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二十二章 玻璃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同样的没有玻璃,光是水晶的消耗,郑雄都承受不起,不得已停滞了下来。


找了一个替代办法。


说到显微镜,肯定得提及这玩意儿的发明人。


此人是一位老龙套了。


没错!


此人正是......


罗伯特·胡克。


实际上。


根据后世考证,真正想到显微镜运作原理、并且发明出第一台显微镜的,应该是1595年的詹森父子。


但这两个倒霉蛋没有用这些仪器做过任何重要的观察,制作出来后啥事都没干就嗝屁了。


因此在史书上,显微镜的发明权便成为了另外两人撕逼的战场:


列文虎克和罗伯特·胡克。


这两人的混淆程度之高,连人教版的生物书都出过错。


首先从时间点来做个定义:


在显微镜方面,罗伯特胡克的发明要比列文虎克早二十年。


不过胡克发明的显微镜倍率只有20倍,虎克的则高达270倍。


因此真正的说法应该是胡克发明了显微镜,虎克发明...或者说改良出了高倍显微镜。


另外在生物学贡献上,胡克虽然发现了细胞,但他观察的是软木塞的切片。


胡克放大后发现了一格一格的小空间,就以英文的cell命名了它们。


但实际上。


他观察到的是死亡的细胞,他所看到的只是残存的植物细胞壁。


而列文虎克则观察到了活的微生物细菌,因此他才被认为是微生物学的创始人。


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罗伯特·胡克比较倾向于使用制作工艺精良的复式显微镜,也就是含有目镜和物镜两个镜片的显微镜。


列文虎克当年使用的简单式显微镜,镜片镶嵌在金属板上,待观测的样品需要提前插在镜片前面的针尖上。


虎克在他书的序言里还描述了另外一种单镜头显微镜的设计。设计很简单,在黄铜片上钻一个孔,里面嵌一颗用融化的玻璃珠研磨的凸透镜,就可以用了。


别看这单镜头显微镜设计简单,效果却出奇地好,放大倍数能到百倍,分辨率到微米量级。虽然设计原理上更先进,但是复式显微镜要达到这种成像质量,起码还要发展一百五十年。


据说之后他做的显微镜,放大倍数达到200,分辨率达到1微米。真是超越时代的手艺,现代的普通光学显微镜,放大倍数也不过800,分辨率0.5微米。


列文虎克在他做的显微镜下面,看到了细菌,血红细胞,精子(宅在家里观察这个哈哈哈),等等的微生物。这是他的突破,因为罗伯特·胡克不过是把大家都知道的东西看的更细致了,什么跳蚤腿上的毛,苍蝇的眼睛,软木切片的格子,这些我们大家都知道的,就是看得不太清楚而已。而列文虎克则是打开了微生物的大门,这可是一个崭新的未知世界啊。


所以列文虎克被尊称为现代微生物学之父,不过他用的单透镜显微镜,的确应该是罗伯特·胡克的专利。


没办法,手搓显微镜的都是狠人,真正的技术活,恒心,耐心都要有。郑雄的计划也是用大量复式显微镜普及一些病毒学,生物学的知识。随着探索,单透,复式显微镜会自然而然的随之发展。


不过中国人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刻在骨子里的,可以试试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