可能会遭受到政治清算。


就算李牧大义,可以不计较个人荣辱,但代地的那些文武呢?


那些人不是和赵人不睦的代人,便是在政治斗争失败被贬之人,与如今朝堂上的群臣是有着血海深仇的。


若是代地一系的人得了势,会放过他们么?


或者说,李牧会为了他们,而委屈忠心于自己的代地文武么?


“无妨,太子不喜代人。”


群臣之中,少傅韩仓忽然开口,冷笑着。


与郭开一样,韩仓是太子迁的近臣,也是赵王偃指定的少傅。


太傅者,始于齐,是太子之师也。


韩仓作为太子迁亦师亦友的近臣,自然了解着太子迁的喜好,如同昔日的郭开一般极尽谄媚阿谀,同时对这位太子迁继续灌输着代人野心勃勃意图篡逆的观念。


其余朝臣闻言,纷纷转忧为喜。


谁能想到那位魁梧雄壮的赵王,却是外强中干呢?


赵王偃重病缠身的事情,他自以为隐瞒的很好,但群臣早就知晓。


事实上赵王偃从去年开始身体就一直不是很好,召见了不少名医却都束手无策,刚才更是一度有摔倒的趋势,显然的的确确是病入膏肓了。


而根据王宫内传来的消息,赵王偃已经寿数无几,时日不多了。


且让代地一系的人风光一段时间,等秦军一退,太子迁即位,赵国朝堂还不是他们赵人说了算?


至于代地的那群家伙,他们赵人大度,便看在退秦之功的份上,让他们安然无恙地回代地便是!


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