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吧君子也防

关灯
护眼
字体:
二百三十五、门神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夜黑风高。


双峰尖,南峰下方的一处新渡口。


一艘客船正在停泊。


客船仅仅只停靠了半刻钟,放下一两个奇怪客人,就再度启程,驶向不远处万家灯火的浔阳城。


停泊时间远不及在浔阳渡停靠半时辰那么久的待遇。


这处双峰尖的新渡口,距离客流量极大的浔阳古渡并没有多远,最初只是一处运送城内物资、辅助浔阳石窟修建的临时渡口。


所以大部分旅行至此的客人,都是忽略此处运货渡口,干脆在浔阳渡下船,下船就能直接领略到浔阳江畔以浔阳为首的灯红酒绿的丰富夜生活。


牵着冬梅走下船的欧阳戎、谢令姜二人,就属于船夫和同船宾客眼里的奇怪客人。


明明离浔阳渡已经这么近了,却大半夜在荒郊野岭的城外渡口下船。


弄得一位资历颇老的船夫都不禁唠叨了两句,叮嘱俊男靓女、似是情侣的二人走夜路要小心一些,避开一些孤悬郊外的野鸡客栈。


这对“俊男靓女”对视了一眼,皆失笑。


不过还是朝老船夫诚恳道谢了下,才牵马离开。


老船夫瞥了一眼男子手里牵着的似是价值昂贵的西域大宛胭脂马,眼神有点担忧的目送他们“白儒衫搭配红裙裳”的两道背影远去。


不过,转念想到这处地界是浔阳城附近,老船夫又微微松了口气,嘀咕几声,转头继续开船去了。


“大师兄,刚刚那老船家夸你呢。”


“下次我戴个帽子。”


离开渡口,黑灯瞎火的夜路上,谢令姜骑在胭脂红马上,欧阳戎在下方牵马步行,谢令姜笑吟吟低头道,欧阳戎有些心不在焉答。


“不是这个。”她嗔了眼语气自恋的他。


“哦,那是什么?”


“是说浔阳城治安好,老船家刚刚说话你没听到吗?他说,好像是因为此州主官有作为,是一个叫欧阳什么的长史来着,听说还是一個江南闻名的守正君子,治理有方哩。”


谢令姜笑语嫣然,记得清清楚楚,她伸手去捏下方表情走神的大师兄耳朵,凑近了些,吐气如兰:


“老船家还夸说,他走过这么多穷山恶水的州县,还是江州这处地界治安好,在整个江南都排得上名号,大伙都放心来……大师兄,被人夸张,难道不开心吗?”


“开心。”


欧阳戎抬起头,笑了下,作出简单回应。


“我看,大师兄压根都没听吧。”


谢令姜香腮微鼓,眼神狐疑。


欧阳戎笑笑不语。


他牵马继续前进,扭头看了一眼渡口对岸一处乌漆嘛黑的营地,从这个视角远远看去,营地上只剩下零星灯火。


“走,大师兄,去看看吧,你脖子都快拐过去了。”


谢令姜露出一副嫌弃脸道:


“你也别做样子,口是心非,大师兄在这里下船,不就是想去浔阳石窟多看看吗……我又不是不同意,都二话不说陪你从前线回来了,辞拒中军大营长史的事情都没有多劝你,你做什么我不支持呢?”


她轻咬朱唇,看着面前这位一意孤行男子的侧颜,继续道:


“我只是怕你婉拒过后,回了江州,做那清闲司马,又受委屈罢了。”


欧阳戎闻言,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:


“主要是怕伱觉得麻烦,大半夜的跑过去。”


谢令姜撇嘴说:


“再麻烦,还有陪你去一趟前线麻烦吗?


“虽然离伯父、韦伯母的意思,是怕秦竞溱横刀夺爱,不放你回来了,才嘱咐我跟着过来,防止他们的檀郎被抢……


“但是,我其实打心底觉得,大师兄担任中军大营长史倒也不错,也能施展大师兄的拳脚,说不得比江州长史更有前途,只可惜……”


谢令姜脸色露出遗憾,低头注视着他,问:


“大师兄选择留下浔阳城,只是担心王府吗,还是说……”


欧阳戎突然抬头补充一句:


“其实在这儿下船,还有顺道去城郊看望下黄兄的意思,有句话我想问问他。”


“什么话?”


谢令姜不禁多看了眼他。


欧阳戎呢喃:“心里话。”


谢令姜见状,知道不便多问,转移了话题:


“咱俩出城几日,王府那边应该没事吧?”


欧阳戎随意摆摆手:


“这点不用太担心,据我这些日子观察,卫少奇这趟来江州,不是完全冲着王府,否则此前大郎不小心碰了卫氏郡主的事情,不会这么善罢甘休。”


欧阳戎摇摇头。


“能看出,对待浔阳王府,卫少奇明显十分的克制,这极不符合他的性子,再加上卫少奇、林诚来之前,王冷然的长期龟缩,可想而知,是有人在压着他们。


“这么看来,卫氏里面并不像咱们想象的那么意见统一,欸,还是有聪明人的啊。”


谢令姜认真倾听完,微微松了口气,大师兄的判断一向不差。


“倒也是。但万一的万一……好吧,还有大郎在呢,他喝过袁老天师的符水……”


默然了会儿。


谢令姜想起什么,眨巴眼睛道:


“大师兄,分别的时候,秦伯怎么一直夸你好看啊……”


欧阳戎哪里能说,加上分别这一次,老人家已经重复三次了。


“前辈的玩笑话。”他一本正经。


谢令姜歪头斜瞥:


“你说有没有可能,秦伯让秦小娘子留在浔阳城,并不是想接触大郎,而是另有他人……”


“必不可能。”他立刻道。


谢令姜像是没有听到,“其实吧,大师兄,我觉秦小娘子人也挺好的,我与她也很熟了……”


“咳,抓紧了。”


欧阳戎突然翻身上马,一手扯起缰绳,一手搂住谢令姜腰肢,有些迫不及待的奔向远处的浔阳石窟。


止住了后者的话语。


因为东林大佛的迁址,眼下江州大堂的重心放在了星子坊,浔阳石窟这边的投入被王冷然、林诚抽调走了,只留一些维护石窟的零星岗位,整个浔阳石窟营造,暂时停摆。


而没了工钱发放,原本在石窟干活的工人力夫们自然四散,各自回返,去浔阳渡重新找事。


不过,欧阳戎听燕六郎说,林诚、王冷然等人,联合裴十三娘等扬州商会的商贾们,已经合作在浔阳渡那边提前新招劳工,准备不久后星子坊大佛的开工。


原本在浔阳石窟干活的劳动力,被那边吃下去不少。


欧阳戎对此不置可否。


来到浔阳石窟营地,放眼望去,秋风萧瑟,显得空旷无人。


仅有间隔很远的几处火堆旁,坐着一两个守夜的衙役,或打瞌睡,或站起身警惕的看着他们。


欧阳戎默然下马,和露出敬畏眼神的衙役聊了几句,转而去逛了一圈,走到一半,突然看见一道熟悉的络腮胡汉子身影。


“黄大哥?”


只见,尚未完全成型的悬崖石刻大佛下方靠的最近的一处火堆边,黄飞虹正没有形象的蹲在地上,手里拎着一壶黄酒,和一个老衙役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,同时互相换酒喝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