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:李世民求我造反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244章 他们只是不懂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粮食的数量并不多,但是让这些百姓和灾民沉默的是,大唐将这些赈灾粮食的总数给贴了出来,是新罗的朝廷下发给当地县令的公文有粮食的总数,但是因为一些原因,这些粮食的总数不够了。


然后大唐将这些粮食给补全了。


再想一想这件事发生之后,大唐将这个城池给接管之后的事情,这些难民们的心情可以用一言难尽来形容了。


不过不管他们怎么想,大唐的既定政策是在有条不紊的执行,这冬天高句丽也不可能打过来,因为他们也没有足够的粮食,高句丽前线的大军甚至已经有不少调了回去,因为如果都聚集在前线的话,对高句丽的后勤压力是巨大的考验。


虽然都是高句丽的国内,但是对高句丽而言,他们雇佣人运输可都是徭役,不像是大唐有足够的粮食可以补充这些。


所以冬天的高句丽根本就没有打仗的意思,他们可以放心大胆的搞。


不到半个月的时间,郭锋就让整个百新城进入了正轨不说,而且整个城池开始了第二轮的建设,反正大唐现在大量的雇佣百姓,该干的活干完了,因为接管了城市,所以大唐的部分军队自然也是驻扎在了城池内部。


给难民一边盖房,一边顺便开始给当地的百姓修补一些破烂的房屋。


另外就是囤积木材等各种各样的物资,反正就是一句话,突出一个让所有的百姓都有活干,能赚到粮食等等。


在稳定了局面之后,就又开始组织一批比较强壮的百姓,扩大从港口到这里的运输队伍。


大唐雇佣百姓的数量不仅仅是在百新城,百新城周围的几个城池也是受到的影响,尤其是一些当地冬天没事干的百姓,听说这里的事情解决了,而且大唐也在给这些当地的百姓盖房子,有很多活可以干。


他们都跑了过来。


有些消息总是可以以很快的速度传播开来,更何况新罗本就不大。


百新城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飞向了新罗的各地,对于新罗的贵族来说,他们在事情过去之后也就不在乎了,而新罗的民间讨论什么,他们根本就不想知道。


但他们永远都无法想到的是,有一些事情之所以没有发生,或者说,之所以不会发生是因为没有人给他们做出榜样。


或者说他们根本不知道事情还会这样发展,但是当他们知道了这个世界还有另外一种生活,这个世界还有另外一种可能的时候,总有一些人会默默的站起来。


百新城,夜晚,新罗军营的一间营房。


这间营房靠近里面,所以也不怕人偷听,此刻这个营房里面聚集了三十多个人,他们都是这一次造反的新罗士兵。


而此刻坐在中间的那个新罗的校尉徐勇正看着他们道:“兄弟们,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,你们是怎么想的?”


“头儿,我们真的要这么做吗?如果真的这么做了,那最后兄弟们可能大部分都活不下来。”另外一个人开口道。


徐勇摇摇头:“兄弟们,当我们选择造反的时候,我们就活不下来了。那个时候我们就没有想过要活下来,但只要我们的家人能够活下来就是了。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