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

关灯
护眼
字体:
三百零九章 茶叶规划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“殿下要是真想赚钱,臣这里还有一个想法,咱两一起,绝对不少挣。”


说这个,可就不困了,朱标眼睛一亮,兴致勃勃的问道。


“啥?”


“茶叶。”


听到茶叶,朱标的兴趣降了大半。


依固有的见识,倒买倒卖虽然能挣点钱,但是利益绝对没那么大,朱标并不看好。


“这能挣点,但是都是辛苦钱,税款还多,没必要。”


傻孩子,没见识,干好了,就是源源不断的钱啊!


“正是茶马司的存在,所以还得殿下从中周旋,只要不上税,那不就得了。”


“不行,孤怎能与国争利,以己之私,做伤害国本的事来,此事休要再提。”


事情要黄,郑雄暗道一声糟糕,连忙进行解释。


“不是殿下想的那样,税也不是不交,咱们直接交给户部,省去中间繁琐的税收,这样大家都方便。”


“那也不行,那茶马司不就成了一个马司了吗?孤也没那能力直接将茶叶收归己用,只为赚钱。”


“那要是只将几个州府的茶叶收归己用呢?”


朱标略一沉吟,点头道。


“那倒是可行,哪几个州府说来听听。”


高山出好茶,安徽的茶还是不错的,尤其是大别山这块。


六安的瓜片,霍山黄芽,舒城小兰花。


仅六安就不老少,后世名气也不小,郑雄当即脱口而出道。


“六安州和徽州两地就够了。”


黄山毛峰,祁门红茶,太平猴魁亦是赫赫有名,两州之地,十大名茶占其四。


距离又近,所以郑雄的选择很实在。


当然对于朱标来说的话。


这两个州,现在在整个茶马司的占比并不高,跟全国来比,更排不上号。


以宋元为例,宋代茶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淮南一代,主要茶叶茶区有:江南路,淮南路,荆湖路,两浙路和福建路,路是宋代的行政区域名,相当于省。


元代的茶区主要分江西行省,湖广行省和江浙行省,实际产茶大区域没有大的变化,只是每个王朝更替之后行政区域划分变化而已。


只是搞定两州的茶马司,对朱标并不难,但是朱标还是想不明白这有啥用。


“两州的茶叶,孤倒是可以弄来,只是你得说怎么赚钱,孤好做决定。”


这个不太好说,总不能说自己未卜先知吧!


“六安州臣去过,当地多山,百姓可供谋生的方法不多,山中汇集而来的水流,亦容易成灾,臣想着可以让百姓以采茶为生,多条生路,也算是臣的一点私心。”


“徽州那里,亦是如此。”


“至于赚钱,稳赚不赔,殿下尽管放心便是,不赚钱臣将秦淮河那块给您五成的分子。”


看郑雄言之凿凿,也有点真心实意,缺了郑雄,自己肯定没郑雄赚钱的本事,朱标便当场同意了。


主要还是这两州茶叶产出并不高。


“行,孤信你,这两州茶叶税收相关孤可以给你搞定,希望你别辜负本宫的期望。”


“定不辱命。”


“不光是税收相关,两州茶叶都得咱们收,不容他人插手。”


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