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天:从斗罗开始落墨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七百零五章.扫穴犁庭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另一个只是单纯的权力。


故此,崇平帝那边打什么小算盘,他一点都不在意,这天底下没什么比军功更容易封官的了,薛蟠的脑子又不太灵光,让他才朝堂上单打独斗肯定不行,拉出几个同僚照顾一下,说不定还可以,那么,根据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,这种好事,自是落到了这些跟薛蟠学武的年轻人头上,就像他曾经治理万山盟一样,我以诚心换诚心,里子面子都给到位了,又有几个没良心的人能不为我效命呢?


且,人,都是有野心的。


谁不想风风光光的回家过大年?


故此,尽管满面风霜,但在林朝辞潜移默化的鼓励中,这些年轻人的热血不仅没消退,反倒是看见了老百姓的生活、看见了商旅的不易、看见了天下的不太平,精神面貌焕然一新,更见了血,见到了那些被土匪掳走后,又被他们救出来的大姑娘小媳妇对他们敬仰崇拜的目光,那种荣誉感让他们找到了活下去的意义,是说的出去也能拿的出手的面子。


这不比他们在神京城里受到的那些冷嘲热讽强?


林朝辞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。


影响的话有很多。


比如说:人是复杂的,你们做不到让每个人都喜欢你们,也做不到让每个人都讨厌你们,便是皇帝,也会有骂他的人,就像那些读书人骂了这么多年的始皇帝一样,连那么伟大的皇帝都做不到让天下人喜欢他,你们就更不用说了,所以,你们只需要让那些喜欢你们的人不失望,仅此即可,因为人无全人,金无足金,想要找一个人的毛病怎么都能找出来,我也一样,就像有人会说我独断专行。


这可比那些狗屁的吹捧强多了。


更受这些年轻人的欢迎。


他们懒得听说教,只是因为那些说教说不到他们心里去,林朝辞的说教更像是朋友间的沟通,毫不犹豫的拿自己举例,一下子就拉进了关系,给了他们代入感,既然林朝辞说的很有道理,他们为什么就不能耐心听一听呢?


对吧?


而这一听,就着了迷。


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


没出关前,便饱经风霜,见识世事。


出了关,便是少年意气,天下莫阻。


扫穴犁庭的过程没什么好说的,就像冠军侯封狼居胥一样,什么地图,什么战术安排,别管那些,跟着我一路冲过去就行,粗暴简单。


什么?


你说打下来的部落该怎么办?


要是连这点能耐都没有,林朝辞也就不配指挥百万大军作战了,凡游牧民族,必有掠夺财富的喜好,而在掠夺中,被掠夺过来的奴隶也不在少数,面对打出“后汉”旗号的自家人,这些本以为没机会回到故土的奴隶纷纷拿起武器,杀死了那些被林朝辞等人俘虏的草原子民,随后,根据林朝辞的指示拿着林朝辞的亲笔书,主要是亲笔书上面的官印,那个锦衣卫指挥使的官印,带着自己的妻儿老小,或是不认识的同胞,踏上了归家之路。


别的地方不敢走,怕迷失方向。


顺着林朝辞等人的来路走回去,还是能做到的。


再从青壮中筛选,优中择优。


入漠北七日。


克敌三十二座部落,得兵八百。


乍一看,数量挺多。


实则很少。


每个部落里都有上千名奴隶。


三十二座部落,只录取了八百士卒。


平均每个部落里只抽出了二十五人。


一千多名奴隶,抽出二十五人。


这点损失根本不影响其他人的撤离。


“按后汉军法。”


“斩一敌,晋甲士。”


“斩五敌,晋伍长。”


“斩十敌,晋什长。”


“斩二十,晋屯长。”


“表现优异者,晋百将、千人将。”


“更有立功卓著者,封爵!”


又是一天征战结束。


大雪冰封时节,天寒地冻。


草原上又没什么建筑物。


夜幕之下,破损的部落里,林朝辞站在两堆巨大的篝火前,看着底下一片片篝火上靠着的全羊全牛,以及那一张张疲惫却难言兴奋的脸,迎着这些年轻人的目光,高举酒杯:“当年跟着大汉冠军侯远征漠北而封侯者,只算列侯,便约有十八人,如果算上关内侯,则更多,如今看来,我当初只以为你们能立点军功,还是看低了你们,等明天整军完毕,杀入这漠北的王庭,我都不敢想你们中会有多少人因军功封爵,但我现在就可以断言,在史书中,必会留下你们的传奇一笔,那上面会说,这是一群未满弱冠的年轻人创造的奇迹,他们以四十多人的兵力杀入漠北,解救那些被掳走的百姓,与几千年前的冠军侯一样封狼居胥,只拥有冠军侯几十分之一的兵力,在一片不可能的声音中完成了壮举!”


说罢,对众示意。


旋即,满饮而下:“共饮!”


“共饮!”


一名名少年少女纷纷举杯,左右碰撞。


旋即,通通一饮而下。


而在外围。


那八百名在这短短七天里,从奴隶变成自由人,再从自由人变成骑兵,最后从骑兵变成战无不胜的铁军将士,也纷纷以水代酒的举杯。


漠北选择了一个最不恰当的时节试探后汉一朝。


那么,它就必须要承担大雪天信息迟滞的后果。


一个……变成经验宝宝的后果!


求收藏,求评论。


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