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

关灯
护眼
字体:
三百一十四章 怀疑郑雄的能力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早干嘛去了,扫黄有时间,现在跟自己说时间紧迫,就很讨厌。


“行吧!你要多少人?孤给你送些过来。”


郑雄掰了掰手指,三大名茶,赶的就是时间,加上祁门红茶,往多了要,准没错。


“一千人吧!勉强够用了。”


朱标双手扶额,青筋直跳,还一千人就够了。


临时找些能熟练炒制茶叶的师傅还行。


一千人,不忙的时候倒是能找来,但是现在如郑雄所说,马上就是茶叶上市的季节,再多人都不够用,要这么多人明显不切实际。


“没有,顶多给你弄几十人,你要不要?”


一句话,砍到了零头,没这么砍价的。


郑雄的一张脸顿时成了苦瓜色。


“这也太少了,最少也得几百人吧!”


“没有,孤帮不了你。”


看朱标如此决绝,郑雄颇为无奈,但是蚊子腿在小也是肉啊!


“行,还请殿下尽快送来,不够臣去应天府找找吧!”


“对了,殿下再准备个十万贯,到时候收茶要钱,要早作准备。”


见郑雄没多做纠缠,朱标还松了一口气,但是这十万贯还是将朱标吓了一跳。


“收茶要钱干嘛!还是十万贯。”


不怪朱标吓一跳,这不是小钱,这么多钱别给亏了。


而且明代是施行专卖制度,有专门的茶户进行种植,还得卖给官府,严禁私人买卖。


比如说茶户种的茶要五五分,一般当做租金缴纳。


四川产巴茶,凡四百七十七处,茶二百三十八万六千九百四十三株,茶户三百一十五。


建宁上供茶,听茶户采进,……置茶户五百,免其徭役,俾专事种植。


这就是老朱设立的户籍制度,干什么活给你定的明明白白。


等于说,一千斤茶,只需要付五百斤的茶钱,而且还是抑价收购。


十万贯,凭这两州,全力采摘,能不能给完都不一定。


两人的思维不同,得出的结论天差地别。


郑雄想的,就是收茶给钱,制成茶叶倒卖,多准备点钱没错。


“收茶要钱啊!制作也要钱,臣也准备了十万贯,多多益善。”


“二十万贯,拿去收茶,你可知我大明一年的茶税是多少,才五万贯啊!你也太败家了。”


“啊!不能够吧!”


“怎么不能够,盐茶专营,咱们虽然收的赋税不高,茶户卖茶才三十税一,但是那是先要扣除其中的一半的,余下的才是他们的收益,该缴纳多少税款。”


“按你这么收,有多少钱能这么造?真的不行还是算了,孤有点怀疑你的能力,可不敢往外投钱了。”


功课没做足,郑雄有些想当然。


要是按朱标说的,那么这笔钱基本上可以省了,直接从茶户那里先收租,在用一笔本钱抑价收购。


也不用一个个慢慢收,慢慢收也收不到,没编户的,还不能进行茶叶买卖。


天下的茶叶基本被垄断了,都握在了老朱手里,也难怪老朱无所谓,给了两州之地让郑雄和朱标折腾。


加上买卖也没有那么容易,除了茶马互市,买卖赚的钱也没多少暴利可言。


折腾的后果就是,凭两州的底子,能赚点,但是不多,也就弄点辛苦钱。


跟朱标先前怀疑的一样,从郑雄这毫无准备的表现,基本可以确定了。


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