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吧君子也防

关灯
护眼
字体:
五十一、翻书人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“师兄要带我去哪?”


“去就知道了。”


“让我猜猜……唔,该不会是米铺吧?”


欧阳戎走在前面轻笑,没说话。


“师兄费心了。”


谢令姜笑吟:


“不过师妹我每日早市都有去看,今日东市有些米铺的粮价,已经掉回师兄放开限价令前,甚至略有降低……十五钱一斗!”


她握了握拳,皱了皱琼鼻,“哼,那些奸商们都在急着出手,活该!”


“这个价才哪到哪。”欧阳戎摇摇头,“另外,不是去米铺。”


谢令姜好奇,“哦?”


欧阳戎没再说话,带着谢令姜离开县衙,出府门前,柳阿山不知从何处冒了出来,默默跟着年轻县令身后。


谢令姜对此习以为常,这个木讷瘦高的黥面汉子也不知是师兄从何处找来,眼下是他身边的长随。


欧阳戎、谢令姜、柳阿山三人,离开鹿鸣街,朝县城西边散步而去。


路上。


欧阳戎忽对身后跟来的柳阿山说:“辛苦了。”


戴灰巾遮挡额头墨字的瘦高汉子摇摇头。


谢令姜目不斜视,轻声:


“真全烧了?”


“师妹觉得下手有点脏?”


“不是,是心疼粮食,现在正缺粮,一千石可以救不少人。”


“一千石必须烧。且现在不缺粮了,有二十多万石摆在码头呢,赈灾需要的粮无忧了,治水需要的粮也够了,回头还能分些给江州城与隔壁诸县。”


某位年轻县令嘀咕,长袖下的修长手指掐算了下,轻轻点头:


“大半个济民仓的量了……原来济民仓正统在龙城。”


他一笑。


竟是已视为囊中之物了。


谢令姜轻声:


“师兄真狠……不过,不狠一点,没法轻易解决粮食问题。想必江州那位沈大人会很欣慰,当初选择了相信师兄。”


欧阳戎摇摇头,“其实我还是心软了,没有柳家他们狠,否则眼下就是另一个干净利落的局了。”


他揉了把脸,转头问:“师妹信不信,刚刚在大堂上,有些话,说的确实挺真诚的。”


“什么话?”


“确实挺感激他们的。”


“……”谢令姜忍俊不禁,“那师兄还说烧就烧,看把人家吓的。”


“但李掌柜的粮,六郎最后会‘找’回来,不少他的。”


“师兄这是看不惯那位姓马的商人?”


“不是。”


欧阳戎摇摇头:


“马掌柜与李掌柜是两种人,马掌柜硬,李掌柜软,对付硬的,要更硬,对付软的,要先硬后软。所以一千石粮食必须烧,烧的越干净越好。”


“我那位世弟呢?你是准备来硬的还是软的?”谢令姜好奇问。


“不用来了,他是聪明人。”


欧阳戎走在前面,随口说:


“等着吧,再熬几天,他们中会有人慢慢反应过来的。一千石粮食能自燃,那码头的二十万石也能自燃,运出城的粮食能被刁民抢,那彭郎渡的粮仓也能被刁民抢。已经有了软硬在前,这些粮商知道该怎么选。”


谢令姜默默看着师兄背影。


“到了。”


城西一处街口,欧阳戎停步,侧让身子,示意小师妹。


后者一愣,“这是……粥棚?”


“猜猜谁家的。”


“柳…家吗。”


“走,咱们也去领点柳大善人的稀粥喝,趁着最后几天营业。”一身常服的年轻县令笑道,率先走去。


谢令姜忍不住打量了下这处派粥行善的粥棚,看起来平平无奇,不过粥棚旁边还有个育婴堂,好像是连在一起的,都是柳家开的。


她印象里,此前龙城县城里一直坚持搭棚派粥的,就是柳家了,这让谢令姜虽然厌恶与师兄作对的柳家部分人,但是对着此项善举还是持些保留态度的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