谍影:命令与征服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95章,敲山震虎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早上醒来……


不对。已经是下午三点。


张庸看看时间,自己离开金陵好像快五天了。


擦,时间好快过去。


算上回去的时间,最多还有三天。


晕死。只有三天。怎么才能找到杨钧剑。怎么才能将对方带回去?


“笃笃!”


“笃笃!”


忽然有人敲门。


穿衣服。去开门。发现是余乐醒。


“余教官……”


“有杨钧剑的消息了。”


“哦?”


“有一个日谍透露了一个情况。就是两个月之前,有一个中国人的飞行员,降落在了北郊外面的空地。刚好附近有日本宪兵巡逻。于是带走了。”


“所以,杨钧剑目前是在日寇宪兵司令部?”


“不。已经转移到驻屯军司令部。”


“那也麻烦。”


张庸皱眉。


这个日寇驻屯军司令部,司令官好像是多田骏。这个家伙是个中将。


日寇的中将啊。级别太高。招惹不起。


驻屯军司令部至少有一个日寇大队驻防。不要说是他张庸只有几十个人。就算是有几个团,都打不进去。


这个时期的日寇士兵,战斗力是巅峰中的巅峰。


随即反应过来。如果杨钧剑是在驻屯军司令部,那余乐醒肯定不会来找自己。


找也没用。


谁敢去日寇驻屯军司令部抢人?就算是委座都做不到。


“余教官,你别卖关子了。”


“日谍供述,这个飞行员,在和知鹰二的手里。和知鹰二,是日寇檀机关特务机关长。”


“哦?”


张庸眼神闪亮。


难怪和知鹰二会气急败坏。敢情是他误会了。


自己索要杨钧剑,等于是要和知鹰二的命。他当然不可能将杨钧剑交出来。那样会导致日寇收买其他汉奸失败。


现在的华北,简直遍地都是汉奸。


“日寇还供述,和知鹰二近期可能回让杨钧剑公开出席记者会……”


“什么?”


张庸顿时眉头紧皱。


就知道日寇可能来这么一手。


那位夫人最担心的也是这个。


如果让杨钧剑公开露面,发表一番乱七八糟的演说,污蔑国民政府,然后投降日本人。等于是打夫人的脸。她肯定面子挂不住的。


所以,这个杨钧剑,必须死。


都到这个份上了。肯定不能抓活的。直接弄死。然后挫骨扬灰。


“陈站长在安排行动计划。”


“知道具体地址吗?”


“目前还不清楚。正在审。”


“那行,我继续抓日谍。抓的日谍越多,透露的消息越多。”


“级别太低的日谍可能不知道……”


“王敬晓呢?”


“他?应该知道吧?这个所谓的记者会,其实背后就是一群大汉奸在筹划。王敬晓就是其中之一。”


“其他还有什么人?”


“多了。殷汝耕、齐燮元、王揖唐、黄思年、谢承平、唐国源、傅嘉祯……”


余乐醒列出很多名字。


张庸拿出小本本,将他们全部记下来。


大汉奸?


好。最喜欢这些人了。


一旦逮住,人干掉,财货没收。抗日救国,为民除害。


顺便中饱私囊……


不对。是全部收归国库所有。


你看余则成敲诈穆连成,就是站长的授意。站长代表的就是国府……


“这几个汉奸,谁的活动比较频繁一些?”


“傅嘉祯。”


“好。我们秘密去看看。”


“走!”


一行人迅速出发。


傅嘉祯是曾经的地方实力派。手里有军队。


后来被二十九军打败以后,军队散去。但是依然掌握着相当多的心腹骨干。


出入都有大群人马簇拥。在投靠日本人以后,更加是耀武扬威。


估计这次记者会,这个家伙也会登台发言,然后公开投靠日寇。


他的老巢,在天鹏戏院。


这些汉奸,都非常喜欢搞什么戏院。然后养一群戏子。


然后用戏院来招待客人。包括日本人。很多时候,他就住在戏院里。和那些戏子纠缠不清。可以说是流连忘返。


“看,门口有很多守卫。”


“想要伪装进去。难度很大。必须是熟人才能带进去。”


余乐醒给张庸提醒。


张庸默默的监控四周。好多红点。至少十个。


看来,日本人为了拉拢这个傅嘉祯,也是下了功夫。暗中保护的枪手就有那么多。


强攻?不可能!


一旦枪响,附近的日寇可能增援过来。


此时此刻的天津,日寇驻军有七八千之多。是非常强大的军事力量。


这里和上海完全不同。


在上海,响枪问题也不大。日寇没办法大规模增援。


可是在这里,枪一响,最先到来的,有可能是日寇。


之前,因为两个汉奸记者在日租界里面被杀,导致后来日寇疯狂施压,最后炮制了屈辱的《何梅协定》……


忽然,张庸有所感觉。


是陈恭澍来了?


奇怪,他来做什么?


果然,片刻之后,陈恭澍出现了。


“张庸!”这位天津站长直接呼唤张庸的名字,“过来!”


“是!”张庸急忙走过去。


“今晚有行动。”


“什么?”


“上级指示,要制裁傅嘉祯。”


“今晚?”


“对!”


陈恭澍回答。


张庸:……


所谓的制裁,其实就是刺杀。


这样的任务,陈恭澍执行多了。所以,基本上没有什么需要思考的。


“可是……”


“什么?”


“傅嘉祯的周围,有十个日寇保护。”


“多少?”


“十个。”


“不可能!”


陈恭澍摇头。他不相信。


就一个汉奸。值得日本人如此重视了?还安排十个人保护?


“我指给你看吧!”张庸也不争辩。


虽然,他和陈恭澍关系不太好。但是也不愿意看到陈恭澍冒险。


这个天津卫,日寇驻军很多,必须速战速决。


一旦时间拖长了,日寇说不定就会插手。事实上,日寇一直都想要找借口生事。


“好!”


陈恭澍还真的不相信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