吾兄冠军侯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37章 《母羊定理》对《公羊春秋》!征讨大宛国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「而你们,从一出生开始,想获得成功,经历的事情,就宛如炼狱一般困难。」


「因为出身,你们甚至连走向成功的门径都没有。」


「但现在,老师给你们推开了一扇门。」


「你们能不能走出去,看你们自己。以后月末的考核,便是老师给你们的检验,所以,老师希望你们,能听进我讲的每一个字!」


「好了。」


「现在把书册翻开,我们上第一节课,烧开水!」


「.」


「.」


历史的车轮,或许在这一刻,发生了转变?霍光也不清楚。


但可以知道的一点,穷苦百姓们非常愿意把孩子送给霍光创办的大汉理工学院。


识字?


学理工知识?穷苦百姓能意识到这个重要性?他意识不到。


对于这些穷苦百姓而言,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回家,多干点活来的实在。


那为什么这些穷苦百姓还愿意把孩子送到霍光这里来?很简单。


霍光是谁?博陆侯啊!骠骑将军大司马的弟弟,南大营的车骑将军。


百姓们不识字。


难道还不懂得攀附关系么?


其次。


他们的孩子,在霍光这里入学,不收费用。只要月末考核优等,还能免去当月住户金?


他们自然愿意把孩子送来。


最后!还有个很重要的一点。


孩子在博陆侯创办的学校里,有免费的食物可以吃。


这很重要。


古代。


粮食比命更值钱。


孩子们有的吃,那些穷苦百姓们,哪个不抢着把孩子送入这里?


但可惜的是。


每月,都会有大部分孩子月末考核会不及格。


然后被刷下去。


对于被刷下去的孩子。


回去,怕是免不了一顿打了,但跟霍光无关。


机会!


他给了。


你把握不住,那能怪谁?


几个月后,霍光的大汉理工学院,创办的如火如荼。


而抄本的《母羊定理》却被视为对儒家的羞辱,于是,那些有着儒家背景的官员们,又开始对霍光口诛笔伐起来。


加上讲解的又是一些理工知识。


这个时代。


理工知识,于他们而言,那简直是离经叛道的存在。


身为博陆侯在霍光,一下子在朝廷上,成了众矢之的。


好在因为汉武帝对于冠军侯霍去病的偏爱,使得霍光爱屋及乌,每每有人奏劾霍光,都被汉武帝压了下来。


但时间久了。


汉武帝也对霍光稍有偏见。


这日。


汉武帝结束了朝会后,心中有些怨气地来到甘泉宫歇息。


男人皆好色。


英明神武的汉武帝,也不例外。


来到甘泉宫中,他便将李夫人叫了过来,抱在怀中探索着河蟹内容。


堂下。


绣衣使者江充则是在跟他汇报着今日的小报告。


「陛下,黄门苏文说,今日太子进宫谒见皇后,于宫中调戏宫女良久,方才离去。」江充说道。


所谓黄门。


把黄改为皇,就一目了然。


皇帝的侍郎嘛。


黄门侍郎!


汉武帝刘彻听到江充所言,顿时对太子有些怨气。


皇帝的后宫。


可不仅仅只是皇后和那些夫人姬妾,还包括所有的宫女。她们在某种意义上来说,都是皇帝的女人。


皇帝要是行走于后宫,见哪个宫女漂亮,突然起意,就临幸了那个宫女,有没有可能?何况这是汉武帝。


更能做得出这种事情来。


那么问题来了。


太子若是真调戏了宫女,他这个皇帝,若是不知情,也临幸了那个宫女?父子本来基因相同,看上同一个宫女很正常。


可这成何体统?


于是。


再听到江充的小报告后,汉武帝刘彻明显有些怒气,但也没有直接责罚太子,而是对江充说道:「明日,将后宫宫女数量,增加到二百余人。」


「诺。」


江充点头道。


汉武帝这种做法,无疑是为了减少上面那种父子看上同一宫女的概率。


但于此也说明。


汉武帝刘彻也相信了江充这挑拨离间的话语。


汉武帝甚至没有想着去调查江充、苏文所言,是否为真。


而江充也明白见好就收,没有继续说太子的不是。


当下话锋一转,道:「陛下,近日来,博陆侯霍光,在底下私自教授一些奇Yin巧技,诋毁公羊,辱骂恩师。」


「现在已经引得儒家子弟们颇为不满,长安城内也怨声载道。」


绣衣使者江充。


心里可是一直记恨着霍光的。


早些年的冲突,使得江充这等小人,每日做的事情,不是在陛下面前挑拨离间与太子的父子关系,就是诋毁霍光。


偏偏这个时候的汉武帝刘彻,还觉得江充此人,为人正直!


嗯!没错,汉武帝认为江充为人正直。


此刻。


听到江充的话,汉武帝皱着眉头说道:「怎么你也说起这事,诶,本来朕还准备好好打磨一下霍光,让他去率领南大营,收服大宛国。」


「以他的能力,未来成就绝不在于其兄长之下。」


「可惜,偏偏对那些商人的事情感兴趣!」


「说实话,朕有些失望。」


「看来。」


「这征讨大宛国的将领人选,朕得重新斟酌了。」


汉武帝最近频繁朝会,其目的,就是要征讨大宛国。


大宛国盛产宝马,汉武帝早些年就想要拿下了。可那时候,北方的匈奴威胁还在,汉武帝不想四面树敌。


那时候。


汉朝的政策是,与西域诸国交好,断匈奴人的外交,猛攻匈奴。


远交近攻嘛。


当然。


这谋略,也只能用于一家独大的汉朝。


往后某个朝代,也用上了远交近攻,然后把自己搞亡国了。


这就是愚蠢,没有审查自己实力和远方国家的强大。


汉武帝不是愚蠢的人。


虽然相对刚愎自用,但军事和政治上的谋略,那是数一数二的存在。


此刻。


匈奴已经威胁不到大汉了。


汉武帝刘彻,自然也不用对西域诸国笑脸相迎。


于是。


派兵征讨大宛国的事情,也被汉武帝提上了日程。


而被汉武帝刘彻抱在怀中的李夫人,一听此话,当即眼睛一亮,道:「陛下,您刚才说,挑选征讨大宛国的将领,臣妾想推举兄长李广利。」


「兄长久待家中,研习兵法,对


于带兵打仗颇有心得。」


「自是不弱于人!」


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