谍影:命令与征服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271章,日寇航母来了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那个中将军官上前来。


互相通报身份。


“我是张庸,你是……”


“张专员,我是饶国华。”


“原来是饶师长!”


张庸恍然大悟。


原来是饶国华带着部队到了。


之前王魁远就说过,最早出川的两个师,就是他和饶国华。


简单介绍情况。


饶国华带来的是川军145师。


然而,和王魁远的66师相比,145师情况很糟糕。


因为出川的时间很急,145师还没有完成整编,武器弹药都没有补充,兵员也没有补充到位。


本来,按照编制,应该有9000余人。但是,实际上,只有六千多人。缺员接近三千。


武器装备也是比较简陋的。山炮是没有的。迫击炮只有十几门。马克沁水冷重机枪十几挺。捷克式轻机枪五十多挺。


这还是在贺国光拨付了一部分武器弹药给川军的情况下,才有如此装备。


显然,这个145师的背后,也是隐藏了一些什么。


各方虽然迅速派兵到来。但是,毫无疑问,第一批先期到达的部队,都存在相互信任不足的问题。


你叫我来。我来了。但是,你老蒋是不是也应该表示一下诚意。


我不要求高。就按照一般部队编制。


武器弹药什么的,补充完毕。这样才能上战场啊!


尤其是川军,真的缺乏武器弹药。


哪怕是饶国华身边的部队,也没有多少发子弹。


“饶师长,你们真的那么缺人吗?”张庸缓缓的说道,“连人都没有带够。”


“专员,恕我直言,如果没有武器装备,带来再多的人,又有什么用?难道要让士兵用拳头去和敌人战斗吗?”饶国华说话也不拐弯抹角,“与其如此,不如早点将我也整编掉算了。”


张庸:……


好吧。


赌气。怨念。


完全能理解。


这次川军整编,的确是被整得很惨。


甚至比东北军还惨。东北军好歹没有削减多少人。只是换了一些军官而已。


川军则是实实在在的被压缩编制。压缩掉一半都不止。


但是川军最大的问题,就是自己内部不团结,山头多。所以,被压缩的再厉害,也无法扭成一股绳反抗。


“把人补满!”


“武器弹药如何解决?”


“我帮你补充。”


“好。”


饶国华答应着。但是并不太相信。


他的确是承担着“试水”的任务。就是试探金陵国府是否有诚意。


如果真的有诚意,肯定得想办法补充均需物资。


军政部的命令,模棱两可。他自己是没有底的。


张庸……


不属于军政部。


真的会给145师补充武器弹药吗?


“稍等。”


张庸气定神闲。


你要说重武器,那没有。


但是,轻武器,还有弹药,肯定能补充一些。


半小时过后……


一艘小型的运输船到来。停靠码头。


重武器确实是没有。但是轻武器有。步枪、轻机枪、迫击炮都有。


子弹、炮弹、手榴弹、地雷。都有。


“自己补充!”


“太好了!”


饶国华大喜过望。


急忙带着自己的士兵上船搬运。


看到那么多的武器弹药,很多士兵都是欢呼雀跃,仿佛过年。


张庸:……


唉,伤感!


别人是上战场,拿命去拼啊!


自己只是单纯的提供武器弹药,他们就已经那么高兴了。


他们都没有提出其他的任何要求。


唉……


他们其实是天底下最优秀的士兵。


只可惜,国力孱弱,不得不让他们无情的消耗。最终化作森森白骨,永伴华夏大好河山。


如果……


有人急匆匆赶来。


“报告专员,侍从室来电话找你。”


“知道了。”


张庸收拾心情。来接电话。


发现来电话的不是林主任。是那个刘真真。


嗯,就是那个长的不漂亮。一脸严肃。但又不是红党的。也会收他礼物的那个女人。


可能大部分的工作人员就是这样子的吧。


“刘秘书。”


“张专员,你现在过来总统府吧。”


“好。”


张庸答应着。


果然,被召唤去总统府了。


估计是前线支撑不住,要使用自己督察的部队了。


“去总统府。”


“是。”


带着欧阳圣一起上路。


出入还是要带足人马。


现在已经是实实在在的战争时期。任何意外都有可能发生。


在战场上,到处都是人,到处都是枪。


0.000%的疏忽,都有可能导致送命。


来到总统府。


发现这里的警戒已经森严了很多。


宪兵很多。


沙袋很多。


临时挖掘的防空洞也很多。


终于是看到了苏罗通20毫米机关炮。防空用的。


另外,还看到厄利空20毫米机关炮。还有博福斯37毫米机关炮。分布在总统府四周。


国府购买武器装备,有点病急乱投医。


这样买一点。那样买一点。都不配套的。后勤根本无法统一。


但是也没办法配套。


本来是要买全套德国人的装备,结果德国人现在翻脸了,不卖了。


已经收了钱的,都不发货。所以,德国人的信誉也不咋的。


归根到底,还是利益使然。利益才是根本啊!


通报身份。


进入总统府。


刘真真已经在等他。


“刘秘书,找我是有什么事?”


“深夜找你来,其实是让你看战报的。”


“战报?”


“明天一早,你就要去苏州了。”


“苏州?”


“对。委座吩咐,明天一早,你就去苏州,整顿部队,等候命令。”


“林主任呢?”


“委座晚上不住在总统府。”


“明白了。”


张庸于是不再问。


显然,老蒋是担心晚上不安全。


林主任估计是有些话,不好意思和自己说。可能也有压力。


借故避开。显然是心虚。


他张庸的敌人的确很多。包括内部的。


很多也都是老蒋的亲信。比如说陈诚、何应钦等等。


嗯,就是这个何应钦,对他张庸的意见非常大。估计极力阻止他张庸去淞沪的就是军政部。


也不知道老蒋到底是有什么把柄掌握在何应钦的手里。从西北回来以后,居然没有处置他。


都是厉害角色啊!


现在建丰同志也回来了。有自己的小团体。


这些形形色色的人联合到一起,要给他张庸上点眼药,离间一下关系,还是没问题的。


林主任夹在中间,确实难做。他张庸也就不强求了。


反正,我无所谓了。


愿意做的我就做。不愿意做的,拉倒!


最多就是继续去抓日谍!搞钱!然后倒卖点国际情报,一样能过活。


低头。


看战报。


都是好消息。


都是歼敌多少多少。


如果光看数字,日寇至少损失了几十个师团。


比如说,第36师报告,消灭敌人三千有余。仅仅是一次战斗。就打掉日寇一个联队。


好厉害!


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日寇?


光是这个36师报告消灭的日寇,就已经超过七万人。相当于日寇三个师团了。


其他87师、88师的战报,没有那么夸张,但是往往也是歼敌千余、两千。林林总总加起来,也有好几万。


然而,战线始终没有变化。甚至还后退了。


后面的都是要求整补的。


需要补充兵员8000人……


需要补充武器装备……


光是一个36师,就需要补充八千人?


那岂不是全军覆没了?


见鬼了。


你一个36师,在伤亡了八千人以后,居然还有战斗力?


这样的战报,估计也就是老蒋相信。


换一个人都能看出有问题啊!你36师的精神意志,什么时候这么顽强了?


无聊。


懒得多看了。


单纯看战报,完全就是胡扯。


必须亲自到前线才清楚,真实的战场到底是怎么样的。


忽然想到什么。找到51师的战报。


老王还是比较务实的。战报应该没有那么大的水分。


果然,第一份战报就是:


“廿三日,我部和敌接触,损失三百余人。武器若干。”


“小洋浜一战,我部毙伤日寇两百余人。”


侧头想了想。这个战报,应该是比较可信的。毕竟是初战。


接下来的战报,似乎就有点夸张了。歼敌三百、五百、一千。数字也是在缓慢上升。


得,不用看了。老王除了第一份战报是真实的。后面的,也是有水分的。润色过的。


按照老王的战报,他至少也消灭了日寇一个师团了。


但是,日寇依然强大。


日寇第十军,还没有从金山卫登陆呢!


唉……


“明天一早,我就去苏州!”


【未完待续】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