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吧君子也防

关灯
护眼
字体:
二百二十六、虽九死其犹未悔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浔阳城,渡口。


“臣,死不奉诏。”


渡口有很多人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。


离得最近的内侍省传旨太监张誉也是如此,冷淡倨傲的老脸上浮现一丝疑惑:


“欧阳长史说什么?什么不奉?”


欧阳戎没有说话,自怀中掏出一份薄薄的深蓝封面奏折。


紧接着,他当着传旨太监张誉与全场众人的面,解开腰带,脱下绯红官服,摘下了头顶乌纱帽……


他有条不紊的做这些动作的时候,热闹非凡的码头已经彻底寂静下来。


无数双眼睛看来。


在这一道道各异的目光下,欧阳良翰两手捧着折好的一迭官服与乌纱帽,外加一份深蓝封面奏折。


他神色平静,把它们递给了传旨太监张誉,点点头说:


“伪诏,陛下何等圣名,岂会发出如此诏书,作出祸国殃民之举,是朝中有奸王、奸臣蒙蔽圣听,假传旨意,这是伪诏。


“陛下所颁造像圣诏曾言,不可劳民伤财,陛下爱民如子,敦谆教诲,万般叮嘱,臣不敢忘。


“前后两诏,自相矛盾,臣以前诏为主,今乃伪诏,臣,绝不奉诏。”


今日被全体江州官民恭敬迎接的苍发老宦官先是愣了愣,甚至眼神有些懵逼的看了看自己手中端着的这一卷黄素诏书,准备重新展开重看。


可旋即,张誉脸上浮现出勃然大怒的神色,被戏弄般面目通红,当众呵斥:


“欧阳良翰,放肆!简直一派胡言!”


欧阳戎轻轻摇头:


“真正放肆的,是魏王卫继嗣、夏官灵台郎林诚,此二人,乃国贼,当诛!”


他递出手中的深蓝封面奏折,一板一眼说:


“星子坊造像一事,祸国殃民,二人累累之罪行,罄竹难书,臣以微末之躯参告二贼,请公公回京,替臣递上这封参罪血书。”


铿锵有力的话语回荡全场。


从说出“死不奉诏”到现在说诛国贼,仅仅过去十息不到,全场还有不少人都没反应过来,还在消化理解场上气氛骤变的形势画面。


或者换句话说,众人其实都听清楚了欧阳良翰的每一个字,但是这八百年难得一见的“拒诏”场面,让他们大脑有些宕机。


别说大周立国以来了,哪怕是再往前看,大乾开国以来,细数下来也没几个当众拒诏的吧?


嗯,若是放在一些使臣出使的西域小国身上,敢拒诏毁旨,那是要被大乾、大周的铁骑灭国的。


所以说,这圣人诏书不是必须得接的吗?雷霆雨露皆是君恩,你还能这么玩?


若是把大周官场比作游戏,此时此刻,你这整的……大伙感觉好像玩的不是同一个服务器版本。


眼下,传旨太监张誉也噎住了,哑然无言的看着面前这一块“硬骨头”。


从业离京出使宣诏这一行业多年,他也是从未遇到当前这种情况。


卫少奇、林诚、王冷然等人皆转过头,眼睛直勾勾望向坚定拒诏的欧阳良翰。


可最先站出来指责的不是他们。


是容真。


“大胆,欧阳良翰!你是不是没睡醒,昨晚又醉酒了?真是胡言乱语,敢顶撞张公公,你给本宫滚下去!这里没有你这醉鬼说话的份。”


冰冷冷宫装少女薄怒呵斥。


欧阳戎皱眉,再度上前,继续递出奏折与官服,谢令姜却一把拽住了他的手。


不等欧阳戎再反应,容真已经带着一众女官冲上前来,将其围住……


少顷,众女气势汹汹的将他“押”了下去。


这一波,谢令姜和容真配合的出奇默契,虽然整个过程,搭把手的二女都没有去看对方一眼。


不过,在欧阳戎被“扣押”下去前,那份告罪奏折与官服乌纱帽已经递到了传旨太监张誉手中。


浔阳王离闲一身蟒服,瞪眼懵逼间,被身后某位蒙面纱梅花妆小公主推了下胳膊,他打了个激灵,当即走上前去,劈手夺过苍发老宦官手里的奏折与官服,同时转头,朝周围的江州官吏们大声责备:


“燕参军,陈幽,你们俩是不是又拉欧阳长史宿醉去了?一大清早的,醉迷糊了他?净吐戏言,简直岂有此理……”


“是是是,喝酒,是喝酒,是卑职贪杯误事,实在没忍住,拖累了明府。”


燕六郎与陈幽赶忙冲上前,站在浔阳王离闲与老宦官张誉面前,低头赔罪,满脸愧疚。


“尔等记过一次,罚俸三月!”


离闲一副不满神色,教训完毕,他立即扭头,朝老宦官张誉抱拳谢罪,一脸歉意道:


“欧阳长史不小心顶撞到了公公,让公公见笑了,别和他一般见识。”


胡夫也适时的上前一步,拉了拉张誉袖口,似是塞了些东西进去,熟络笑说:


“张公公这边请,几月没见,张公公真是愈发抖擞精神,这次赶来江州为陛下宣旨,真是辛苦了……咱家提前在浔阳楼备了一座酒席,张公公请移步……”


传旨太监张誉脸色阴沉,先是朝内侍省晚辈胡夫摆了摆手:


“抱歉胡公公,杂家还要回京复命,酒席是去不了了,杂家也怕喝酒误事啊……好意心领了,下次吧。”


然后,这位苍白老宦官笼袖掂量了下袖内有些沉甸甸的冰凉硬物。


他眼睛看向悄悄藏住欧阳良翰奏折与官服的离闲,声线有些尖道:


“王爷,此乃圣人真诏,给杂家一百个胆子也不敢假传伪诏啊。”


老宦官示意了下手中诏书。


“这是自然。”


离闲迅速点头。


“圣上圣明。”


包括作壁上观的林诚、王冷然在内的一众江州官吏应和。


张誉这才脸色稍有缓和。


像是忘记了,不再提刚刚之事。


少顷,他继续宣诏,欧阳戎本是这回领诏书的头几人,不过眼下暂时略过了他,宣诏完毕,林诚等官吏领命离去。


四下无人时,张誉对依旧陪行的离闲、胡夫道:


“王爷,胡公公,杂家权且当作欧阳长史是宿醉未醒了,刚刚说的那些话,这么多人听到,肯定会被无聊与有心之人传回京城,让圣人听到一些,这几乎是肯定的,这点杂家明说。


“这些醉话会不会上秤,杂家不清楚,但杂家斗胆提点一句,让欧阳长史酒醒后,赶紧来领陛下诏书,接下江南督造左使职务,老老实实在星子坊造像,另外,圣主在北,叫他面北磕几个头,态度诚恳点……杂家会如实禀告一下,说不得圣人爱才,见其苦劳,龙颜笑笑,不拘一格,就过去了。”


“多谢公公提点。”


离闲严肃点头。


老宦官摆摆手: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