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医从加点开始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八十八章 中西医辩证教学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“望者,《金匮要略·痿论》与《临证指南医案·卒中篇》分别论:


“所以卒中发作时,面部痉挛、眼肿、口角歪斜、舌强不语,上肢不能举起,下肢不能屈伸。”


“病人身体瘦弱,肌肉萎缩,四肢无力,不能自主,其形如悬磬。”


“面部痉挛、肌肉萎缩、四肢无力、形体瘦弱、上肢不能举起、下肢不能屈伸等症状。”


“这在你们现代医学中,应该叫失用性萎缩,是吧?我看有人这么写过病历。”


吴邪闻言,思索了一会儿,谨慎回答:“也有叫作神经营养性萎缩的,最终的表现虽然一样,但意思差不多,也有失用性。”


“再论脉象——《伤寒杂病论·百病始生》曰:寸口脉沉细者,阴气也;沉迟者,寒也;迟数者,瘀也;滑而迟者,湿也;浮而弱者,气也;滑而数者,热也。”


“脉象沉迟或滑而迟,为气血不畅或阴虚寒凝……”


“中风之为病,半身不遂,口不能言,此为半身不遂。……瘫者,其气不行,阳气闭塞也。口噤不言者,其脉微弱,阴阳俱虚,故不能言也。或手足不仁,此为寒痹之病,……按其脉,如带数,此寒也。”


“这些都是经典典籍的记载,你有看过我给你的那份笔记里的,我的总结性描述么?”熊尧引经据典了一阵后,如此问。


吴邪老实摇头:“熊医生,拿到您给的书后,我多观望是关于关节脱位这一部分,对于痹症,并无翻阅和了解。”


先老老实实做好一种吧,先哪怕非常精通地看好一种病,比你多涉猎一百种更加好,就好比这外科感染病学,专精级,那和熟练入门,就完全不是一种东西了。


熊尧也点头,说:“中风痹症的患者面色普遍较暗淡,是乃气血不畅、阴阳失调。舌苔厚重而呈灰白色。仍是运血不畅的原因。”


“这一些,都是诊,在于诊断。”熊尧模拟着,之前吴邪给他科普现代医学知识那样,把中风痹症的一些东西,也分条类、分层次的一一讲解和说明。


“接下来是关于治,我们在治疗中风痹症的时候,无药可源,无根本方可用,但有方向可循——”


“《黄帝内经》诉:‘痹,寒也。寒则水凝而不行,故为痹。经络闭塞,肌肉失所,故不能举也。’”


“气血失调,导致经络闭塞、肌肉失去运动能力等原因引起的。因此,治疗中风后偏瘫的关键是要调理气血、通经活络、恢复肌肉运动能力。”


“这个大概能听得懂吧?”熊尧如同喂小孩子一样的重述经典典籍后,再次用白话文给吴邪投喂拆分。


吴邪点了点头:“气血不分家,可以相互转化,气运与血运又各有不同。”


吴邪只能用自己那一丁点的中医学的知识,给着粗鄙的门外汉回答。


熊尧也没论吴邪的不对之处:“《金匮要略》中又言:“瘫者,其气不行,阳气闭塞也。口噤不言者,其脉微弱,阴阳俱虚,故不能言也。或手足不仁,此为寒痹之病,……按其脉,如带数,此寒也。”


“这说明,在我们中医的认知中,中风痹症,属于是寒痹,因此。”


“治疗中风后偏瘫,重在温通经络、祛寒散瘀、激活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。这是治疗原则,治疗原则就是一个方向,我没说错吧?”熊尧这么说的时候,还特意的眯了眯眼睛。


吴邪听到这,略有些感动,他算是看出来了,熊尧在努力地向他靠拢,以自己能够理解的方式和形式,来告诉自己,这寒痹之症到底是什么东西,该怎么治。


用自己更加亲和的方式整理之后,再来告诉自己,如果按照现代医学的理解,中医大概会是个什么样子和系统,他是真正地想要教学自己啊。


可吴邪,仍然是半懂不懂,心里觉得愧疚的同时,又不知道该如何劝这么个倔强的小老头。


吴邪很想说,自己现在转行来不及了啊,熊老医生,熊表公公,熊医生……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