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八十章 秃头成了潮流(水)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孔子云:微管仲,吾其被发左衽矣。


管仲作为辅助,帮助齐桓公完成了春秋第一霸,他所提出的“尊王攘夷”的口号也被孔子所尊崇。作为尊崇先王法制的孔子,从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,到儒家崛起,确立了束发右衽的中原正统形象,被发右衽则视为蛮夷。


《左传·定公十年》疏:“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,有章服之美谓之华。”


《书经》曰:“冕服采装曰华,大国曰夏。”


直到金国统治中原,主动进行胡化,换服,剃头,换成了比地中海更彻底的发型,只留两边,扎个小辫。


再到蒙元统治时期,较为宽松,各因其俗,架不住二狗子多,主动进行胡化,辫发椎髻的蒙古发式一时成为潮流。


洪武元年二月,刚当上皇帝不到四十天的朱元璋发布“衣冠复古诏”,要求天下臣民,衣冠服饰一律恢复唐代的式样。特别是发式,绝不允许再用女真和蒙古式的辫发椎髻了。


明初法律严格规定,如果小孩梳蒙古式的“搭头”(就是剃光头发,只留前额一小撮),要被阉割,全家还要被流放到边远地区充军。


女真、蒙元发式是政治错误。短头发是不忠不孝,不仁不义,挑战儒家的传统地位,离经叛道。秃子那是天选之子,爽歪歪。


老朱摸了摸自己的脑门,有些怀念当和尚的那段时间,不用为了打理头发而烦恼。只有失去过,才会懂得珍惜,可惜回不去了,这就是正衣冠,恢复华夏正统的代价。


郑雄和往常一样跑步上班,官帽不便就拿在手里,顶着一个小平头在众人异样的眼光中潇洒离去。


时间流逝,南京城从郑雄的家到惠民药局再到教坊司,每天都能见到郑雄顶着个小平头时不时的刷一下存在感。


好烦,随着这天气越来越热,打理起头发来也是越来越难,所有人都在默默的忍受。剪掉不敢剪,怕被骂,不剪掉就挺难受的。


秃头就不一样了,虽然有些尴尬,但是脱发的人还是挺多的,鄙视一下没啥事,必要的时候还能拿帽子遮掩一下,看上去是挺爽的。


王莽:王莽秃,帻施屋。


杜甫: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


要不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呢,有人动起了歪脑筋,惠民药局的肥皂不是能脱发吗?那就拿来天天洗,洗秃了就慢慢养着,一推二五六,直接甩锅惠民药局就行。


这个世上总有些特立独行,离经叛道,又有些小聪明的存在。


比如常茂,背景强大,亲爹常遇春,舅舅是蓝玉,姐夫是朱标,洪武五年又娶了宋国公冯胜的长女,可谓是标准的超级二代。


但是二代吗,都不走寻常路,为了自己亲娘的诰命去勾结胡惟庸,同时又上了自家老爹的妾室,很矛盾的一个人,现在十五六的年纪也是一个叛逆的年纪。


自从上次郑雄献给自家姐姐诗,便注意到了郑雄,觉得这诗挺好,很合自己的胃口,此后也一直关注着郑雄,专门派有小厮关注着惠民药局和郑雄的一举一动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