吾兄冠军侯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21章 蒙学典礼!董大儒您快收了神通吧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脑海中尝试着去幻想了下这样的一幅画面,霍光整个人不好了。


怪不得古人会把「云雨」一词作为男欢女爱的动作形容呢,原来是从你这出来的。


当即。


霍光就站了起来,说道:「老师,您这话我可不认同。我儒家先辈,讲究的不是「子不语怪力乱神」,「敬鬼神而远之」吗?您这种祈雨术,倒是有些像方术之流了。」


先秦时期的儒家,有一说一,比之公羊学说更值得令人深究。


因为。


它的思想上非常先进。


只是到了汉朝,所谓儒家思想,已经被某些人篡改了教义。


说是儒家。


不如说是儒教,让人安分守己,一味遵从的儒学教义。


譬如。


孔子说,君君臣臣,父父子子。不仅要求君像君,臣像臣,父像父,子像子,要有顺序外,还要君尽君道,臣尽臣道,责任和义务都是双向的。


而孟子说的就更干脆了。


他说。


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。


简单翻译。


那就是以民为本,这种说法,哪怕是放在现在也不过时。


而到了汉代。


董仲舒的对儒学的教义,便是君为臣纲,父为子纲,夫为妻纲。


此为三纲。


自此以后,三纲五常得以被统治者确立,不管君主做的事情是否正确,是否合理,其臣子只能无条件服从;儿子也必须无条件听从父亲的话,哪怕父亲是在故意害你;做妻子的则全面服从夫君,有半点不听话,便是有违夫纲。


或许。


古代女子地位日渐低下,就是从夫纲这条开始的吧!


也因为这个原因。


致使霍光对这位董大儒所讲的所有东西,都会带着一种有色眼镜去看待。


而且不光是霍光。


就连古人王安石,对于这位汉朝的先辈都嗤之以鼻。


当然。


他俩不是一个时代的,这里不做深究。


而台上正讲的酣畅淋漓的董仲舒,被霍光打断了说话,自是有些不满。此刻,他看着自己这位弟子,眼中甚是恼怒,但顷刻间,还是收了脾气,说道:「吾行之一国,未尝不得所欲也!」


说话间。


满满的得意之色。


今年夏天,西北地区大旱,朝廷中有人让董仲舒去西北那为百姓祈雨。


董仲舒去了。


还真求来了雨水。


这与他在江都之地求雨时的表现一模一样,也是神奇。


霍光顿时皱眉道:「老师,您的祈雨之术,虽然神奇,可这不该是儒家所为啊!」


面对霍光的质问。


董仲舒则是淡淡说道:「汝不学,自当有人学。先秦儒家,只是百家之一,经由吾手,吸收百家之长,独留其一。」


「国无百家之学,仅儒家一门,尚有短缺。」


「此时与先秦时期不同,我儒家自当吸收百家学说为其所用。」


「既然这百家学说都能引入,方术之说,只要可行者,何故不能为我所用焉?」


这话说的,好像罢黜百家的事,不是他提出来的一样。


说百家学说不行,把百家灭了。


又说独留儒家难以支撑,所以要吸收百家之长。


好家伙。


横竖都是你有理呗。


霍光想了想,还是罢了,便拱手说道:「您说的对,小子受教了。」


听到此话。


董仲舒颇为受用,当即笑着说道:「既然有人不信,今日,老夫便为你们施展一下祈雨之术。」


话落。


顿时屋子里更加热闹非凡。


有什么能比当场表演祈雨更为令人激动的呢?


只是霍光并没有那么激动!


看着屋外的阴沉沉的天,他心中不由得感叹了几句:「这个天气,不用祈雨也会下雨的吧?」


「莫非。」


「糟老头子每每祈雨,都要选择这种水日进行?」


虽然霍光兴趣不高,但毕竟是蒙学最后一日,便也跟着出去。


看看那董老如何「跳大神」祈雨降临。


只是。


预想中董老「跳大神」的场景没有出现,只是让人捉了一头公猪,几只公鸡过来焚烧。


同时。


不知哪里寻来的一些妇人,围着董仲舒跳着令人脸红的舞蹈。


至于董仲舒本人?


他则是盘坐于中央,闭幕养神,似乎是道家入定了一样。


按照先前闭诸阳所说,祈雨时,男子应该躲避在家中,不宜出行。但董公刚才说了,今日是阴天,祈雨时方便,便不需要躲避。


其实。


霍光是觉得,若让男的都回避。


那这帮弟子可没一个是女的,都避开了怎么看你祈雨呢?


因为这个。


才说的不需要躲避吧?


反正一通类似于方士之术的操作后,雨水也果真下了起来。


只是。


没想到的是,这雨水越下越大。到最后,也不得不暂停了祈雨行为。


老人家也要避雨啊。


霍光见状。


连忙当着众人的面喊着:「老师,这雨下的太大了。您快收了神通,止雨吧?」


然而。


被淋成落汤鸡的董仲舒,此刻却是回道:「今日本该有雨,老夫祈雨时,已经感应到上苍有些怒意,所以不能再强行止雨了。」


「否则,会触怒上苍,降下难以想象的惩罚。」


「就让这雨下吧。」


「等上苍的怒意消去,这雨水自当停了。」


话罢。


这位大儒便匆匆忙忙地去换衣服去了,蒙学最后一日,便在这种荒诞离奇地情况下结束了。


看着董仲舒离去后的背影。


霍光无奈一笑。


所谓大儒,怎么看起来,有着一股神棍的感觉?


至于这祈雨行为,他是一个字都不信。


摇摇头,霍光便也淋了些雨,坐上马车回到此间乐酒楼。


今日雨大。


但是这此间乐的生意,倒是热闹的很。


只是霍光没想到的是,自己前脚回到此间乐,那李家的一众子嗣,也跟着进来。


或许。


长安乐发生火灾后,已经没有办法继续营业,他们过来,也是为了庆祝蒙学结束吧?


好比一些学生毕业后,要吃散伙饭一样。


只是!


那李陵等人本就是李家子弟,仗着家中权势,在长安城内嚣张跋扈惯了。


此间乐中。


李陵等人没有丝毫收敛,大拍着桌子,吼叫道:「酒水呢,我们来酒楼是要喝酒的,怎么,你们开酒楼的,难道不知道要备好酒水


吗?」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