吾兄冠军侯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77章 新式武器!传说中的边区造手榴弹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当炸药包弹药被轰出去后,一股恐怖的气浪从这十门飞雷炮上传来。


一时间。


大有飞沙走石的感觉。


汉武帝倒是站直了身子,没有被这气浪卷跑,但也顾不得身边的美人了。


细小的飞沙灰尘拍打在脸上!


疼倒是小事,关键是令人睁不开眼睛。


此时!


一旁的李夫人,可遭了殃。


她身子娇弱,气浪袭来,吹的踉踉跄跄,好不容易站稳了身子,可还来得及说话。


一道道天雷落地般的轰鸣声,犹如在耳边炸响,令她一时失聪。


但这不是主要的。


主要的是天雷声停下后,那爆炸产生的第二道气浪,比之先前更加凶猛,直接将李夫人掀倒在地,不复之前的高贵气息。


待这股气浪过去,灰尘消散,汉武帝看着身边的美人被吹倒在地上,当即将其一把拉起,说道:“爱姬为何躺在地上了?”


对于汉武帝的问话。


此时此刻的李夫人耳朵里正轰鸣着,根本听不到汉武帝说什么,在被汉武帝拉起来后,当即摇摇头,说道:“陛下恕罪,刚才白日打雷,声音巨大,弄得臣妾耳朵听不见了,不知道您在说什么!”


汉武帝倒是没有暂时性失聪,听到李夫人的话,当即说道:“哪是什么打雷,刚才响声就是这飞雷炮的威力,真大啊!”


“哈哈哈。”


“霍光这小子,倒是没骗朕,总是能给朕搞点新花样出来!”


作为一代雄主的汉武帝,不仅没有被刚才的爆炸吓到。


反而因为飞雷炮的威势,感到兴奋。


一旁的李夫人见陛下喜笑颜开,嘴巴说个不停,可又听不见说什么,心中稍稍有些急躁,便大声说道:“陛下你说什么,臣妾听不到啊!”


原先美艳的李夫人,经过气浪卷起的风沙一吹,顿时有了些许蓬头垢面的感觉。


此刻。


汉武帝见她听不见自己说话,当即便命令羽林军,将李夫人带下去找医工问问怎么回事。


而刘彻本人,则是留下来查看那飞雷炮。


手掌轻轻触碰了下飞雷炮的炮身,上面还残留着开炮后的余温。


幸亏每门炮都只打了一发。


不然此刻手摸炮管,怕是要烫起泡来。


“好东西,来人,传我命令,让步兵还有民夫,火速将这十门飞雷炮运往前线,务必在大将军卫青找到匈奴骑兵前抵达,不得延误!”汉武帝直接下令道。


那些羽林军的士兵听到陛下的命令后,当即按照吩咐做事去了。


很快。


这十门飞雷炮便被运走了。


看着飞雷炮轰炸过的痕迹,汉武帝对其威力赞不绝口。


这时,汉武帝刘彻对身边跟随的侍卫金日磾说道:“你去一趟太史令司马谈家中,告知他今晚上观星台看星象如何!”


前身的匈奴王子的金日磾,当即对汉武帝说道:“诺。”


应答一声后。


金日磾便去找太史令司马谈去了。


到了夜晚,汉武帝于观星台上,等太史令司马谈夜观天象结果。


至于这司马谈何许人也?


他乃是司马迁之父,有着渊博的学问,号称是“学天官于唐都,受易于杨何,习道论于黄子”,其才学,远在他儿子司马迁之上。


但为何没有司马迁出名?


因为司马迁著作出了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的《史记》!


可司马迁著作《史记》的缘由,仅仅只是继承他父亲的遗愿。


司马谈于《史记》的关系,就像高鹗于《红楼梦》一样。世人只知《红楼梦》出于曹雪芹之手,却不知后四十回为高鹗续上。


但与高鹗不同的是。


高鹗是续写曹雪芹的《红楼梦》,而司马谈是先著作《史记》,后由其子司马迁完成。


此刻的司马谈,坐于观星台之上,仰望星空。


刹那间。


他忽然大喜道:“陛下,大吉之象,大吉之象啊。”


“您看!”


“五星分天之中,积于东方,中国利;积于西方,外国用者利。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,其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。”


五星,乃是先秦所谓的太白、岁星、辰星、荧惑、镇星。


不理解?


那就当成常说的金星、木星、水星、火星、土星。


而司马谈所说的话。


其实与后世口口相传的一句话很相似,叫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!


但这句话不完整。


完整的是!


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,四夷服,单于降,与天无极!


把它用在汉武帝时期,并不合适,因为这是汉宣帝弄出来提升军队士气的话术。


汉武帝时期,则是司马谈刚才说的那句话才对。


而且!


那句话也被司马迁记录在《史记》一书中。


所以出处是毫无疑问的。


至于“中国”一词,也不是我们现在广泛意义上的认知,而是指代为中原之国,即是说现在的汉朝!


此时。


听司马谈大言吉兆,汉武帝当即也激动万分。


虽然他看不懂天象,但联想到今日那飞雷炮的威力,便相信司马谈的话。


于是。


也忍不住感叹道:“五星聚于一舍,代表朕出兵伐匈乃天意,必胜!”


“天意不可违。”


“哈哈哈!”


漠北荒原上,卫青所率领的军队正在艰难的前进。


大汉朝与匈奴人的这一仗,乃汉武帝筹划已久。


身为大将军的卫青,自然知道自己这一仗绝不能有闪失,也绝不能无功而返。


只是。


自来到匈奴人生存的漠北之地后。


一行人,压根就没有见到匈奴人的影子,连户牧民都见不到,就更别说匈奴骑兵了。


没办法。


此时汉朝出兵声势浩荡,若仅仅只有分成两队的十万骑兵。


匈奴人可能还不害怕。


最主要是。


十万骑兵身后,还跟着十多万步兵,以及数之不尽帮忙运送物资的民夫。


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