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得给这世界上堂课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两百一十一章 电影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它脱胎于原著《那年盛夏》,又更为成熟。


电影的开局……


是一段悦耳的介绍。


那是宋雨菲的声音。


声音轻柔、甜美、温柔、像是初春里的一阵风,吹散了冬日里的严寒,带着蓬勃生机,吹进了电影院,轻抚着观众们的脸颊。


听宋雨菲说话,有时候真的很享受。


镜头下。


一个个角色出现在了荧幕之中。


高三二班的同学们很激动,很想告诉电影院里的其他观众,哪个角色是自己,自己经历了什么事情。


高飞紧心脏微微一颤。


当看到自己角色出来的那一刻,他握紧了拳头。


复杂的情绪、甚至些许来自内心深处,因挫败而产生的自卑感消失得一干二净。


他看着荧幕上,那个高大、英俊、帅气,篮球打得极好的青年。


他听到了放映厅里,几个小女孩的一阵惊喜声。


扮演自己的演员名叫张魏,燕影09年的毕业生,曾经燕影的校草之一,刚签【星光未来】,在网络上也拥有不错的人气,是【星光未来】重点的培养对象之一……


张巍的出场,有着特定的镜头的,仿佛天生便是代表着风云人物。


高飞眼睛都看直了!


他应该当主角!


不对,他就是主角!


放在青春题材的电影里,他这样让女孩子尖叫的人物不当主角,谁才是主角?


但挺遗憾……


他似乎并不是这部电影的主角。


电影前期,他角色出现片段很短,甚至比拍摄时候的片段更短……


很正常,这部原著是林夏写的,自然是以林夏围中心而展开的故事……


他这么安慰着自己。

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

【距离高考200天!】。


荧幕上的黑板,写着这么几个字。


《那年盛夏》的剧情很写实,真正从片中的那些学生的角度出发,真实地再现他们历经着的高考,它暗示了现实的残酷。


紧张、压抑、焦虑、烦躁……


隔着荧幕,都能让人感受到这些只属于高考前的情绪。


《那年盛夏》的原著确实是林夏。


故事,也确实是以林夏为中心而展开……


但……


林夏却并不是故事的主角。


每一个角色,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轨迹……


在场的每一个同学,看电影的时候,都好像回到了高考前的那段日子。


高飞不知不觉沉浸到电影剧情里。


等到剧情铺开,高飞的角色戏份渐渐多起来了。


他沉浸在其中,看着自己的角色赢了一场又一场篮球赛!


他很激动!


但又觉得不太对。


“高考,是最公平的。”


“有些人,天生长得高大、长得英俊、长得漂亮、有钱……毕业便继承家里的公司……”


“出生,便注定了一切!”


“但大多数人,都是普通人……”


宋雨菲的声音依旧很悦耳。


但渐渐带上了一丝的感慨。


随着那一句话以后,紧张刺激的高考前夕,一个书呆子的身影在镜头中一闪而逝……


那个书呆子叫“张利”。


“张利”是小鲜肉何昊阳扮演的,他颜值很高,但却被导演戴上了厚厚的黑框眼镜,头发剃成了板寸,看起来丑了不少。


在这个帅哥美女的班上。


他就像一粒尘埃一样,实在是不惹人注目。


高飞一度认不出这个“张利”的演员,是何昊阳。


书呆子“张利”的角色其实镜头并不算多。


张利出身普通,学习却非常刻骨,一心想着靠“知识”改变命运。


他沉默寡言,性格甚至有些自卑……


但早上,镜头给高飞、或者给张盼盼这个角色特写的时候,总会有意无意地带上“张利”这个书呆子的身影。


有时候……


会拍一秒钟他在宿舍下的路灯边上看书,背单词。


有时候,他的镜头没有出现,但老师在宣读成绩的时候“张利”的名字总会出现在前十名的位置。


有时候,吵吵闹闹的班上,准备搞一场聚会,但“张利”总是缺席,偶尔从同学口中,听到一些对“张利”的几分埋怨。


这个“张利”跟女主角同桌,拍女主角的时候,不可避免,又会拍到他几段故事……


高飞突然眼睛瞪了瞪!


紧接着!


目光死死地盯着不远处的张胜!


不远处的张胜坐在自己曾经的位置上,正在认真地看着电影。


林夏不知道什么时候,坐在了张胜的旁边,似乎正小声地跟张胜说着什么事情。


仿佛……


回到了那所教室。


但仿佛,又不是那所教室。


电影里……


“张利”跟女主角说话都是带着颤音,卑微至极……


但电影外……


他看到林夏时不时看着张胜。


似乎有话要说,但一时间又不知从何开口。


而张胜……


则是认真地看着电影!


臭屁得让人恶心!


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